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榴蓮
可能大家都知道
但說起榴蓮蜜,可能有不少人都會表示“沒聽說過”。
甚至有人會顧名思義地認為“榴蓮蜜就是用榴蓮釀造出來的蜂蜜”。
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
榴蓮蜜不是蜂蜜,它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水果而已。
挂在樹上的榴蓮蜜
榴蓮蜜是個啥水果?榴蓮蜜的名字中帶榴蓮,但它與榴蓮沒有什麼關系。
從兩者的親緣血脈上來看
榴蓮是木棉科榴蓮屬的熱帶果樹
榴蓮蜜是桑科波羅蜜屬的熱帶果樹
榴蓮蜜與榴蓮的親緣關系非常遠
反而與波羅蜜的親緣關系非常近
故而,很多人把榴蓮蜜叫“小波羅蜜”。
左為波羅蜜,右為榴蓮蜜
以前,榴蓮蜜還有一個更加通用的名字叫“尖蜜拉”,英文名是“champedak”。
為什麼要把尖蜜拉改成榴蓮蜜?
這首先大概率是為了蹭榴蓮的熱度。
叫榴蓮蜜比叫尖蜜拉更能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對于新水果來說,一個好的名字是成功的一半。
例如,菊薯不叫菊薯,叫“雪蓮果”。
還有一個理由
榴蓮蜜與波羅蜜在風味上有一大顯著區别:波羅蜜的氣味非常淡,榴蓮蜜則有着近似榴蓮的濃郁氣味,聞起來有那麼一丢丢讓你懷疑它是榴蓮。
有一些王婆在賣榴蓮蜜的時候,都喜歡把榴蓮蜜說成是榴蓮的一個品種,說它的味道吃起來跟榴蓮一樣;也有說榴蓮蜜是榴蓮與波羅蜜雜交選育出來的新水果,吃起來有兩者融合後的風味。
這兩個說法都是無稽之談!
如果你經常吃榴蓮,當你再吃榴蓮蜜的時候,你肯定會發現榴蓮蜜的味道與榴蓮相距甚遠。
榴蓮蜜的味道更接近于波羅蜜。隻不過,它的個頭要比波羅蜜小,自身的氣味更濃郁一些。
你如果能吃出來波羅蜜與榴蓮的區别,也就能吃出來榴蓮蜜與榴蓮的區别。
如果你吃不出來波羅蜜與榴蓮的區别,那自然也就不用再在乎榴蓮蜜與榴蓮的味道有沒有區别了。
市場上,由于榴蓮蜜的價格相對榴蓮要低太多,很多王婆在賣榴蓮蜜的時候,會故意隐瞞榴蓮蜜和榴蓮在味道上的區别,導緻不少消費者會抱着吃榴蓮的心态去買榴蓮蜜,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這種情況的發生也讓不少消費者吐槽榴蓮蜜是智商稅,是“上當果”,買一次上當一次。
但如果不把榴蓮蜜當榴蓮來吃,把它當一個波羅蜜來吃,這些誤解就不會存在了。
榴蓮蜜的價格一般沒有榴蓮的價格高,它的價格更接近于波羅蜜。如果用買榴蓮的價格買了榴蓮蜜,這可能是真的被割了智商稅。
我國能大量種嗎?榴蓮對于我國來說是一個很難商業化種植的水果。
目前,隻有海南、廣西、廣東有極小極小規模的榴蓮在種植,商業化程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原因主要是氣候和品種。
至今還沒有選育出一個适合我國氣候的榴蓮品種。
榴蓮國産化也很難有一個曆史性的進展。
榴蓮蜜的種植則相對來說容易很多了。
榴蓮蜜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引入海南種植,海南的氣候完全适合榴蓮蜜的生長,但很長時間内這個水果都不怎麼火。
後來到了2010年後,随着波羅蜜逐漸火起來後,榴蓮蜜才有人開始大量的種植。
榴蓮蜜和波羅蜜産量上有區别
國内普遍種植的波羅蜜品種是馬來西亞1号。
這個品種的波羅蜜果實巨大,單果重大約16-40斤,最大的能達到90斤,而且更為驚人的是,它可以在一年四季内多次結果(2-4次都有可能)。這貨不像是果樹,更像是一台瘋狂的“水果制造機”。
榴蓮蜜的商業化品種也是從馬來西亞引入的。
但榴蓮蜜的果實個頭較小,單果重大約3-4斤,比波羅蜜的重量輕多了。目前,榴蓮蜜結果的次數也要比波羅蜜少,一年大約結果1-2次。不過,要是等它的品種更新後,可能也能像波羅蜜那樣瘋狂的結果。
海南波羅蜜的年總産量已經不低了,一年大約有15萬噸波羅蜜上市。國産波羅蜜足夠滿足你的味蕾。
榴蓮蜜如果市場好的話,估計也能很快大量種起來。
至于榴蓮的話,那就隻能老老實實地慢慢等了。
最後,如何選擇這3個水果如果你在水果超市遇到這3個水果。
想吃榴蓮的話,不要買榴蓮蜜,雖然榴蓮蜜的價格要比大多數榴蓮便宜,但味道真不是地道的榴蓮味兒。
如果想吃波羅蜜的話,榴蓮蜜和波羅蜜之間就可以二選一了。
波羅蜜買一整個帶回家吃通常因為個頭太大不方便,而榴蓮蜜個頭小則正好可以買一整個帶回家吃,非常的方便。
個人感覺榴蓮蜜與波羅蜜也就個頭上的優勢比較明顯一些。
你們認為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
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