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價改革讓教育回歸校園?7月以來,各地高校招生錄取工作陸續啟動西南政法大學招生辦執行主任呂亮忙着審閱高校預錄取學生檔案,重慶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引起了她的關注,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教育評價改革讓教育回歸校園?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7月以來,各地高校招生錄取工作陸續啟動。西南政法大學招生辦執行主任呂亮忙着審閱高校預錄取學生檔案,重慶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引起了她的關注。
“重慶市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别開生面,圖文并茂,結合大量科學的數據,對學生的生涯規劃、特長愛好、社會實踐、身體素質等方面進行了‘數字畫像’,體現了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評價,也幫助高校全面了解學生發展狀況、未來潛力、專業意向等,為高校錄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呂亮說。
“改革教育評價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全面、個性化發展。”重慶市教育評估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劉雲生說,按照《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重慶市教育評估院結合學生核心素養,研發了具有第五代教育評價特征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帶來許多新的變化。
評價以全面發展為“尺”
在重慶巴蜀小學,學校在對學生100多項監測指标研讀過程中發現,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一項還有提升空間,于是學校開展持續五年的質量改進,以課程為抓手,開設295門主題實踐課程,聯動家校社,鼓勵學生走進社區,采訪戰鬥英雄、行業精英,慰問老人,在服務他人中學會擔當,産生良好的社會反響。
現代教育評價經曆4個代際,重慶市評估院正在探索完善的第五代教育評價,以育人為本、服務為導向、智能為特征,強調回歸育人本位,實現評價引領、服務、實施育人的目标。讓學生評價更加“立體而豐富”。單看學生發展質量标準體系,立足核心素養,量化了29種能力、33種品質、986個觀測點,涵蓋心理健康指數、創造力、人際交往能力、品德素養指數等。為創構這樣的體系,重慶市教育評估院與市内外119所試點校合作研究,集聚國内外300餘名核心專家,曆時12年才逐漸成形。
教育評價有力地促進了謝家灣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如“取消上下課鈴聲”“将廣播操改為自編操”等諸多改革,實現學生輕負高效,教師幸福從教。該校基于評價研究實行的系列改革成果,獲得教育系統唯一中國質量獎。
“每次得到學生綜合素質報告後,我們會組織老師會同專家共同研讀,開展專題研究,特别是關注報告數據背後原因,以解決學生、教師發展的深層次問題。”謝家灣學校校長劉希娅說。
為每個學生制定個性化成長策略
如何确保制定的質量标準科學準确,并能叠代升級?重慶市教育評估院經過大規模測評、動态追蹤、全國選點等方式,建立了每種能力素養工具不少于10萬樣本的學生發展常模庫。
此外,評估院還開發了進行深度測評的全息智能評價模型,通過引用移動終端、場景式測評等技術,與多系統數據縱橫向鍊接,形成涵蓋學生、教師、家長、學校的海量數據。
“科學的質量标準體系有了,經過檢驗的評價模型有了,加上海量數據做支撐,讓每個學生都會有個性化的成長策略。”劉雲生說。
國家監測結果表明,應用該評價育人體系後,重慶中小學的多項素養從全國中遊提升到第四至七位,體能達标率位列全國第四。重慶市監測發現,學生身體素質顯著增強,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顯著提升,主觀感受壓力較大的學生比例下降38%。
2021年8月,重慶市啟動了關于“雙減”“五項管理”的專項監測工作。重慶市教育評估院會同兄弟單位,面向全市41個區縣、2013所中小學校、104229名學生、285235名家長、教師及管理幹部開展監測。
“這樣大規模的評估監測結果出爐,按照傳統測評方法,預計要用一年多時間。”劉雲生說,采用第五代評價技術,依托連接41個區縣近百台服務器構建的分布雲計算中心,加上一系列AI優化的評價模型,可将評估監測結果周期縮短到1個月,且準确率大幅上升。
南岸區經過多年監測結果分析發現,不少學生在學業水平高位發展的同時,存在學習壓力較大,人際溝通能力有所欠缺的現象。因此,全區開展“四位一體”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聘請專兼職心理教師,打通家校社醫共育,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等舉措,師生心理健康狀态呈現良好水平。
智能化破解學校管理“痛點”
“以前對各集團分校的管理,單靠經驗判斷,現在各個集團分校的發展狀況、差異指數在報告中一目了然,管理層能很快找到存在問題,從而大大提高管理決策效率。”參加學校教育質量監測的大渡口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李竹說。
“監測顯示,實驗小學學生數學學科表達能力和遷移學習能力比較強,創新指數超過市内86%的學校。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足,僅比區内平均水平高2.9%。建議數學教研組開展研究,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互動性,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評價不是為排座次,而是對學校教育進行診斷、改進,達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推動學校教育高質量發展。”大渡口區教委主任伍平偉說,從細化教學策略,到評估特定主題的教育實踐工作,善用評估成果讓區内不少學校受益匪淺。
大渡口區钰鑫小學從監測數據中發現學生勞動教育途徑單一、日常勞動實踐次數較少等具體問題,建構了勞動素養評價基本框架,細化學生勞動要求。育才小學發現小學生自理能力弱的問題,開展專項課題《利用信息平台促進小學生自理能力成長的行動研究》,進行攻關。經過及時整改,這些學校在第二次監測時均成效顯著。
璧山區教育系統家校共育滿意度近年來雖位于全市前列,但他們仍期望有進一步的提升。2021年,重慶市教育評估院及時為他們查痛點、找症結。針對數據反映的家長獲得家庭教育知識的途徑比較單一、家庭教育指導覆蓋面還不夠的狀況,璧山區積極打造領航學校、研發家長課程,開展系列親子志願活動等,提升了内涵質量。
(本報記者 李宏 張國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