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小蠻腰”倒了?
在網上流傳着一張圖,從圖片中可以看出,形似“小蠻腰”的廣州塔似乎倒在路面上。不過在倒下的地方并未阻礙交通,車輛、行人能夠正常通行。
其實,橫在路面上的建築物并不是“小蠻腰”,而是湖北黃石市1月6日開始亮燈的廣州路跨線景觀橋,總長度100米,位于黃石廣州路和白馬路交叉口,正式的名字叫做“時空隧道”,總投資約2228.20萬元,工程費用約1874.96萬元。
整體采用了鋼網結構,符合黃石市 “十裡鋼城,百裡礦山”的形象。由于“時空隧道”形似廣州“小蠻腰”,因此當地人又将它稱之為“黃石小蠻腰”。
對于“時空隧道”撞臉“小蠻腰”,該項目負責人表示“時空隧道”和“小蠻腰”在設計、結構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區别,沒有存在抄襲和剽竊,但同時也表示:把廣州塔放倒,欠考慮。
廣州“小蠻腰”
盡管網友們錯将黃石的“時空隧道”,誤認為“小蠻腰”倒下,但其實了解“小蠻腰”的設計就會發現,為了避免倒塌,“小蠻腰”的設計團隊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廣州“小蠻腰”已經成為當地的标志性建築,自2009年竣工以來,廣州塔已經經曆多場台風,其中就包括2018年超強台風“山竹”,台風山竹導緻5省(區)的1200間房屋倒塌,近3000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52億元,但是廣州塔卻“巋然不動"。設計團隊更是放出豪言:再來兩個“山竹”,廣州塔依舊完好。
廣州地區地震少發,盡管如此,廣州塔抗震能力仍舊沒話說,能夠抵抗烈度為8的地震。
抗台風能力,以及抗地震能力如此優秀的背後,是設計師在設計廣州塔時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在設計廣州塔之前,設計團隊就發現“小蠻腰”的腰部非常容易失穩,在抗震試驗時腰部經常出現問題,而小蠻腰的腰部又非常細,這就導緻它的支撐鋼管無法加粗,而廣州塔的空間有限,對豎向重力載荷又非常敏感,要避免控制系統在主塔結構上附加重量。
更為重要的是,一些摩天大樓都需要留足空間用來防震,但是小蠻腰空間有限,留給減震的空間隻有不到9米,水平距離±1.2米,而台北101大樓的防震系統給了整整5層樓高。
在這種背景下,防震專家譚平帶領團隊做了非常多的方案,每一個方案都拿出來讨論,找出問題,改進,之後确定一個最可行的方案,那就是将廣州塔内的原有消防水箱質量變成防震系統的一部分,其中用混凝土增加消防水箱的重量,兩台水箱注水後總重量達到了1500噸,這樣既不增加額外重量,又能夠節省空間。
為了更加精準地控制塔身搖擺,在兩個水箱上部各自安裝了一台重達50噸的直線電機主動控制裝置,能夠根據塔身搖擺的精确數值,自動調整運動模式,進一步降低塔身的搖擺幅度。
現在在我們看來,廣州塔的防震設施似乎是“理應如此”,但實際上這套系統非常複雜,一丁點的改動都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大量的設計和計算,所幸最終的結果是好的,廣州塔成功經受住了特大台風的考驗。
除了抗台風、抗地震之外,小蠻腰抗雷電能力也非常強,它不止一次被人們觀測到被雷電擊中,但小蠻腰卻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這主要歸功于小蠻腰塔頂的尖狀物體,就是它主動吸引雷電,将其引入到閃電通道洩放,使其不會對建築物本身造成威脅。
由此也可以看到,“小蠻腰”除非人工拆除,自然因素下倒塌還是非常困難的。
總結
事實上,黃石的“時空隧道”雖然形狀上與“小蠻腰”非常相似,但是結構确實存在着很大的區别,“時空隧道”是橫向結構,結構更加穩定,設計時不用考慮過多的抗震,而且這裡台風少,幾乎也不用考慮防台風措施,所以這兩者确實在結構上有所不同。
#黃石一天橋設計酷似廣州塔引争議##廣州塔##黃石耗資1600萬建天橋被指抄襲廣州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