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車友在把自行車買回家後就一直使用着原車車把,把立,并且一直騎行下去了。新車的彎把隻是根據車架的型号适配一個上去,這種粗放的做法可能不适合我們每一個人,畢竟每個人的人才都大不相同。持續長時間的使用下去可能會造成各種各樣的損傷。那麼怎麼樣選擇适合自己的車把,這成了我們今天一起讨論的話題。
筆者因為減重的原因更換彎把,把立,目的起初隻是為了減重,我是一個上稱黨。可是更換後的我的騎行姿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也讓我很難适應,于是我才進行了學習。準确的說一邊嘗試一邊學習。前後更換了三個把立後才比較滿意。
110的3T把立
超輕的EXS小彎把更适合手小的我
市場上有各種各樣不同的形狀和尺寸的車把。車把的寬度一直是主要的參數,單形狀和大小也很重要。人們普遍認為公路車車把的寬度應該與肩膀的寬度相同。這可以在騎車的時候測量,也可以在不騎車的時候測量。在自行車上測量時,肩膀的外側應該與手表頭上的拇指/食指保持同寬。
在站立測量時,要測量鎖骨末端的兩個骨凸點(肩峰)之間的距離,從而得出較為适當的車把寬度。測量一定要準确,過寬會引起手掌麻木,而且會使得車的操控性變差 。過窄會引起三頭肌疲勞,過彎過于靈敏。規則也有例外,山地車為了更好的控車使用較寬的車把,場地賽為了提高操控性使用較窄的車把。
靜态測量方法
騎行的感覺很重要
形狀
大多數人會使用自行車原裝車把,如果你要更換車把,或者現有的車把前伸量,舒适性或者操控性存在問題,那麼在選擇新車把時不妨考慮下車把的形狀。在理想情況下,車把的形狀取決你的騎行風格,手掌大小和前伸量。
下圖顯示的是車把的結構。爬坡時你大部分時間都會握住車把的水平部分W1。因此爬坡手通常喜歡這部分寬一些,從而有更大的空間變換握把位置。他們有時會為了優化握感而青睐于橢圓或者扁形上把。
W=Wide R=reach D=drop
落差Drop和前伸量Reach
手臂較長的車手喜歡落差大且前伸量大的深車把,因為這有助于車手在握下把位實現較低的氣動姿勢。前伸能力較差的車手喜歡更短更淺的車把,比如我。
刹把的位置
正常的刹把位置應該在我住手變頭或握住下巴位可以自如的刹車。許多人采用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刹把末端與下巴末端高度保持一緻。
山地車是個例外。刹把手腕和手臂處于同一直線,通常30-40度,這樣在坐姿和站姿都可以自如的刹車。
車把位置
前伸量很大程度取決于帼繩肌、腰部、胸椎、頸部和手臂力量及靈活性。車把的位置不僅決定了軀幹或背部的角度。測量車把位置得出的數據能很好的反應一個人的整體姿勢和前伸量。
普通愛好者軀幹角度最好是45-55度,這樣能形成一個放松的騎行姿勢。車座與車把之間的落差很小甚至沒有,前伸量讓人舒服。更快的公路車手軀幹角度30-45度。我們把這樣的角度成為更激進的姿勢。這些都和年齡,柔韌性相關。
如何設置車把的高度長度
最著名的方法,将肘部頂住車座的前端,接着向前伸手,車把和中指指尖距離2.5-5cm。另一種方法測量拳頭的寬度,把立的長度和拳頭寬度保持一緻。與其他靜态測量方法一樣,不适合每一個人。許多專家建議車座和車把的垂直落差應該在2.5-8cm。為了找到車把的理想位置,應當手握住手變頭或者上把位時手臂應該感受到輕松!車架如果正确,把立長度應該在10-10cm,超過這個區間可能車架的大小出了問題。
本期的車把調整到此為止。後續有空還會更新自行車其他關聯位置的設定。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持續關注。此前筆者還分享過一些自行車改裝,騎行經驗的文章。希望大家一起讨論分享。愛工作,愛生活,愛騎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