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四歲讓梨孔融現狀

四歲讓梨孔融現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2 17:03:57

四歲讓梨孔融現狀(4歲讓梨的孔融全家都是狠人)1

孔融

01

孔融,字文舉,東漢末年魯國(山東曲阜)人。

其家學淵源,老爹孔宙,官至泰山都尉;

高祖父孔尚,钜鹿太守;

七世祖孔霸,三朝元老,給漢元帝上過課,是帝師;

二十世祖更是了得:

儒家學派總掌門,聖人孔子。

02

孔融的大哥叫孔褒。

“融四歲,與兄食梨,辄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語出劉義慶《世說新語箋疏》,亦即《三字經》裡的用典:“融四歲,能讓梨”。

不得不說,孔褒絕對重情義,夠大哥。

小弟讓他一隻梨,12年後,因牽涉窩藏逃犯重案,

大哥毫不猶豫還他一條命,連眉頭都沒皺一下。

四歲讓梨孔融現狀(4歲讓梨的孔融全家都是狠人)2

孔融讓梨

03

孔褒果決還命,孔母也誓死護犢子,妥妥的“東漢虎媽”一枚。

彼時,山陽人張儉涉罪,倉皇潛逃。

因其與長兄孔褒是舊相識,孔融便自作主張,收留家中。

事敗,張儉這厮忒不講究,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孔母則與孔褒孔融兄弟被捉入死牢,依漢律當斬。

兩兄弟皆不畏死,争搶擔責,卻聽孔母一聲喝:

都給老媽靠邊站。長者主事,責無旁貸!

滿門争死,可歌可泣,名動鄉裡。

最終,經朝廷合議決斷,孔褒領罪赴死。

《後漢書·鄭孔荀列傳》:

…儉得脫走,遂并收褒、融送獄。二人未知所坐。融曰:“保納舍藏者,融也,當坐之。”褒曰:“彼來求我,非弟之過,請甘其罪。”吏問其母,母曰:“家事任長,妾當其辜。”一門争死,郡縣疑不能決,乃上谳之。诏書竟坐褒焉。

04

二十世祖孔老夫子以論見長,說成《論語》,

孔融的嘴上功夫也非同一般。

10歲,随父到達洛陽,想去拜訪當地一把手,河南尹李膺。

李膺平素眼眶高,一般人瞧不上,也不見。

孔:不見誰你也得見見我,我是你家親戚啊。

李:少扯。怎麼個親戚法?

孔:我姓孔,祖宗是孔子;你姓李,祖宗是老子。

孔子和老子是師徒(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周禮),關系不賴,你說咱倆是不是世交?

誰說八竿子打不着?瞧,這二十竿子都套上近乎了。

四歲讓梨孔融現狀(4歲讓梨的孔融全家都是狠人)3

05

“年十三,喪父,哀悴過毀,扶而後起,州裡歸其孝。”

說,孔融年少喪父,悲傷得不能自己,獲評年度最佳孝子。

據坊間傳說,

在任職北海相期間,一日出門,恰遇一男子哭墳。

孔融走上前,問,咋了?

我爹死了。男子淚眼吧嚓,哽咽失聲。

想爹了?那你還活着幹啥,找你爹去吧。

絕非逗你玩,孔融真就把這人給嘁哩喀喳了。

理由是:哭得不夠真誠,假孝順。

宋·李昉《太平禦覽》二百六十二:

孔文舉為北海相。有遭父喪,哭泣墓側,色無憔悴,文舉殺之。

06

《後漢書·鄭孔荀列傳》:

“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耳。子之于母,亦複奚為?譬如寄物中,出則離矣。”

這番言論,據稱是孔融發表的。你瞧好,是“據稱”:

父親對于兒子,能有啥可親近呢?推究本意,實在是情/欲沖動的産物罷了;

孩子對于母親,也沒啥了不起的,就好比把東西放于罐中,拿出來就沒啥關系了。

聽聽,一個道德楷模大孝子,怎會說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言?

好在經考,實屬構陷,污水一盆,

是陳留郡(今河南)人、尚書郎兼軍谘祭酒路粹勾兌的。

意在禍害孔融,除之後快。

注:軍谘祭酒,古代軍職之一。

谘通咨,咨詢;

軍谘即參謀;

祭酒是首席、主管之意。軍谘祭酒大緻就是參謀長或首席參謀。

四歲讓梨孔融現狀(4歲讓梨的孔融全家都是狠人)4

07

路粹敢潑孔融一腦袋狗血髒水,其實是被當了槍使。

而幕後扣扳機的主謀,則是曹操曹阿瞞。

俗言: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阿瞞恨孔融,皆是嘴巴惹的禍。

想當初,阿瞞攻陷邺城,大肆屠戮百姓。

阿瞞次子丕,便屁颠屁颠地私納了袁熙之妻甄氏。

聽聞這些污糟爛大街的破事,孔融發了個朋友圈:

“武王伐纣,以妲己賜周公。”

曹阿瞞不明就裡,點贊後問孔融啥意思?

孔融含諷帶刺話裡有話:以今論古,應該是這麼回事吧。

細細一咂摸,曹操恍然大悟:

敢情他是罵我啊。

不知死活,殺!

四歲讓梨孔融現狀(4歲讓梨的孔融全家都是狠人)5

08

自古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招合徒衆、謗讪朝廷、欲圖不軌、不遵超儀、敗倫亂禮……

在唆使路粹給孔融羅織了N多莫須有罪名後,

曹阿瞞将其下獄,棄市,時年56歲。

棄市,指于鬧市行刑,以示為大衆所唾棄。

此刑始于商周,多用于處決某些罪大惡極者。

瞧瞧,這得有多大仇啊,虧得此前兩人還同在“建安文學群”裡混過。

建安文學群群主,曹操、曹丕、曹植等曹氏三父子;

群成員有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玚、劉桢、蔡琰等。

慘案發生後,群裡死寂一片,噤若寒蟬。

09

史上最早唱“空城計”的,并非諸葛亮,而是孔融。

建安元年,受徐州牧劉備舉薦,孔融當上了青州刺史。

而前任刺史、袁紹長子袁譚不服,率兵殺至,意欲滅了孔融。

幾次過招後,孔融部下死的死,逃的逃,所剩無幾。

是日,袁譚擊鼓再戰,流矢如蝗,城池已危如累卵。

孔融沒彈琴,在讀書,且談笑自若。

哪料,袁譚壓根不吃他那一套,繼續攻城。

城破,孔融急逃山東,妻兒則落入了袁譚之手。

《後漢書·鄭孔荀列傳》

在郡六年,劉備表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為袁譚所攻。自春至夏,戰士所餘裁數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融隐幾讀書,談笑自若。城夜陷,乃奔東山,妻、子為譚所虜。

四歲讓梨孔融現狀(4歲讓梨的孔融全家都是狠人)6

10

孔融獲刑時,女兒7歲,男孩9歲,寄居于别人家中。

聽聞老爹被捕,正在下棋的兩子竟不為之動。

有人訝異:“你老爹都被抓了,你倆為啥還坐得住?”

“哪裡有巢毀壞了,卵不破的呢?”女孩沉着從容的回答,登時驚住了左鄰右舍。

主人心下可憐,給男孩盛了一碗肉湯。

“大禍臨頭,咱們能活多久?還有必要知道肉味嗎?”

聽了妹妹之言,男孩号哭而止飲。

很快,這事就傳到了曹操耳裡。

這小女孩如此鎮定沉穩,将來絕非善茬。

曹操稍加思忖,遂下令株滅全家。

焉料,在官差趕到前,女孩對男孩說:“如果死能得見父母,不正是我們最大的願望嗎?”

于是,引頸就刑,顔色不變。

嗚呼,孔融一家,從老到小,果然個個都是狠角色。

《後漢書·鄭孔荀列傳》

初,女年七歲,男年九歲,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動。左右曰:“父執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遺肉汁,男渴而飲之。女曰:“今日之禍,豈得久活,何賴知肉味乎?”兄号泣而止。或言于曹操,遂盡殺之。及收至,謂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見父母,豈非至願!”乃延頸就刑,顔色不變,莫不傷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