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上海搬家了孩子上學怎麼辦

上海搬家了孩子上學怎麼辦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5 11:04:22

編輯部的同事們在一起聊天發現,很多媽媽最焦慮的階段,往往是自己剛做新手媽媽的時候:

這個階段,自己的育兒經驗不足,家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還面臨着新式養育與傳統養育理念的沖突,而新生命的養育,是一個隻能向前不能重來的過程,遺憾和驚喜并存,生怕一招不慎,影響孩子長久甚至一生的發展。

Crystal就是這樣一位的一位上海媽媽,她兒子豆豆是一個漂亮又略顯文靜的小男孩,在2歲以前和其他同齡孩子幾乎看不出來有任何區别,隻是後來,Crystal越來越覺得不對勁兒:從豆豆13個月到2歲半,他的語言一直停留在小嬰兒階段,隻會咿咿呀呀地說話,不會叫爸爸媽媽...

診斷結果讓Crystal崩潰了:豆豆相繼被醫生相繼診斷為“語言發育遲緩”“發育遲緩”甚至還被懷疑為“孤獨症”。

Crystal是個不服輸的人,為了給豆豆康複,她不惜賣房搬家、花費近10萬元給孩子做各種康複,走了一些彎路,甚至在很多人看來,還有些“用力過猛”,孩子現在怎麼樣了?她把自己的經曆寫下來,希望給新手媽媽們一些啟發,如果能讓大家少走些彎路那就再好不過了。

以下是Crystal的自述:

01兩歲半不會叫爸爸媽媽被診斷語言發育遲緩

豆豆出生時的評分是10分,8、9個月能站立,10個月爬得飛快,13個月能獨立行走、開始咿呀發聲……除了語言上有點落後,幾乎和别的孩子沒什麼區别,隻是漸漸地,當同齡孩子相繼從一個詞一個詞地說,發展到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時,豆豆依然停留在嬰兒時期。

還出現了一些異常的行為:

回避眼神交流;

對輪狀等一切可旋轉的物體感興趣;

隻能在固定的位置吃飯,玩玩具會按照一定的順序,如果打破就會哭鬧;

說話能力停滞甚至倒退(語言一直停滞在13個月時的狀況,甚至原來能說出的一些單個詞語也逐漸也無法說出);

對所有帶“眼睛”玩偶表現出抗拒驚恐,無論是毛絨動物玩具,還是芭比娃娃之類的人形玩偶,他隻要一見到就會驚恐尖叫,十分抗拒。

到了豆豆兩周歲,這樣的狀況愈發嚴重,身邊的朋友開始小心翼翼地提醒我們,是不是應該去醫院檢查一下?我知道,這種情況不能再拖下去了,就開始找醫生診斷。

02孩子被排除“孤獨症”

我松了一口氣

我預約了兒童醫學中心專家門診,醫生建議我們給豆豆做一個全面評估。一開始,孩子的評估很順利,豆豆在認知、大動作、精細動作等方面都很棒;後來,醫生拿出了芭比娃娃以及一些家居類玩具讓他玩,豆豆非常抗拒,以緻于測試隻能中止;在語言的測試中,他幾乎無法應答醫生的問話。

我和愛人也做了一系列測試,填寫了一份家長問卷後,中午,我們拿到一張評估單,上面寫着:“存在可疑的孤獨症表現”。

評估單上的10個字像是晴天霹靂,我不敢相信,以前曾經在電視、媒體上看過的案例,居然出現在我的身上,我的世界快崩塌了。

上海搬家了孩子上學怎麼辦(上海媽媽賣房搬家)1

▲ 醫生給豆豆第一次評估後開出的單子,讓Crystal崩潰了

挨到了下午,門診醫生看了報告後,問了幾個問題,診斷為:“語言發育遲緩”,告誡我們再觀察一下,可能過段時間孩子就可以自行恢複,如果沒有進展再來就診,我心裡才稍微有了一些安慰。

03從語言發育遲緩,到全面發育遲緩

到了2歲半,豆豆還是老樣子,語言方面沒有任何改善。這次,我們挂了特需門診,給孩子做了第二次評估,評估結果顯示,孩子的語言依然停留在15、6個月齡,和第一次評估相比,這半年的時間在大動作和精細動作方面的分數還退步了。

專家給出的診斷結果是“發育遲緩”,這意味着孩子不僅僅是語言方面,而是全面的發育遲緩。我和愛人焦急地圍着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科章依文主任請教,她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治療時,而是建議我們每周先上一次專家課程——“家庭中如何幫助孩子學說話”。

課上,專家講到:2歲兒童約15%-20%會面臨學說話的困難,其中約50%随年齡增長而自愈,另外50%将持續困擾于語言學習中。孩子語言發育的遲緩極有可能是家庭環境以及一些不當的養育方式導緻的,要先嘗試着改變生活和養育方式。

04嘗試了各種方法還請了家庭育兒師

聽了專家的課程,我從根本上知道了孩子出現這些狀況的原因,對孩子的康複有了信心,我堅信孩子一定會慢慢好起來。專家給了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導,我覺得還不夠,在網上搜集了各種案例和各種輔助機構,決定從家庭和機構兩方面幹預和幫助孩子。

1、 保持早教(每月花費約600元左右)。雖然孩子确診前,我們就開始給孩子上早教課,語言方面沒有太大的改善,但是早教課程給孩子創造了很多集體活動的機會,我覺得豆豆和其他孩子接觸的機會多了,對他建立社會角色感還是有幫助的。我們還建議老師适當地把他放在小齡組的孩子中間,大家語言水平相差不大,更有利于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2、嘗試各種機構和專業訓練項目。我們嘗試了感統個訓(一對一感統訓練,20000元/年)、音樂啟蒙(針對孩子對聲音敏感,接受不了任何噪音,5000/年)、美術(鍛煉精細動作,5000/一年)等課程,孩子在大動作、精細動作以及平衡感上有了明顯地提升,對外界實物的感知也漸漸有了好轉,看到毛茸茸的東西時候也不再感到抗拒,甚至還能主動接觸,在黑暗中也不再情緒失控。

上海搬家了孩子上學怎麼辦(上海媽媽賣房搬家)2

▲ 老師給豆豆上一對一感統訓練課

3.請家庭育兒師(6800每月)。和保姆相比,家庭育兒師持有育兒師資格證,不負責家務,主要任務就是和孩子互動交流。這個是無奈之舉,因為老人帶孩子的習慣一時無法改變,豆豆的康複也要花不少錢,我做不到辭職陪孩子。

我的目标也不算高:至少有一個人能相對科學地跟孩子交流、陪他玩兒,但是,性價比真的不高,價格昂貴不說,效果肯定比不上親子陪伴。家裡實在沒人帶而且不缺錢的情況下可以考慮。

4. 上托班。請了半年的育兒師,我們覺得效果和投入不成正比,再加上豆豆即将到上幼兒園的年齡,按照當時的自理情況,他大概率會被拒收。我們嘗試讓豆豆上托班過渡,提升他的的自理能力和跟小朋友交往的能力。

正好我們選擇的那家感統訓練機構,有托班資質,我們可以兼顧上感統訓練課和托班。可能是集體環境的刺激,3歲的時候,豆豆喊出了爸爸,雖然隻是一個字兩個字往外蹦,但足以讓我們驚喜,加上肢體動作,他基本能夠表達自己的需求。

05

為了更多地陪伴孩子

用了2個月時間完成賣房、買房

搬家入住的流程

孩子确診語言發育遲緩後,我和愛人意識到親子陪伴的重要性。我們家距離單位60公裡,我每天早上6點出門,晚上6點回家,陪伴孩子的時間十分有限,我們決定,把家搬到我單位附近,讓孩子上單位的附屬幼兒園,這樣就可以騰出更多時間陪伴豆豆。

決定後,我們用了兩個月時間,賣掉當時住的房子的同時,又在單位附近買了一套裝修還算不錯的二手房,直接住了進去。

搬家後,除了上班時間,我幾乎一心撲在了他的身上,我們改變了家庭養育方式:

第一、所有人都不在家看電子産品。每天帶着孩子一起做手工、玩遊戲;

第二、當豆豆需要幫助的時候,不主動提供給他,等他自己表達需求;

第三、在飲食上改變。不再剪碎食物,鼓勵豆豆吃排骨等稍微硬一些的食物;

第四、帶他接觸同齡孩子與别人交流。有時間就帶他出門,盡量去人多的遊樂場或者是親子樂園,能夠接觸更多小朋友,節假日還約上有同齡孩子來一場親子旅行;第五、耐下心來和她一起玩玩具,自己示範玩玩具的不同方法,潛移默化地影響或者引導他。

孩子進步很快,豆豆4歲的時候,最弱的語言能力已經飛升到了36個月的水平,2018年11月,豆豆5歲,盡管發音非常不清楚,他已經能講簡單的句子了,我們給他做了第三次評估,評估建議的訓練目标,變成了“盡量跟上中班小朋友,争取晚一年上小學”。

2020年疫情期間,我們的交流得更多了,孩子有了飛速進步,我們做了最後一次評估,專家說豆豆的發展已經跟上了小學生的水平,入學沒有問題了。

今年9月份,8歲的豆豆上了小學,小學的生活也已經過了兩個多月,除了同學反映他話比較少外,基本沒有任何障礙,甚至學習成績也在班級中上水平,豆豆也有了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活動:編程、遊泳、乒乓等。

班主任曾跟我說,如果不是事先的溝通,應該也感覺不出他的差距,可能就是語言方面稍微有點弱的孩子。我想,有了這句話,這幾年的努力也算是有了一定的成果。

06我踩過的坑希望大家不要再掉進去

專家課上講到,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極有可能是家庭環境以及一些不當的養育方式導緻的,這幾年我也一直在反思: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犯過的錯和踩過的坑。

1. 看電子産品過多。章依文主任提到,語言發展緩慢的孩子中,大部分是因為過早、過多地接觸了電視、手機等電子産品。這類産品給孩子們的大多是視覺輸入,語言輸入過于快和複雜,這樣對于孩子來說,是無法接收的,時間長了,孩子對語言敏感度就會持續降低。

我們之前的家,距離我上班的地方有60公裡,我每天早出晚歸,孩子基本都是老人帶,為了讓孩子不哭鬧,老人會很長時間地給孩子看動畫片,我們忽視電子屏幕對孩子的傷害。

另外,電視、手機也讓孩子嚴重脫離了社會角色,減少了和周圍人交流的機會,而語言本來就是一種社交的工具,它的發展離不開對社會角色的認識,如果孩子沒有社會角色的意識感,那麼自然語言發展也會有所限制。

2. 過度溺愛,沒有讓孩子表達需求的機會。孩子大部分時間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老人往往還不等到孩子有需求就主動為孩子提供一切的服務。比如,隻要時間一到,就給孩子喝水、吃東西;孩子一哭,馬上就打開電視或提供玩具,不等孩子自己表達需求,久而久之,孩子覺得自己根本沒有用到語言的機會,自然就産生了發育緩慢的情況。

3. 飲食過于精細。精細化的飲食導緻了孩子口肌發育不好,有些發音無法支撐,這一點在豆豆身上也比較明顯。

在養育過程中,我們怕孩子吃不好,營養不足,往往給孩子吃的都是精加工過的食物。在3歲前,豆豆幾乎沒吃過比較硬的菜,我們經常将一些菜剪碎,或者幹脆直接讓豆豆吃面條。豆豆到現在有一些發音仍然不是很标準,我們會把“哥哥”說成“de de”,“奶音”比較重。

4. 孩子可能根本不會“玩玩具”。這一點往往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我們覺得孩子在家玩得很好啊,各種玩具可以玩上老半天,但是實際上可能我們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怎麼玩。

豆豆很喜歡玩車,但是他對于玩車的概念,是僅僅覺得輪子轉動很好玩,并不明白車子真正的玩法,是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角色意義,比如車子可以開來開去,而且他上面可以搭載乘客、運送貨物。

醫生給豆豆評估,會用到的芭比娃娃和小家具模型,“會玩”的意義是讓娃娃睡在床上、坐在椅子上、用杯子喝水等類似娃娃家的遊戲,而不會玩的孩子可能就是把娃娃扔來扔去,或是把小家具像搭積木一樣疊起來,雖然同樣可以玩得很開心,但是其中的意義并不一樣。

5. 無效交流過多。這一點在老人帶孩子家庭較為常見,老人的喋喋不休或者無效的交流,使孩子無法将語言和具體的物體或事件聯系起來。語言障礙的孩子對語言天生是不敏感的,對他們的語言的啟蒙就更需要簡潔明了。

比如:告訴孩子“蘋果”這個語言,那麼就需要在孩子看到蘋果的時候指着說“蘋果”,經過這樣反複的訓練他才能将物體和這個詞語聯系起來,而我們常常會說:“寶寶看這是蘋果,大蘋果,蘋果很甜,營養很好,你要吃的哦,吃了會長大……”這個時候,孩子就會産生混淆: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就是簡單的“蘋果”還是指這一堆話?

同樣,我們很習慣讓孩子去叫人,“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叫了之後也沒有然後了,孩子就不能理解語言究竟有什麼意義,也沒有體會到語言的社交功能。

以上,是我感覺在我們家庭中存在的最大幾方面問題。我希望更多有相似經曆的家庭知道,如果發現孩子的異常:

第一,一定不要“諱疾忌醫”,及早診斷治療,尋求專家幫助;

第二,可以做一些輔助訓練,但是,親子的陪伴比任何的機構訓練甚至藥物治療都來得有效;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隻有家長建立起強大的信心,我們才能給孩子與努力前行的動力。

編輯後記:

輔助豆豆發展語言的過程中,Crystal嘗試過各種方法,無論是早教,一對一感統訓練、家庭育兒師還是托班,隻要她覺得有用,都會不惜代價嘗試。

這個過程中,她也有很多迷茫和想放棄的時候,這些方法也許不适合所有孩子,她隻是選擇了當時她能給到豆豆的最合适方式,我們看到了一位母親對孩子最樸素的愛。

正如Crystal一直強調的,父母對孩子的高質量陪伴,永遠是第一位的。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你有什麼一定要分享的經曆嗎?歡迎在留言區留言分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