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1号登月時,宇航員曾接到休斯頓指令:我們得到天文學家報告,阿裡斯塔克斯隕石坑附近顯示有月球瞬變現象,如有時間,請前往查看。阿姆斯特朗接到指令後,立刻向休斯頓報告:嘿,休斯頓,我正看向北面的阿裡斯塔克斯坑,那裡确有一處比周圍區域更耀眼,似乎有一些熒光。
這個故事刊載于《時代雜志》1969年7月25日,月球表面這個明亮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閃光由西德波鴻的天文學家發現,報告給休斯頓,然而轉給月球上的阿姆斯特朗觀察。這種數百年以來一直引發月球觀察者強烈興趣的發光現象被稱為月球瞬變現象,根據歐洲空間局NEO月球撞擊和光學特性(NELIOTA)項目最近的研究,科學家們确認月球表面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甯靜,平均每小時會發生大約8次神秘的閃光現象。
這種神秘的閃光每次隻持續幾分之一秒,因而很難被發現。歐洲空間局在2015年創建了NELIOTA項目,利用希臘科瑞奧那瑞天文台1.2米口徑的望遠鏡,開始了為期22個月的月球觀察活動。這架望遠鏡是地球上最大的專門監測月球的望遠鏡,可以探測到更微弱的閃光。
受陽光及月相等各種因素影響,研究人員在22個月的時間裡隻獲得了90個小時的觀察時間,觀察到月球發生了55次閃光現象。根據這一數據的推算,整個月球表面平均每小時會發生大約8次閃光現象。
那麼,這些神秘閃光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月球表面會持續受到流星和小行星的撞擊,從而發出短暫的閃光,讓數十億年來一直死寂的月球暫時暫時恢複一絲生氣。事實上地球也是如此,隻是我們的星球太過活躍,這些閃光絕大多數根本無法發現而已。
而這個項目的主要目的正是如此,通過觀察小行星對月球的撞擊,更多地了解近地天體的大小、分布,撞擊的速度、頻次,以确定它們是否會對地球構成威脅。科學家們已決定将項目延續到2021年,以獲得更多的數據,并在全球範圍内建立一個飛眼(Flyeye)望遠鏡網絡,掃描天空中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包括可能撞擊月球的小行星,未來據此制定主動行星防禦計劃,以及小行星偏轉任務,保護地球生命安居樂業的生存環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