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高中,學過曆史的都知道在漢代初期,所有的一切都處于百廢待興的狀态,人民需要休養生息,所以統治者主張的是黃老學說,極力的推崇無為之治,無為之治對中國曆史上的盛世“文景之治”的到來提供了極大的推動力。而到了漢武帝時期,這樣的統治思想就不行了,無法适應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所以才有了後來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可能有的人會覺得這種被社會淘汰的思想已經沒什麼可取之處了。真的是這樣嗎?
現在我們來看一看《道德經》裡是怎麼講述無為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我們隻來看後幾句的意思:所以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人生在世,誰不将有所作為?但是好多人片面的追求“有為”,卻不知道“有為”的對立面是“無為”。根據矛盾是對立統一的規律,片面的追求“有為”最後導緻的隻能是無所作為。
看到這可能好多人會問無所作為不就是無為的意思嗎?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
“無為”并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帶有任何主觀偏見,始終遵循客觀規律,利用規律,讓規律來發揮作用。
“無為”的目的在于大有作為、無所不為。
看到這你肯定就明白了為什麼那些極力追求“有為”的人為什麼到最後反而無所作為了。因為他們的帶着主觀偏見,帶着自身的情緒,認知局限和利益訴求等去做事,這些主觀意識會讓他們忘記客觀規律或者很難符合客觀規律。
雖然聖人是處無為之事,但是得到的卻是無所不為的成果。
所以,真正的無為并不是無所作為,而是無所不為。雖然隻有一字之差,但是卻有着天壤之别。
每天讀一讀《道德經》,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歡迎各位在下方留言評論,說一說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