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周純粼
大衆集團CEO迪斯下台讓人唏噓,高級打工人即便心有猛虎、格局遠大,也終不敵家族長老院的一紙投票。
傑倫代言過的納智捷極度邊緣化,正在尋求新接盤俠。
本周的幾次車輛事故代表着,豪華品牌的産品也并不能完全信賴。
雷克薩斯LM車禍後車門無法打開緻乘客被困
事件概述:7月29日,網傳視頻顯示,一輛雷克薩斯LM在發生車禍撞擊後有人員被困,但車門打不開。多名路人通過撬棍、砸窗等方式最終将車内前排兩名乘員救出。随後車頭冒煙起火,整車燃燒,疑似車内後排仍有乘員被困車内。
據媒體報道,雷克薩斯顧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回複稱,目前,該公司相關部門正在調查中。如果車主對車輛的安全有擔憂,可以聯系經銷商進行檢查。
點評:先來看技術層面,根據雷克薩斯LM車型手冊第103頁,該車配備“碰撞檢測門鎖解除系統”,即車輛發生強烈撞擊後,所有車門解鎖。但,根據撞擊力度或事故的類型,該系統可能不工作。手冊話術頗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既視感,與其說是說明書,更像是“免責聲明”。恰巧,此次事故中的确遇到了碰撞後車門打不開的情況,而按照手冊話術,雷克薩斯似乎可以撇清責任。
從感性層面,事故發生後雷克薩斯工作人員的回複屬于純官方話術。雖事故原因尚未水落石出,但回複中完全未表現出對乘員的關心——哪怕是象征性的。相比于國内車主加價提車的偏愛,這樣的态度太過淡然。
寶馬i3首燃
事件概述:據媒體報道,7月26日,一輛華晨寶馬i3在客戶試車途中發生自燃現象,這也是今年6月交付以來,該車型出現的首例自燃事故。
此i3并非已經停産的寶馬電動小車i3,而是基于寶馬3系轎車而來的“3系純電動車“。i3搭配的是一台210KW的電機,CLTC的續航為526公裡。這款純電動的出現也彌補了寶馬對于國内豪華純電動中型運動轎車細分市場的空白。
點評:進入夏季以來,幾乎每天都有電動車自燃的新聞,但主要都集中在自主品牌和新勢力車型上。這或許會給人造成一種誤解,即“中國品牌電動車質量還是不過關“。直到寶馬i3首燃後,我們發現并非如此,隻是BBA們的電動車銷量差、基數小,所以新聞少。
關于這次起火事故,調查結果還未公布。但原因無外乎電池受外力撞擊、擠壓導緻過熱起火,或是電機起火。最近,寶馬沈陽裡達新能源車工廠開始運營,該工廠代表着其造電動車的最高水平,但作為首款下線新車,i3的起火為寶馬的電動化宏圖敲響警鐘。要知道,這款車在5、6月份分别交付了133輛和1613輛,如此基數下就發生起火事件,值得反思。
東風裕隆重整
事件概述:7月12日,東風裕隆管理人、浙江六和律師事務所發布《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招商公告》顯示,東風裕隆汽車根據重整程序相關規定進行公開招商。根據媒體的相關報道,東風裕隆将根據重整司法程序,重新招募車企作為投資人。如果招募工作順利,會在今年10月完成重整工作,如不順利将會延期至明年1月。
東風裕隆成立于2010年10月,注冊資本約為35.44億元,由東風汽車與裕隆汽車以50:50股比合資組建,生産納智捷品牌車型。2013年,東風汽車與裕隆汽車再度以50:50的股比合資組建東風裕隆銷售公司。
該車企曾憑借納智捷大7風光一時,但自2016年起逐漸淡出主流市場。當下的狀态屬于“死而不僵”。雖然沒有市場存在感,但是目前東風裕隆剩餘資産包括土地、廠房等不動産、乘用車傳統燃油和新能源生産資質、具備完善的整車驗證能力,建有試車跑道、法規動力實驗室等等,具備12萬輛年産能規模。
點評:發動機技術落後與品牌理念不符合國情早已為這個台灣品牌敗北買下伏筆。超高油耗的1.8L發動機飽受诟病,東風提出以PSA 1.6T發動機替換這台“油老虎”的方案遭拒絕。
另一方面,在飛速發展的中國内地市場,該品牌以“别着急,慢慢來”的品牌理念進行運營。在這個不進則退的市場裡,東風裕隆的慘敗“順理成章”。
完備的資質或許是這家邊緣企業唯一存在的價值,它的命運或許最終也和力帆、江淮們一樣,成為代工廠。
大衆集團CEO迪斯下課
事件概述:上周,大衆汽車集團宣布,迪斯将于8月底離職,原保時捷CEO奧博穆将作為其繼任者,自9月1日起擔任大衆汽車集團CEO。
赫伯特·迪斯 (Herbet Diess)
點評:近年來,外界對大衆All in電動化的轉變感知很強烈。大衆ID系列在中國銷量雖不及特斯拉,但也已比較可觀,“南北大衆”兩個渠道相加,月銷可過萬台。在歐洲大本營更是正面迎戰Model 3。而在這一切轉型的背後,迪斯是重要的推動者。
業界分析稱,迪斯的“下課”一方面是由于其雖然業務能力不錯,但“情商較低”,與人溝通時态度強硬,和背後的保時捷-皮耶希家族不合,導緻被“炒”。另一方面,他對大衆集團而言是個“外人”,而原保時捷CEO奧博穆是土生土長的狼堡人,他才是背後家族從零開始培養的“接班人”。
不過,業内鮮有同一人即擔任集團CEO,又擔任子公司CEO的先例,此舉恐将、甚至已經遭到資本市場的诟病,後者已經對保時捷IPO的估值預期進行了下調。奧博穆是否擁有兼任兩個CEO職位的能力,這是個很大的疑問。
作為在電動化領域起步較快的傳統汽車巨頭,大衆在迪斯離職後是否還能保持當前的速度前進?能否進一步拉開與其它傳統車企的差距,甚至趕超特斯拉?這些在迪斯時代似乎隻是“時間問題”,現在更像“是否問題”。
責任編輯:陳華
校對:張亮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