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牛角尖
江疏影一晚上換了33套衣服
她和比自己小8歲的彭昱暢談戀愛
劉敏濤在劇裡管比自己大13歲的劉之冰叫爸爸
……
央視最近上線的一部都市劇《女士的法則》,着實在網絡上引起一波關注。首播當晚,央視收視率0.8%(一度破1%),#江疏影太适合大紅唇了#、#女士的法則#登上微博熱搜。同為央八劇,《女士的法則》熱度的确比《風起隴西》略高一籌,也成功憑借不少話題成為近期熱播劇之一。
“明明是部律政劇,我卻磕起了姐姐弟弟談戀愛”、“彭昱暢&江疏影,畫風略顯詭異啊”、“劉敏濤确實有點顯老,演她爸媽的演員看起來和她同齡”、“劇裡的案子還蠻過瘾”……很少能夠看到一部劇的口碑如此撕裂,《女士的法則》成功做到了。
作為一部主打女性視角的律政劇,《女士的法則》亮點其實頗多:比如節奏快、采取“單元”案子串聯形式,江疏影飾演起“姐姐”角色,氣場全開,但律師辦案總講人情、突如其來的感情線,也着實令人不解。
一言以蔽之,《女士的法則》是部标準的“女性爽劇”,但别說,看這種姐姐弟弟氣場全開的女性劇,的确蠻“爽”的。
當“姐姐”氣場全開:《女士的法則》既“假”又“爽”?江疏影一晚上換了33套衣服。《女士的法則》播出前六集時,有人對許婕的扮演者江疏影在劇中的造型作出統計。而其出場永遠大紅唇、高跟鞋,精緻裝扮的造型,也直接點出這部劇的氣質,即國産精英劇。
在全員沒有窮人的劇集設定中,江疏影飾演的許婕出入高檔餐廳、認識成功人士是家常便飯,劉敏濤飾演的“已婚”律師陳染,除了要處理爸爸的案子外,最大的煩惱也就是換小房子、減輕房貸壓力,就連彭昱暢飾演的實習生宋修,也有12萬存款、一輛全款買的車,以及在律所用處不大卻異常穩定的工作……
這是《女士的法則》在背景層面,給到觀衆的第一層要義。孰真孰假?觀衆自有定義。江疏影飾演的許婕,根據後面劇情可以知道,她是被明堂事務所特邀來的金牌律師,擅長各種經濟類案件,但因為曾經被“渣男”陷害,律師資格證被吊銷,目前在律所是以實習生的身份,來處理律所各類案件。
她的出現,實則串聯起全劇最大案件,即陳染的爸爸陳文光涉嫌律所非法經營的案子。而作為女兒的陳染,卻被爸爸排除在外,整個案件的推動主要依靠許婕的私下調查。這也為兩位女性角色建立起連接。
當然,他們的連接還不止于此。同為明堂事務所律師,兩人聯手處理了不少案子。這部劇比較有意思的一個點是,她從女性視角出發,目前劇中呈現的一些小案子,比如職場女性懷孕被公司解雇、過氣網紅争奪孩子撫養費,以及年輕男孩為女友買品牌包包卻買到假貨等,全部觸及女性話題和社會熱點。
(過氣網紅争奪孩子撫養權)
在創作手法上,編劇也有刻意放大“女性維護女性”這點。比如在第一個案子中,許婕在發現自己的當事人被公司“出賣”、出庭作證的人是當事人男友時,正能量爆滿,下庭後直接給該男子上了一堂法律課。在第二個案子中,過氣網紅患有漸凍症,想與富豪老公争奪撫養權,許婕與陳染的不同“女性觀點”也被暴露,包括後面的代購賣假貨事件等,編劇都有刻意加入女性視角和社會熱點,以此來争奪更多的劇集話題讨論。
但問題也随之而來。許婕處理案件時的自在随心,甚至毆打被告方出庭證人,是否為成熟律師之舉?調解員宋修“同情心”泛濫、多次放棄上庭機會(不上庭沒有律師費),也被網友苛責為“(隻出現在電視劇裡)看看罷了”……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或許是不少網友對該劇的當前看法。不可否認,在劇集題材、内容視角,包括叙述手法來看,《女士的法則》的确比較貼合海外職場劇創作模式,但觸及到細枝末節上,比如國産劇中沒有窮人的設定、律師同情心泛濫的舉動,以及許婕的“金手指”大開等,都較為懸浮。
真實與虛假之間,《女士的法則》做了一定取舍。這也是該劇目前熱度有之、“能看”卻不耐看的一大因素。
年下戀有看頭,但職場劇不一定要愛情虛假雖有,但上頭卻是真的。《女士的法則》除了在職場戲份上有開“金手指”嫌疑外,在情感性設定上,也頗能抓住觀衆心理。比如目前這對正在被大衆熱議的職場“年下戀”——江疏影和比他小了8歲的彭昱暢談戀愛了。
按照劇中設定,這對“姐弟戀”應該比兩位演員的真實年紀,差距更大。成熟姐姐與“小奶狗”實習生的愛情,也着實令人好磕。雖然網絡上不乏有将其調侃為“母子戀”的聲音,但彈幕中頻頻刷起的“彭昱暢出息了”、“有吻戲了”,還是體現出不少吃瓜群衆的心理。
許婕和宋修,他們在劇中的感情實則也來得莫名其妙。宋修意外被上司安排去警察局“接人”,誰知接到的是位漂亮姐姐。于是,兩人便在一來二往間,開啟了閃電般的成人愛情:第一集接吻、第二集發生性關系、第三集許婕欲擒故縱、第四集宋修正式追人并送上自己的嫁妝……看到這,娛小獸不得不和觀衆一樣發出驚人感歎:牛啊!這樣有錢又不黏人的漂亮姐姐,誰不想擁有。
問題來了,兩人的感情戲,在主打女性職場的劇中能起到什麼作用?目前來看,多為“解悶”——可能片方擔心一直讓觀衆看律師辦案,會出現審美疲勞。可問題是,這案子辦得也沒多耐看呀!
不過從市場反饋來看,加點不合時宜的感情戲,還是頗有市場。後續劇中還将會對陳染的家庭進行詳細展開,譬如女性因為事業過度忙碌忽略丈夫,丈夫“外調”後卻意外出軌等情節。看,這妥妥的國産家庭倫理劇情,不就有了。
總的來看,《女士的法則》優點多多、槽點也存在不少。優點在于這是一部懂得拿捏時下觀衆追劇嗨點的“女性爽劇”,缺點是,它因為過度追求“嗨點”,在不少地方缺乏了真實性和合理性。
而這,也是當下不少國産女性劇存在的通病。
國産女性職場劇:“俗”卻“上頭”?如今“女性”這個話題,放置在影視劇内,就是流量密碼。腦洞劇《淑女的品格》尚未成型之際,該“立意”先行。雖然時至如今,市面上也沒太多有關這個項目的消息。但與其同期打擂的《女士的法則》,包括前兩日已經宣布開機的《女士的品格》,都已經有了下文。
女性職場劇,已經成為國産劇中的一塊香饽饽。2015年,正午陽光出品《歡樂頌》之際,誰也沒想到一部講述“四個女孩的友情題材”會成為市場中堅力量,也成功帶起“閨蜜劇”。比如檸萌影業拍攝的《二十不惑》,童瑤、蔣欣、張歆藝主演的《新閨蜜時代》。
《三十而已》和去年騰訊視頻上線的“黑馬網劇”《愛很美味》,可謂是這類題材的集大成者。這兩部劇在當時,都憑借相對新穎的話題點和女性視角,成為當年市場爆款,尤其是《三十而已》直接将童瑤捧為一線,并帶火了“拼單名媛”這一社會話題。
女性劇為何能夠在市場中頻頻受歡迎?其實原因相對簡單。在“女子力”不斷崛起的今天,無論是從受衆端還是消費端來看,這類受衆都是最具話語權和消費力的人群。因此,女性劇紅火也就自在其中。但一個随之而來的問題是,女性劇多半伴随着“爽劇”誕生。
比如在故事情節上,她們的确有關照現實、關懷社會之意,但具體到女主人設、情節處理,以及戲劇矛盾等創作層面上,又常常透露出一種“懸浮”的氣質。這是目前市場中絕大部分女性題材所持有的通病。
但與其他國産都市劇相比,這類作品往往又更具話題魅力和觀衆穿透力。比如《歡樂頌》《三十而已》曾掀起的全民狂歡,《愛很美味》則更多在高端女性市場更為吃香等。
《女士的法則》顯然也面臨着相似的情況。在職場戲“穿透力”上不足,但又不乏看點,輔之加入時下觀衆愛看的年下戀、家庭倫理劇情節,該劇當真做到了“大雜燴”。但它卻能在市場中牢牢坐穩,就在于其對觀衆喜好的精準拿捏。
“女性爽劇”,這是《女士的法則》乃至于時下一批女性職場題材所持有的共同标簽。而它們優缺點并存的現象,也成為這類題材所特有的一個創作印記。觀衆究竟愛不愛看這類“女性爽劇”?答案是喜歡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