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梓州李使君
作者:【唐】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響杜鵑。
⼭中⼀夜⾬,樹杪百重泉。
漢⼥輸橦布,巴⼈訟芋⽥。
⽂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王維的這首詩各大唐詩選本都會選錄,其中三四兩句是千古名句,“⼭中⼀夜⾬,樹杪百重泉”和前兩句呼應,形象的寫出了由于山中樹木參天,氣候特殊,經過一夜大雨後,每棵大樹的樹梢淅淅瀝瀝好像瀉着百道清泉。雖然我們不一定經曆過這樣的場景,但頭腦中聯想其中畫面,又如在眼前,這也是這句詩傳誦千百年的原因了。
現存最早的宋代刻本《王摩诘文集》
現存最早的宋代刻本《王摩诘文集》
但你可知道現存最早的王維集中,“山中一夜雨”作“山中一半雨”?
這部《王摩诘文集》刊刻出版于南宋早期,書内钤有“子京”、“項墨林鑒賞章”、“袁氏尚之”、“顧印千裡”、“汪印士鐘”、、“以增私印”、“子協卿”、、“周暹”等多位名家印記,有明袁褧題款和清顧廣圻手跋,可謂流傳有緒。
書内“周暹”印主系近現代著名藏書家周叔弢先生,周先生為求此書,與海源閣後人楊敬夫商之經年始獲得。因為此部書有“一半雨”這一重要異文,周叔弢特制“半雨樓”印章一枚,并把自己的藏書室起名“半雨樓”。
那麼到底應該作“一夜雨”還是“一半雨”呢?孰優孰劣?誰才是原作?
明清兩代學者衆說紛纭,認為“一夜雨”好的,比如高步瀛在《唐宋詩舉要》中斟酌諸家意見以 “一夜雨”為佳。他說“一半雨着力,且不佳,蓋後人妄改”。所謂着力,蓋指費力琢磨,不甚自然。
而錢謙益在《初學集》卷八十三《王右丞集》跋雲:《文苑英華》載王右丞詩,多與今行椠本小異,……《送梓州李使君》詩,“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作“山中一半雨”,尤佳。蓋送行之詩,言其風土,深山冥晦,晴雨相半,故曰“一半雨”,而續之以“焚女”、“巴人”之聯也。
筆者認為“一半雨”似乎更好一點,除了上述錢謙益說的深山裡忽晴忽雨,符合送行詩的本意等原因外,從藝術分析角度看,“一夜雨”着眼的是時間,也就是字面義,下了一夜雨。而作“一半雨”就有動感了,而且隻下了一半雨,樹梢就形成了“百重泉”更能說明山内的風景特殊。
你們覺得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