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車友問了漫哥我幾個問題,我覺得比較有代表性,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直接講重點!
一、何為4S店庫存車與事故車?
啥叫4S店的庫存車呢?首先,我們得知道,庫車車從何而來,它有可能是過于個性冷門,有可能是配置過高或過低,甚至有些不可描述的暗病,無法很快賣出去,所以就變成了庫存車。
那存放了多久的時間就變成了庫存車呢?其實呢,這個并沒有明文規定說出廠多久就是庫存車。但一般來說,如果合資和自主品牌車型的話,出廠3個月還未賣出去就叫做庫存車。而一些進口車,從出廠到運輸、報關、入關,耗費時間最少也需要兩三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存放半年以上叫做庫存車。
至于4S店的事故車呢,就是新車在運輸的過程中,遭受了不可抗力因素或者人為因素,導緻新車受到損壞,比如钣金件凹陷、車漆刮花等情況,即便是不傷骨架和大修的情況下,也統稱4S店的事故車。這個跟我們去買二手車的時候,所說的"事故車"存在很大區别,畢竟一個是新車、一個二手車。
二、、庫存車/事故車如何辨别呢?
"沒有不好的車況,隻有不合适的價格",其實4S店的庫存車/事故車隻要價格合适,性價比還是挺高。話說回來,那庫存車/事故車如何辨别呢?
第1,檢查漆面。基本上4S店的庫存車都是"丢"在戶外的,車身沾滿了灰。建議讓4S店将車洗幹淨後再仔細進行漆面檢查,看看是否有劃痕和凹坑,因為庫存車在移動中,可能會有運損,你懂滴!
第2,檢查密封膠條、輪胎等橡膠材質。首先, 橡膠屬于易損易耗産品,如果風吹日曬,很容易發白老化,所以我們可以看看車門的一些密封膠條。
其次,檢查輪胎胎壓,觀察輪胎的生産日期,并看下輪胎是否老化龜裂。一般來說,輪胎上有4個數字代表了輪胎的生産日期,比如這條輪胎上"2817"這組數字代表的是2017年第28周生産。
除此之外,雨刮、發動機皮帶等橡膠件,也檢查下是否有老化現象。
3、檢查電池
如果車子在室外長時間停放,很有可能會打不着車,因為電池缺電。另外,建議還可以在不點火狀态下,打開遠光燈、收音機等較耗電的電器10分鐘左右,如果還能夠正常啟動車輛,則表示電瓶狀态正常。
4、檢查底盤
這個跟我們買二手車一樣,建議最好是擡起底盤看一看。看下排氣管和消聲器是否有存在嚴重的鏽迹。另外,看下下擺臂和油底殼等位置是否有過拖底剮蹭的情況。因為呀,有些車的底盤比較低,4S店人員在車輛移動當中,極有可能發生拖底等情況。
5、檢查車内是否有雜物
因為存放時間比較久了, 車内極有可能髒亂差,比如座椅塑料膜被撕,比如漏水導緻車内黴味過重,比如車内污物過多無法清洗幹淨。所以,這塊一定要檢查清楚,一旦車子開出去4S店,回頭找就不好說了,你懂滴!
6、親自試駕
車子一定要親自開,才能感受到位。比如發動機聲音是否正常、變速箱換擋是否順暢、底盤是否有異響、刹車是否正常等。這些問題統統要在車子開起來的時候,你才能自己感受出來。
7、檢查各種油液
這個也跟二手車一個道理,讓4S店人員協助下,有專業儀器,檢查下機油、刹車油等是否變質。如有變質,則需盡快更換,不然不僅會對車子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而且還對我們的人身存在安全隐患。
三、購買長庫齡車的注意事項
買了庫存車其實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在你知情的情況下,你可以花更實惠的價格買到心儀的車子。但是呢,買到庫存車後,一定要跟二手車一樣,來個較深度的"整備"。
第一,車上所有油液的更換,比如機油、刹車油等。第二,易損橡膠件等更換,比如雨刮、輪胎等。其餘的,就要識具體車況來做整備了。
四、發現購買的車型為庫存車或事故車,怎麼辦?
首先,最好的維權辦法,就是用法律來捍衛我們的合法權益。車主可以按照《消費者保護法》要求4S店進行退一賠三的賠償。在實際維權過程中,消費者作為弱勢群體,如果想打赢官司,還是需要自己準備充足的相關證據。
比如車輛曆史出險和維修記錄,也可以通過國家認可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具一份中立專業的檢測報告;在此期間,一定要注意保存購買記錄、圖片、錄音、購車發票等證據。
另外,還可以選擇具有公信力的媒體,對無良商家進行曝光,進行媒體監督。
好了, 這就是漫哥今天想跟大家說的一些内容了,希望各位車友都能買到一台自己滿意的車子。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掃地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