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宮心計2第幾集開始好看

宮心計2第幾集開始好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0:23:09

你知道“銘感五内”、“牝雞司晨”是什麼意思嗎?不要傻眼,這隻是TVB古裝劇《宮心計2:深宮計》中大量出現的成語中的兩個。《宮心計2》剛一開播,就被網友私下更名為“成語大會古裝劇版”,劇中演員一出場都出口成章,成語、俗語、諺語、歇後語還有排比句,甚至講究單押雙押……一集的台詞中甚至能出現200多個。網友迅速成兩派,“挺成語派”認為,看劇學成語,一舉多得;“倒成語派”則表示,能不能說人話?演員隻顧着講文言文和成語,表情和動作僵硬,觀衆看得暈也“噎”得慌。

宮心計2第幾集開始好看(宮心計2一集近200個成語)1

一段台詞就有10多個成語

【還原劇中場景】

傀儡小皇帝退位時,小演員看着也就是個幾歲的孩子,一臉老成地随手拈來一段,起碼有10個成語——“如此絢麗冕冠,于我确實千斤重擔”,“榮華富貴一向非我所欲”,隻希望“食能下咽,夜可安眠”,擔心自己的未來,估計新皇帝對他将采取“抽薪止沸、斬草除根”的舉措,等等。看到這裡,觀衆大概吓得手上的雞腿都掉了。

點評:記者追了幾集後發現,除了一些生僻的成語之外,劇中不論男女老少,出口都是文言文,權力越高的角色,其成語使用得也越多。成語量之多,比如第一集台詞中這類詞彙還有“置若罔顧、耳提面命、慎始敬終、甯為玉碎不為瓦全……”

另外,記者也來科普一下——成語“銘感五内”,出自明·羅貫中《粉妝樓》,比喻内心非常感激。成語“牝雞司晨”,拼音pìn jī sī chén,指母雞報曉,舊時比喻婦女竊權亂政。

一言不合就“成語battle”

【還原劇中場景】

馬浚偉飾演的李隆基和米雪飾演的韋後開場有一段鬥智鬥勇,就跟在比兩個人的成語詞彙量一樣,很是精彩。比如李隆基一口氣說:“千古帝王,含冤而死,奸佞亂政,何以安息”,“為鬼為蜮,無影更無形;佛口蛇心,無恥更無情”,“作惡天不赦,惡行招惡禍”,“妄想牝雞司晨,當第二個則天聖後”,接着韋後回擊一段:“滃染帝靈,靈柩喋血,攝魂驚魄……”

點評:沒想到最近流行的“battle”(意為比賽)也能用到這部古裝劇中,那就是“成語battle”了。有網友說,如果李隆基是個rapper(意為說唱藝人),那絕對是個技術流,押韻技巧無處不在。因為再後來李隆基又跟姑姑鬥了一下成語,比如“以殺止殺,隻是揚湯止沸;以恩止殺,才是絕薪止火”。

宮心計2第幾集開始好看(宮心計2一集近200個成語)2

成語不夠四字短句來湊

【還原劇中場景】

李隆基夫妻間說點情話也喜歡“四字成句”,比如李隆基說:“我的起居飲食、衣物鞋履,都是你照料打理,而我對你受傷之事卻渾然不知,實在有愧”。妻子立馬一頓“之乎者也”來回敬。李隆基又說:“你為了我,擔驚受怕,披風抵雨”,妻子立馬表示:“我在拜堂之時就決定與你,共同進退,披荊斬棘”。

其他人也是這樣的對話路數,比如章尚宮對着婢女們的演講:“謹守本分,臻于至善,力求完美,人靠心好,樹靠根牢,我們一局四司,既然在宮中為官,受朝廷俸祿,就應同氣連枝,守望互助”,“心不妄念,口不妄言”……

點評:基本上,這部劇中的台詞,能用成語的,就使勁堆,實在沒有能用的成語,就說四字短句,有力又簡短,總之就是不說大白話。

挺成語派:

“超大份額”成語展示充實知識儲備

喜歡看港劇的觀衆都知道其素有“金句”傳統,在表現人與人正面交鋒方面,有大量一對一單挑情節,雙方你一言我一語,妙語連珠,吹胡子瞪眼之餘也不忘講求對仗、押韻,指桑罵槐、明諷暗喻、正話反說。可見這一點在《宮心計2》中也有沿襲,隻是這次加入了“超大份額”的成語、俗語與排比句。

不少網友感慨,演員背台詞的時候肯定費了不少腦細胞,深宮裡女人們的辯論賽也要看口才和詞彙量。不少生僻成語,倒是有益于自己的知識儲備,很多網友還給今年的考生們劃了成語複習重點。

“倒成語派”:

噎得慌,演員講台詞像在背書

記者看到,越來越多的觀衆表示想棄劇了,因為人物角色在說這些充斥着成語的台詞時,都像在背文言文,不少生僻成語不常用,講出來的感覺就很怪,仿佛演員們也在趕進度做成語接龍的任務,帶不出角色感情來。四字成句,感覺一頓一頓的,總覺得噎得慌,觀感真得很累。

【專家觀點】

古人的對話裡并沒有大量成語

過多堆砌隻會讓觀衆一知半解

記者采訪了南京大學文學院語言方面的博士,他告訴記者,古人的日常對話中并不成語堆砌,就是正常講話。他還反問記者,你看過《紅樓夢》和《儒林外史》嗎?這兩本書就代表了古人正常講話的樣子。他還告訴記者,其實就算漢代後的曆朝曆代,文人們寫文章時都有一個标準和模闆,就是秦漢古文,但裡面也不會有什麼成語。

因此他認為,《宮心計2》台詞中出現大量成語,應該是編劇的有意為之,也許是多檔文化綜藝節目的成功給了編劇一些新思路,編劇做出了現在這樣一種創新,但絕對不是傳統文化複古。

而南京師範大學新傳院鄒軍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古裝劇裡出現大量成語和半文半白的台詞,一定意義上有好的傳播效果,他就很喜歡《琅琊榜》和《軍師聯盟》,經過創作者的精心設計,裡面有不少半文半白的對話。在他看來,文言文是中文的濃縮表達,不僅有很美的意境,也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尤其在當下這個快銷環境下,需要有作品喚醒大衆對傳統文化的記憶。事實也說明,這類古裝劇很受觀衆喜歡,可見還是很有意義的。不過,他也表示,如果過多堆砌成語,且大量使用生僻成語,甚至需要觀衆去查資料搞明白某個成語或俗語的意思,就過猶不及了,畢竟這會影響到觀衆對劇情的理解。

揚子晚報記者 孔小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