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漢濱區
“一川碧水一重山”
在陝西南部,有這樣一座北方人認為是南方,而南方人認為是北方的城市。
它的名字叫:安康
-01- 美麗的“秦巴明珠”
安康市包含九縣一區,由于各縣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不同而形成各自獨特的山野風光
翻開地圖,不難發現安康在中國版圖上的特殊性,素有中國“自然國心”之稱。
安康市位于陝西省東南部,北依秦嶺,南靠巴山,漢水橫貫東西,河谷盆地居中,是連通中國西北、西南、東南重要通道城市之一,具有“一市連四省”、“一江通五鄰”的獨特區位優勢。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區,承擔着“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光榮使命。這還是一座南北資源交融荟萃的寶庫,是“中國十大宜居小城”,是一個沒有霧霾的天然氧吧!有羚牛、朱鹮、大熊貓、雲豹、大鲵等珍稀動物。也是陝西省及西北地區最主要的茶葉、蠶繭、油桐、生漆主産區。因境内土壤含硒元素豐富,又被譽為“中國硒谷”。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雲豹也生活在這個地區
-02- 十裡不同音
如果你有一個安康的朋友,你會驚奇的發現,似乎沒有他不會講的方言,無論是西南官話、江淮官話,還是川渝方言、贛語,他總能說那麼幾句,而他日常說的,卻可能是關中方言。這是為什麼呢?安康之所以有這麼多方言,離不開戰争、移民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影響。宋代的靖康之亂引發了中國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遷浪潮,緻使西北關中百姓大量逃往巴蜀及漢水流域。于是,各種方言在這裡聚集,這些他鄉之客也在此落地生根,将他鄉變作故鄉。
安康方言分布概況
-03- 漢水文化
漢江将安康分為南北兩部分
水,是安康躲不掉的話題。
整個安康都被漢江一分為二,江南與江北隔江對望。漢水,又稱漢江,是漢劇的重要發祥地。漢調二簧,就是安康最具辨識度的文化符号。音樂唱腔以“西皮”和“二簧”兩種聲腔為主幹,西皮腔高亢、奔放,二黃腔低柔婉轉、娓娓動聽。時至今日,每逢周末,都有固定的演出。
漢上破陣樂觀六藝節上的漢調二簧-大破天門陣
得益于漢江水路的交通,南北産物在這裡交換,受楚文化的影響,龍舟賽是安康人民多年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流傳至今已有千年曆史。2006年,已被陝西省政府批準為“陝西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安康的龍舟賽不光有賽龍舟,還增設了“民歌大賽”“搶鴨子”等項目,讓整個城市節日氣氛濃厚,而每逢龍舟賽事,安康周邊方圓百裡的人,都跋涉千百裡,從四面八方趕來,前來一覽這磅礴氣勢。
漢江龍舟節的龍舟競技
安康賽龍舟,場面壯觀激烈
-04- 帶你吃遍安康
地處秦嶺以南的安康,南鄰川渝,北接關中,在食物結構上,吃米也吃面。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安康在飲食習慣上也将南北兩地的美味融合的恰到好處!
陝西安康蒸面
相信蒸面是每個在外地的安康人對家鄉最為眷戀的東西。
安康蒸面,是以面粉為主料蒸制而成的一種面食,已成為安康人早點首選,也是外地遊客頗具口碑的風味小吃,被譽為安康風味一絕。安康蒸面主要以酸辣雜陳為主,離不開油潑辣子和一個酸字,蒸好的面配之豆芽,澆上醬油醋、蒜泥、芝麻醬、油潑辣子即可食用。吃完蒸面都要把湯也喝完才算完事,真正的滋味豐富,回味醇香!
安康“八大件”
"八大件"是安康飲食風俗中最正宗的代表,也是各種口味的混合。在安康,“八大件”被用來招待非常尊貴的客人,或者家中有喜事,主人才認真地備上“八大件”與親朋分享并酬謝鄉親。菜品中分為涼菜和熱菜兩大類。八涼八熱、八葷八素。還要按照“四葷四素、中間上醋、上青下白、角葷邊素”來實施,才算是做出了色香味俱全的“八大件”。
安康南宮山國家森林公園秋景
秋意闌珊氣微涼,相約安康好風光。
- END –
文丨十四
編輯|張瑜
參考資料
徐信印編著《安康史略》三秦出版社 1988
周政、戴承元著《安康方言調查》陝西人民出版社 2016
戴承元、柯曉明編 《安康文存》2016
李道平《安康老院子》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8
本文圖片來源于“IC photo”或“圖蟲創意”,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公司、組織、個人未經IC photo或圖蟲創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