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論語子罕第三十篇

論語子罕第三十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6:28:50

論語子罕第三十篇(論語子罕篇五天之将喪斯文也)1

【原文】

9.5 子畏于匡①,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将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于斯文也②: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③!''

【注釋】

①子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畏,受到威脅。公元前496年,孔子從衛國到陳國去經過匡地。匡人曾受到魯國陽虎的掠奪和殘殺。孔子的相貌與陽虎相像,匡人誤以為孔子就是陽虎,所以将他圍困。

②與(yǜ):參與。

③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麼樣。

【翻譯】

孔子在匡地被拘圍,他說:“周文王死後,文明禮樂不是保存在我這裡嗎?上天如果要消滅這種文明禮樂,那我這個後死之人也就不會掌握這種文明禮樂了;上天如果不想滅除這種文明禮樂,地的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解讀】

要有使命感

在本章中,當孔子師徒一行人走到匡地時,被誤認為是曾經攻打過匡地的陽貨,故将他們圍困達五天之久。不過,在橫禍當頭之際,孔子卻不為所動,而且還很自信地對弟子們說,自己肩負着上天的便命,是向世人傳播曆史文化的,匡地的人不敢把我怎麼樣。這番話也許隻是孔子自我寬慰的話,但是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他那強烈的使命感。

孔子深信天道,了知自己的命運,這便是他的“天命”思想。那麼什麼是“天命”?儒家學說認為,“天”在賦予人生命的同時,也賦予某種需要個人來完成的使命,這便是“天命”了。換句話說,人是肩負着某種便命降臨人世的。人能夠感知天命,發揮自己的才能智慧,主動地體認、回應并完成上天的便命,成就自己圓滿的人生。在現代語境中,使命感就是一個人應當肩負起的責任與任務。孔子認為,自己肩負傳播人類文化的曆史重任,天命所系,自可無畏無懼。

對于一個人來說,若想獲得成功,首先就要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什麼,隻有明确了奮鬥的目标,才能産生強烈的便命感,幫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而且,隻有明白自己這一生應當承擔起什麼樣的使命,清楚自己的使命代表着什麼樣的意義,并努力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條道路雖然艱辛難走,但卻有無與倫比的價值。正如曾子所言任重而道遠,當死而後已。這種使命感召喚着人們,并為人們提供強大的内在動力。

在古代,許多仁人志士都有着強烈人生使命感。不管是曹操、劉備還是孫權,都不把割據一方作為自己的人生志向。他們所追求的都是一統天下,重整河山,再造太平。他們為之拼搏奮鬥,不管成敗,都留下了千古佳話。南宋時期,像陸遊、辛棄疾這樣的文人,他們所要追求的并非以文章名世,收複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是他們的最大夢想。這種強烈的使命感給他們的人生注人無窮的活力,催促着他們去戰鬥。曆史無情地澆滅了他們的夢想,但正是強烈的便命和無情現實之間的矛盾,才使他們心中郁積那麼多強烈熱情和憤懑,這種感情的噴發,才有了那麼多讓人熱血沸騰的感人詞章。

與古人相比,很多現代人的生命是灰暗的。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使命,甚至連自己是否應當承擔一定的使命都不清楚。也正因為如此,這些人無論做什麼都沒有激情與動力,甚至是毫無責伍心。這樣的人生是可悲的,因為他們的價值根本不會得到絲毫的體現,而他們的人生也會因此而變得毫無意義。每個人生都有自己的使命,找出自己的便命,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活出精彩的人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