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7 16:28:41
  • 高考決定不了人生

高考已經結束了,很多考生及家長都在密切關注招生動向,而一年一度的高考狀元又成了人們熱議對象。

在人們的意識裡,隻要考上了好的大學,基本上就決定了這個人以後的命運是好是壞,再不濟也能混個白領階層,至少要比一般人強。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1

可是,有一位名叫姚遠的男孩,1990年參加高考,以高考狀元的身份考入北京理工大學。

大學期間的姚遠一直勤奮好學,一度被老師和同學十分看好。畢業之後的他被安徽省某市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第二一四研究所錄取從事研究工作,褪去學霸光環之後,所有求學時的榮譽感和成就感都消失殆盡,姚遠發現自己成了一個普通人,這中間的落差使得他難以安心享受工作帶給自己的樂趣。

在本職工作崗位碌碌無為9年之後,姚遠選擇了離職,逃離穩定的研究工作到大上海闖蕩。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2

然而,即便是名校畢業,工作崗位看中的依然是個人能力,一紙文憑不代表能創造價值,姚遠心中的詩被這個夾雜着競争的殘酷大城市無情打破,于是找不到方向又無法腳踏實地的他頻頻跳槽,陷入了窘迫的惡性循環。

到了2008年,37歲依然一事無成的姚遠被殘酷的現實所征服,失去了最初努力奮鬥的心,他選擇自我屏蔽和自我放逐,最後選擇不跟任何人聯系,遺忘讓他頻頻碰壁的職場生涯,成了一名流浪漢。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3

直到12年後,警方才在一處廢棄的拆遷樓中看到了一位蓬頭垢面、骨瘦如柴,正在撿垃圾的男子,比對身份之後發現,這名已經神志不清的男子,竟然是當年那個失蹤的北京理工大學學霸姚遠。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4

姚遠的故事不得不讓人唏噓,我重提他的故事,并不是強調“讀書無用論”,我想表達的是,一個人如果失去自我效能感,那麼隻是一名“做題的機器”,失去學霸的光環,生活的重壓之下才真正能體現出他能力的價值。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5

  • 自我效能感強的孩子,才會成為主宰生活的強者

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來一個心理學名詞,叫“自我效能感”。

所謂自我效能感,理論上來說是指個體對自己組織、執行某特定行為并達到預期結果的能力的主觀判斷。通俗來說就是一個人知道,我可以利用我的努力把事情做好,用咱們通常的大白話說就是:“我能行!”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6

自我效能感強的人,也就是平時我們生活中見到的自信心強的人,他們堅信堅持 努力=成就,所以想要做成一件事,就會堅持不懈地整合一切資源,努力地向着目标前行,所以他們總是能一個接一個地實現自己的願望,對這個世界展現出極大的自信與熱情。

相反,還有一些人面對所有事情都沒興趣,一旦遇到一點小小的挫折,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去解決問題,而是選擇以退縮的姿态面對整個世界,面對挫折和失敗沒有時間感和空間感,這樣的人就不具備自我效能感。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7

  • 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不具有自我效能感?

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都不具備自我效能感?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大概就是由個人對成敗的體驗來決定。

還拿上面說的姚遠來說,他從小就是“别人家孩子”,看書過目不忘,學習成績優異,父母對他的要求就是“隻要把書讀好,其他什麼都不用管”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8

上學的時候,父母大多對孩子的要求很低,目标就是好好學習,所以孩子隻需要做這一件事就行了,可是父母不知道的是,對一個孩子來說生命中不僅僅有學習和考試,生活中的任何嘗試,都是培養他頭腦、心智、身體等綜合能力的重要因素,當他完成任何一件他認為的重大事情之後,都會産生足夠的成就感,久而久之孩子的綜合能力就會得到提升,也就幫助他建立了強大的自我效能感。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9

而現實中的很多孩子,卻如姚遠一樣隻是一個“小鎮做題家”,多年隻專注學習,從而換取一紙好文憑,卻在這個過程中讓他變得缺乏與現實碰撞的勇氣和耐力,内心也變得孱弱。

當脫離了“學習”這個強項,走上社會之後如普通人一樣為生活而奔波時,外界的期許和壓力就變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自我效能感強的人學會了逆風飛翔,而自我效能感差的孩子,則徹底被現實壓垮,再也爬不起來。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10

  • 什麼樣的孩子最具有自我效能感?

身邊有個“懶媽媽”,她女兒一歲半才斷奶,之後就是奶奶偶爾會喂飯給她吃。她通常安頓好孩子的飯,告訴她吃飯了,然後就各吃各的,互不幹涉。

當然女兒沒少摔過盤子和碗,衣服也時常沾滿了飯粒。

普通人家常見的場景是,家裡的老人就開始一口一口喂給孩子吃,當孩子稍微大點的時候就會要求自己來。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11

這時候,我們會看到撫養者的不同做法,有些人會同意孩子自己吃,但孩子會把飯弄得到處都是,最後可能還吃不到嘴裡,然後他們就會得意的和孩子說:“你還是不行吧,還是我來喂你吧”。

有些撫養者會直接拒絕孩子的要求,原因是他們認為孩子會把衣服弄髒,或者認為孩子根本也吃不到嘴裡去等等。

當孩子要求我自己來的時候,他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一件事。他吃到通過自己努力送到嘴巴的食物,與他接受大人喂給自己的食物給自己形成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12

前者會讓他覺得,哇,我好厲害,我能行。下次他會發出更多的渴望,去自己努力完成自己的渴望。

這樣自我效能感就會一次次加強,孩子就會有越來越強的自信心。

相反,如果他接受大人喂的食物,它形成的感覺是,哇,你好厲害,你能行,我不行。或者在他發出自己來的請求被拒絕後,在孩子心裡更加會覺得我不行,我什麼也不能做,他會認同你對他的看法。被拒絕的次數多了,他可能就不會再有自己的渴望了,他會越來越不自信。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13

其實,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孩子吃到嘴裡的食物是一樣的,但整個過程給孩子形成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讓孩子自己動手,也許他會失敗,也許他會打翻飯碗或弄髒衣服,但又有什麼關系呢?這樣的試錯成本是很低的,在我們能接受的結果下讓孩子探索這個世界,總是利大于弊的。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14

  • 怎樣培養自我效能感?

說了這些,那麼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呢?

首先,孩子越小,越容易培養自我效能感。

雖然學習很重要,但如果一個孩子隻會學習,那麼最終勢必如前面說的姚遠一樣,高光時刻隻能停留在學校階段。想讓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就得從很小的時候培養孩子綜合的生活能力。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15

而且越小的孩子,他所面臨的人生使命就越小。圍繞着吃喝拉撒睡,形成的影響都是心理上的,成敗得失沒什麼現實意義。

孩子大一點了,他所面臨的問題,例如學習成績、人際關系等都是比較重要的事,做好的難度比較大,一旦失敗對孩子影響比較大。這樣會打擊他的自信,讓他轉向越來越自卑的心理。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16

其次,孩子的願望,讓他通過自己努力實現。

如果一個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願望,他的自我效能感才能增強,如果父母等養育者幫助孩子實現人生願望,那麼就會嚴重破壞他的自我效能感。

在這個過程中父等養育者一定要給孩子提供保持性環境,鼓勵孩子獨立,當孩子把事情做好時,認可他;當孩子遭遇挫折時,支持他。

但是不能走極端,孩子在遇到例如校園霸淩等他能力範圍外的事,此時就需要父母站出來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17

最後,如果孩子已經年齡比較大了,那應該選擇從小事開始。

并不是每個父母都能恰好把握孩子最佳培養自我效能感的時間,如果孩子年齡大了,如何才能引導孩子增強自我效能感呢?

其實這時候應該試着選擇難度小的事讓孩子去做,然後不斷升級事情難度,并且要讓孩子在頭腦層面知道,通過時間積累和空間轉化,隻要不斷投入,願望實現的可能性就更大。

最終不管是否得以實現願望,他的經驗和能力都會得到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錘煉。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18

總之,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内,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建立和這個世界的鍊接。在探索這個世界的過程中,錘煉他們的自我效能感。這樣在他們長大後要面對那些重大的有現實意義的人生難題時,會借助自我效能感的支撐,去化解各種挫折,實現自己的願望。

高考狀元出走17年未歸(曾經高考狀元最終淪為流浪漢)19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内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幹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