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個工作日的下午,貓醬自駕車外出辦事,一段僅17公裡長原本可以半小時内走完的路,我持續地走并未經曆大的塞車,竟走了近1個半小時才到達目的地。因為開的是小排量的手動檔車,後段左腳腳闆已出現酸痛感,不禁有點感慨,在中國當個司機真的不容易呀。
可是回過頭來想,沒有塞車,一路停停走走,一段這麼短的距離,我何以走了這麼久呢?平均時速竟還達不到15公裡!比走路快不了多少了。怎麼回事?我開始細細地回憶我一路上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出租車上落客随意停
從小區停車場出來之後我準備轉入一條雙向單車道的市政路行駛,正到路口處一輛出租車沖過來停在了路口堵住了我的去路。這個時候,我可以打一把方向盤繞開他,從對向的車道通過,但這樣做的風險是會和對向的來車撞個正着,隻會更添亂。我隻好停下來耐心地等待,從顧客掏錢到司機收錢、找錢,再打發票,這個過程足夠我聽完一首流行歌曲了。
50米一個紅燈
五車道主路上的各種切線
在經曆了快趕上了“魚躍龍門”節奏的激烈競争後,我順利轉上了主幹道,單向五車道,車流容量可夠大的,曾經有機構做過統計,平均每天有高達30萬輛車使用這條道路,其全長8.8公裡不設一個紅燈。正當我準備給一腳油提升車速的時候,左前方突然轉進來一輛車,轉進來後他并不提速。正當我奇怪他為何放棄旁邊那條大直路不走非要過來時,他又切換回原來的車道了……莫名的切線。不僅如此,在這條路上,我就是提不到限速的60公裡/時,前面總是有慢車,但明明這路是條大直路,而且沒有燈位呀,歸根到底就是所有的車都在不斷切換車道,相互打結,導緻整體車流速度下降。
道路中間慢行打電話
在我從右側第二條車道進入右側第一條車道,提前為轉向進入輔路做準備的時候,我前面的一個台中級轎車以慢于當時道路上平均時速在挪動,或者說他幾乎要停在路上了,且打算一直保持這個狀态,任由旁邊的車閃燈提醒和忽閃通過。當我無奈再一次從右側第一車道進入第二車道,從他的旁邊經過時,我才知道原來那位司機正在打電話。
車道變少時互相擁擠
從主幹道上要進入輔路去往另一個條的時候,隻有一個車道,按照正常情況下大家提前進入最右側車道,然後逐一排隊通過,車速并不會降低多少。但是在這裡,我與其他的4-5輛車被前面兩台互相擠位的車堵住了。正在最右側車道上虛線變成實線處,一輛轎車想要強行進入輔路(不排隊還是差點錯過不得而知),而正準備通過這一段輔路的SUV不願意讓他先過,大家開始卡住,而後面的我們不得不以不到5公裡的時速溜行。
公交車停站其他車就别想動了
轉向另一條單向雙車道的市政道路,在這裡沒有公交車專用道,也沒有單車道,我随時留意是否有公交車要停了,對向車道有沒有來車,以便我能夠在公交車司機不負責任地将車停在了右側車道中間上客時通過,不必白跟在後面等待。事實上是,我無可避免地要等,不僅我,跟在公交車後面的車輛都要等,因為這一次,公車司機更加霸道地将車停在了兩條車道的中間。
行人随時橫穿馬路
在這樣的小路,行人也是比較随意的,在什麼地方過馬路比較方便,什麼時候車流中間有一段空隙,都可以跳進機動車道,直接橫穿馬路。在我這裡我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千萬别碰上路人和自行車,哪怕停住等一會,也是必要的。剛剛從車頭經過的那位大媽為何還白了我一眼?哦~她覺得我的車停得距離她過馬路的地方太近了,意思是我吓到她了。我天!
回想完這一切,我也就不奇怪為什麼我走得這麼慢了,我甚至覺得,這一路開過來能夠順利到達真是個奇迹。我們的道路管理這樣,我們的司機都這麼開車,不慢才怪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