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排隊的常規培養?排隊是戶外活動的一項常規内容,也是上好戶外活動的基本保證,一位好的幼兒教師上課時揚揚灑灑,“放得開收得攏”,我想這一定與她平時對幼兒加強排隊練習密不可分,但是如何把幼兒的排隊常規練好這是一直困攏我們的難題,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幼兒排隊的常規培養?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排隊是戶外活動的一項常規内容,也是上好戶外活動的基本保證,一位好的幼兒教師上課時揚揚灑灑,“放得開收得攏”,我想這一定與她平時對幼兒加強排隊練習密不可分,但是如何把幼兒的排隊常規練好這是一直困攏我們的難題。
我希望和孩子們能成為親密無間的朋友。隻是一味的順從他們,希望能讨好他們,把溫柔老師的形象打造的很完美。不過一個星期問題就來了,孩子和我玩的很好,每次活動課的氣氛都很活躍,但排隊上廁所、排隊放學或排隊洗手,隻要涉及排隊就亂了。互相追逐打鬧、躺在草坪上不起來、玩手指遊戲等等。根本無視老師的存在。
我們班在二樓,樓梯是裸露在外的。如果上下樓梯不好好排隊,安全問題是完全無法保證的。課間上廁所,我扯着嗓子大喊:“上下樓梯慢慢行,小朋友們靠右行,不能追逐打鬧。”話還沒說完,高世毅、宋楊、史雨澤、衛宣已經推着别的幼兒跑下樓梯。'歡聲笑語一片'熱鬧非凡。上完廁所後,我找了這四個小朋友談話,我問“為什麼不按照老師的指示做?上下樓梯你推我打是很危險的。”他們都把頭低着,隻有高世毅回答:“老師我們以後保證好好的。”再次上廁所,還是老樣子。我沒有責怪他們,他們還小,不明白危險,也不明白正确的排隊應該怎麼做,這就需要老師的正确引導。
所以我決定全面開展排隊的常規培養。首先要求幼兒“快”,我們不難發現,幼兒在排隊時,哨聲響了,他們的隊伍還沒有排好,有的在追逐,有的在說笑,講話,究其原因是幼兒較小,個性較散,動作較慢,這樣排隊就很慢。要求要快,誰快适當的獎勵要有,特别是口頭上的表揚和送大拇指,這種幼兒馬上被調動,隻有快了,才能保證排隊動作完成。
其次,要求幼兒“靜”,排隊中要求幼兒靜是比較難的,前幾分鐘講句話有聲音,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是孩子嘛,但是在教師下口令後,就得要求幼兒不能再說話了。
再次,要求幼兒“齊”,齊是隊列的最終要求,是我們要看到的結果,也是檢驗一個班排隊好不好的标準,在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對幼兒的要求,不能自由發展,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如在排隊“立正”時,教師首先要講清動作要求,然後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找“哪位小朋友最神氣”,找一找,學一學。
然後讓大家分組練習,通過遊戲讓幼兒相互學習,待大多數幼兒都排的好時,比一比誰排的最好,為了集體的榮譽,每個幼兒都會認真練習。結合比賽,幼兒身處集體中,都有好勝之心,我就利用它,讓幼兒争當“小警察”,互相督促,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形成。
為了讓幼兒盡快排好隊,我們還制定一些不同的排隊模式。如:按男、女生排成二路縱隊。按個子高矮調整隊伍,分成4組等,還讓幼兒互相督促,看誰最後一個站好,有了這個措施,幼兒集體活動中拖拖拉拉的現象也就不複存在了。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發現不管是戶外遊戲、帶孩子外出做遊戲或是散步時,經常有行走時急着搶道或邊走邊玩現象發生。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我們對幼兒提出要求:第一,該走的不跑;第二,行走時不推不擠;第三,注意場地安全;第四,行走時注意力集中。我們知道幼兒園孩子用這種要求過于枯燥,于是,我就創編一些小兒歌,時時督促幼兒注意行走要求,使常規落到實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