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省會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内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轄11個地級市。其中,就太谷縣來說,總人口超30萬,隸屬于地級晉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地處晉中盆地,曆史悠久,文化商貿發達,與祁縣、平遙共同成為聞名遐迩的晉商故裡,境内有諸多晉商大院遺存。就太谷縣這一建制,始于隋朝時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了。
一
首先,太谷縣,山西省晉中市轄縣,與祁縣、平遙共同成為聞名遐迩的晉商故裡。在地理位置上,太谷縣位于山西省晉中盆地東北部。地理座标,東經112°28'~ 113°01′,北緯37°12′~37°3′2。太谷縣東北與榆次市相依,東南與榆社縣交界,西南與祁縣毗鄰,西北與清徐縣接壤。東西50公裡,南北39公裡。太谷縣總面積達1033.6平方公裡。平面輪廓呈鴿子展翅狀。就太谷縣的曆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晉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魏趙韓三家分晉,今山西省太谷縣一帶成為趙國的疆域。
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晉中市太谷縣一帶屬太原郡這一建制。西漢時期,在該地區設立陽邑縣,故治在今城關東8千米陽邑村,屬太原郡。東漢時期,今太谷縣一帶仍屬太原郡陽邑縣。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太谷縣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公元448年,也即北魏時期,陽邑縣廢,公元501年,恢複了陽邑縣這一建制,屬太原郡。北周建德六年(577年),陽邑縣徙治白塔村,即今城關。公元583年,也即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陽邑縣改屬并州。
三
公元598年,隋朝正式将陽邑縣改為太谷縣,“因縣西太谷為名”。由此,就太谷縣這一建制,始于隋朝時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了。公元607年,隋炀帝楊廣這位皇帝在位時,太谷縣複屬太原郡。唐武德三年(620年)于縣地設立太州,太谷縣屬之。公元623年,唐朝廢太州,太谷縣改屬并州。開元十一年(723年),唐玄宗李隆基這位皇帝在位時,太谷縣屬太原府。五代十國時期,太谷縣仍屬太原府。北宋建立後,太谷縣屬太原府。到了南宋時期,太谷縣改屬晉州這一建制。
四
最後,元朝這一曆史階段,太谷縣屬冀甯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太谷縣屬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清朝取代明朝後,太谷縣屬山西省太原府。在明清時期,作為晉商故裡的太谷蝦米富商巨賈雲集,固有“旱碼頭”之稱。到了1913年,太谷縣屬冀甯道。1928年,太谷縣直屬于山西省。1958年,祁縣并入太谷縣,1961年,恢複了祁縣的建制。1967年,太谷縣屬晉中地區。1999年,太谷縣屬晉中市。截至2018年底,太谷縣總面積達1033.6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31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讨論。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