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大家好,我是劉老師,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柏拉圖-蘇格拉底悖論。
如果你認真閱讀了我的上一篇文章《科普數學|關于邏輯:說謊者悖論》的内容,你應該能夠想到到了産生說謊者悖論的原因——
“說謊者悖論”所闡述的内容包含了它本身。
原書上的說法是“這種悖論的特點是語言描述的内容即是自身。”(第5頁)
那麼,怎麼解決這個悖論呢?
描述的内容不含本身就可以了。
例如:
希臘人柏拉圖說:“所有的克萊特人都是說謊者”
在一面牆的前面立一塊牌子,牌子上寫着:“牆上禁止寫字。”
一條信息說:“除本條之外的所有信息都不要相信。”
以上的這些說法都排除了描述的本身,因此沒有産生悖論。
那麼,是否排除了本身的描述,就一定不會産生悖論嗎?
答案是否定的。
在說明為什麼答案是否定的之前,我們先看看古希臘的一對師徒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之間的一次對話:
柏拉圖說:“蘇格拉底下面說的話是錯誤的。”
于是,蘇格拉底接着說到:“柏拉圖說得對。”
我想,如果你不仔細思考,可能會覺得這個對話沒有什麼。
而實際上這個對話産生了悖論,這個悖論就是“柏拉圖-蘇格拉底悖論”。
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這個對話:
如果我們相信柏拉圖說的話,那麼蘇格拉底接下來的話就是錯誤的,即“柏拉圖說得對”這句話是錯誤的,那麼說明柏拉圖說得不對,就不能相信柏拉圖的話。
圖示過程:
如果柏拉圖的話不能相信,即“蘇格拉底下面說的話是錯誤的”不能相信,即蘇格拉底接下來說的話是正确的,即“柏拉圖說得對”是正确的,那麼柏拉圖的話又能相信。
圖是過程:
其實,我們可以将上面的兩個分析的圖示組合成一個,看起來會更有意思:
你看組合成一個之後,就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環形”,這個環形的過程可以直接這樣表示:
相信→不相信→相信→不相信→……
(在這裡“→”表示推得的結果)
我們發現,這個過程會一直表示下去,沒有盡頭。
這就是這個悖論的有趣之處。
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的對話,并沒有描述自身,卻也産生了悖論。可見,悖論的産生與是否排除描述自身沒有關系。
其實,柏拉圖—蘇格拉底悖論最常見的形式是這樣的:
在一張紙的正面寫上:
另一面的句子是錯誤的。
而在這張紙的反面寫上:
另一面的句子是正确的。
你也可以按照文章前面的分析,将上面的兩個句子得出一個封閉的“環形”,從而有“正确→錯誤→正确→錯誤→……”無窮無盡的過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