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5 04:29:51

@cacada 在大榜的好吃群分享了一個自己最新的震驚,“剛才和廣東朋友說,我吃了一兩面,她問我一兩是多少,我才曉得别的地方不用‘兩’!”

一兩素椒雜醬,二兩雞雜面,三兩牛肉面……“兩”,四川面館的基本單位,幾乎家家都這麼寫。每增加一兩,價格增加兩塊左右。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1

外地人看了犯迷糊,在外面吃面,更多習慣以“份”為單位。奇怪的知識點,@Eating 很快将大榜的新選題安排好:“啥子喃?隻有成都吃面按“兩”賣??”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2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3

衍生出來的其他問題,也挺令人感到迷惑。

餃子,抄手,刀削面之類常見的、需用水煮過的面食,在四川餐館裡,基本單位依舊是“兩”。而酸辣粉、肥腸粉,卻很少用“兩”,主要按照“大份”“小份”。

明明都是粉,單位按理說應該統一。@吹風 說,在綿陽,米粉是“兩數”在賣。跨省,一個廣西的朋友說,在他們桂林,餐館裡,米粉的單位也是“兩”。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4

細想起來,“兩”這個單位确實也相當可疑。二兩比一兩更多,二比一數字大兩倍,為什麼價格不貴兩倍?面館老闆的答案是,面條不值錢,貴的是調料臊子。

每次煮面,不見師傅稱重後再煮,全都憑手感估摸着煮,你說的兩,又到底是什麼兩,有多重?一兩等于50克,每次我吃一兩,都覺得不止一兩,咋回事?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5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6

“為啥用兩”,可難到面館的老闆們

我們帶着主問題,“為什麼叫一兩二兩,不用大份小份的說法”出發,決定看看成天和面打交道的面館老闆,他們清楚不清楚。

廖記老面館街搬到如今望福街附近的位置,一兩面10塊,二兩12塊,三兩14元。覺得三兩不夠,還需要更多的量,加面不加錢,統一收三兩的錢。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7

加臊子額外加錢;一到三兩,分量不同,廖記老面館碗的大小也不同,都是成都面館尋常的做法。賣面時間不足十年,老闆夫婦倆說,按兩算,這是為了節約。

确實,和大小份相比,看見數字,對自己即将吃到的面條的多少,更有直觀的感覺。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8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9

老闆又補充了,成都人吃面就是喜歡每樣點一點。暗示“兩”的計量方式,是為了順應成都人好吃、喜歡多嘗味道的需求。

領座有幾位江蘇人,在他們當地,面條都是按照份數在售賣,無論大小,售價統一。少一點面,多一點面,需要提前和老闆說好。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10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11

内江面賣了十多二十年的面條,也依舊不清楚,為什麼要用“兩”。

價目表上,在兩的後面,還加了大小份作為對照,很是為前來的外地人考慮。“之前很多顧客來吃面,說一兩,二兩,我們就這樣做了”。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12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13

華興街上,擁有百年曆史的華興街煎蛋面,在1983年4月17日下午重新開張之時,二兩面,得花2角錢,但有錢還不一定能吃上。

金宴面店,老闆小曹在詢問母親後,母親依舊沒有答案。“我媽是90年開張賣面,那個時候一兩4角5,二兩5角2,三兩7角。”

金宴面店在最開始賣的時候,就是以一兩二兩三兩的規格在賣。小曹的母親記得,八幾年的時候,拿糧票吃面很普遍。

糧票和面條“兩”單位之間的關系,是一條重要的線索。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14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15

糧票???!!!

在一百多年前,傅崇矩所著的《成都通覽》中,裡面對成都街市上的一些食物價格有所記錄。

荞面,六文八文,分大葷,小葷;素面,每碗六文;炸醬面,每碗十六文或二十四文;甜水面,每碗十六文,挑擔者每碗六文。

你看,幾乎都是以碗為單位,和“兩”一點關系都沒有。用“兩”為單位,主要是在“計劃經濟”時代買東西憑票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16

圖 / 樊建川

想要在外面吃面吃東西,錢和糧票,必須兩樣都要有。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寡婦面的陳婆婆當時賣的一碗素面,就得8分錢 二兩糧票。

二兩糧票 若幹錢,是吃到一碗面的标配。

二兩的分量,将将合适。一種說法在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糧票制度下,國家配糧24市斤/月,每人每天8兩。一日三頓,一頓一碗2兩,還有剩餘。要是一頓一碗三3量,吃超标了,肯定麻煩。

回到為什麼吃到的二兩,比以為的二兩多的問題。糧票中的“兩”,指的是未加工糧食的重量。四川重慶地區,煮面愛用加了水的水葉子面,加了水,肯定就顯得更多。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17

寬窄巷子附近的餃子店,還标注了克數,一兩都超過了100克。

現在,主要是川渝地區,還将面條“兩”的單位沿用至今。其他地方,吃面以大小區分。

默認一兩就是小份;二兩等于中份;三兩等于大份。在具體分量上,每家稍微有所差異,但來成都吃面,這個公式還是可以參考。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18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19

認不到“兩”這個字了

在上個世紀糧票盛行的時代,上海地區,有點年紀的人清楚,六七十年代,漢口路的一碗陽春面,得二兩糧票 1角1分錢。

在上海蕭樓的記憶中,他總是問母親要一毛錢,去海州路最熱鬧的隆昌路口,吃8分錢一碗的二兩陽春面。“三兩陽春面是1毛2分錢”。

現在,上海的陽春面,不用“兩”作為單位,不用大份或小份。像逸桂禾這樣的老店,也隻用一個“份”字,尤其令外地人無法判斷,這一份是多,還是少。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20

“大小份”和“兩”,成都的面館現在也都在用

終究,面條“兩”的單位,是越來越少地方在用。但食物上其他的“兩”,還是得以保留。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兩”。

北京的慶豐包子,就是按“兩”販賣,而非個;燒麥在内蒙古,也是按照“兩”來賣。通常,在包頭,一兩是六個,在呼和浩特,是八個。

赫赫的老家在河北,他們保定石家莊一片出名的美食牛肉罩餅,點餐時候也得說“兩”。

“一兩二兩”,就是點一份一兩牛肉,二兩餅的。二兩半斤,就是二兩牛肉,半斤餅的。肉在前,餅在後,不能說反,說反會鬧笑話。

昆明美食兩人套餐(隻有川渝吃面按)21

“兩”使用場景的不同,在對應大小份上,也很容易令人搞錯。比如,蘭州人在蘭州吃牛肉面,從小到大是說的是來個大碗或者小碗。

在蘭州正甯路夜市吃酸湯餃子,如果你看見大小份,按照以為的分量點,會付出吃撐了的代價。小份是四兩,有18個餃子。在成都,我們通常吃二兩,12隻就夠了。

突然之間,是不是發現自己已經不認識“兩”這個字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