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火這麼多年,沒見幾個人待見浣碧。很多網友在彈幕上留言罵浣碧:苦瓜臉,吃裡爬外,碧浪,“勾搭姐夫”專業戶。
一直以來,浣碧最招人讨厭的就是心氣太高,沒有自知之明,找不準自己的位置,早期還因為燒紙錢被曹貴人拿住了把柄,選擇了暗自和曹貴人勾結。
浣碧在甄嬛傳原著中,是甄遠道和一名擺夷族罪臣女子何綿綿生下來的私生女。甄遠道和何綿綿在小說中是真愛,何綿綿起先是沒有名字的,她的名字取自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甄老爹生了浣碧,又給不了她該有的名分,明明是甄嬛血濃于水的親姐妹,都是同一個爹生的,一個卻要做另一個的丫鬟。姐姐有的,她都沒有。還要給自己親姐姐為奴為婢,任之差遣。
劇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畫面:浣碧落坐時與甄嬛同高,流朱坐在榻上,比甄嬛矮了一截。
有人說浣碧作為一個下人,就該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該有那些多餘的心思,可浣碧一直知道自己的身世,又因為甄遠道的特殊照顧,雖然頂着丫鬟的名分,待遇卻處處高其他丫鬟們一頭,連吃穿用度都和旁人不同,這樣的養法,把浣碧養出個奴不奴主不主的結果,看似幫了浣碧一把,其實是對她造成了二次傷害。浣碧産生一些癡心妄想是人之常情吧?
人這一生有許多選擇,唯一不能選擇的便是出生,她要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說不定還好點,可她不是流朱那樣的真丫鬟,也不是玉娆那樣的真妹妹,出身自己也沒得選擇,能怎樣呢…
當初哪怕當個外室女養在外面也比帶回去當奴婢強。舊社會奴婢什麼地位啊,奴婢可以買賣可以随意轉送和玩弄打罵,外室女也是主子,比做自己親姐姐的奴婢強。
本來是小姐命運,但是一直都是丫鬟的身份活着,對浣碧而言她也是她爹的女兒,就是這種丫鬟不像丫鬟,小姐不像小姐的扭曲定位造就了她扭曲的性格。
她得到皇上一句贊賞後,以為自己也能入了皇上的眼,所以當她知道皇後是庶出的時候,就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了希望。蝼蟻尚且會争一争命,她為什麼不能想出人頭地,為亡母正名?
把誰放在她那個位置不一定會表現得更好吧?
不管是果郡王還是四郎,浣碧都有喜歡的權利吧,對皇上,隻是她覺得既然甄嬛這麼受寵,那她也可以憑借這張臉獲得榮寵,這樣她就可以出人頭地,擺脫奴籍,讓自己的母親進甄家祠堂,可以接受香火。
至于果郡王,很多人都忘了甄嬛沒出宮之前浣碧就在被果郡王誇獎時候喜歡上了果郡王。
她一定以為果郡王那麼溫柔的安慰她,一定是喜歡她的!
她錯了!果郡王也這麼安慰過養馬女葉瀾依、甄環以及其他女人們的。
很多人說她“姐姐喜歡的我都要”,明明甄嬛也知道浣碧喜歡果郡王的,咋不說甄嬛“妹妹喜歡的我也來看看”?
她比姐姐更先愛上了果郡王,卻在甄嬛與果郡王兩情相悅後主動退居一旁,真心祝福。她哪有一直喜歡姐姐喜歡的東西了?
讨厭浣碧的都是把自己帶入了甄嬛的角色,覺得一個奴才敢背叛自己,敢争取自己不要的男人,甄嬛說會給她找個如意郎君,可甄嬛給浣碧找如意郎君是果郡王的貼身小厮阿晉。
甄嬛之前給她的承諾就是讓父親認她作義女,給她小姐身份。阿晉是奴才,甄家小姐怎麼會嫁給奴才呢。貨不對闆,誰願意買賬。
有人說她屬于隻能共苦,不能同甘的類型。可甄嬛回宮那不是同甘啊,隻是隻甘了甄嬛。
甄嬛在淩雲峰的時候跟她算是同落難的姐妹,但是回宮後就是貴妃娘娘,而浣碧在哪都是下人,這哪裡是同甘。
當她在宮中陪着姐姐幾經起落、風霜與共時,甄媽卻暗地裡教導甄嬛隻有玉娆才是她的親妹妹。
甄嬛生病是浣碧去喊的果郡王,在淩雲峰貓半夜闖入的時候,浣碧第一反應是護着甄嬛,甄嬛怕貓。
明明她自己從小沒有媽媽關心,還想着去關心姐姐,聯系她的身世覺得她真偉大,凡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誰又有資格要求别人是無欲無求的聖人呢。
甄嬛第一次懷孕跪在翊坤宮時,是浣碧匆忙去找太後被拒後,跑去請來了果郡王。當時如果華妃趁甄嬛滑胎之時,隻手遮天,趕在大橘回銮之前了結了她也不是不可能。
陪甄嬛去甘露寺。這時候甄嬛是顯而易見的失勢,可以預見的未來就是老死在廟中。浣碧如果這時候不陪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她還是跟着去了,這是不帶任何功利性和目的的,僅僅隻是因為姐妹之情。可以說滿夠意思了。
其實甄嬛有幾次真的是該聽浣碧的,一次是華妃請甄嬛到翊坤宮共聽事宜,浣碧說:小主能不能不去呀?甄嬛去了,結果第一胎沒了。
一次是淳貴人要去放風筝,浣碧勸她們少出去,甄嬛要是聽了浣碧的勸告,淳兒就不會死。
安陵容嗓子壞了失寵那次,浣碧建議甄嬛直接了結了她,很可惜甄嬛心軟,不然眉莊也不會死了。
浣碧在小事上确實自私且蠢,但是以上的幾個事件是甄嬛人生中最危險的轉折點,多聽浣碧幾句這些角色怕是都能撐到大結局了,可見浣碧真的能夠在最關鍵的時刻給出助攻。可惜甄嬛不聽勸。
當尼姑時要不是浣碧哭着勸,甄嬛就喝下打胎藥打掉雙胞胎了,後面就沒鈕钴祿甄嬛什麼事兒了。每次甄嬛沒聽浣碧的勸就都出事了。
衆人隻記得葉瀾依救了兩個孩子,卻不記得當時甄嬛把堕胎藥都端到嘴邊了!沒浣碧這倆孩子早都被甄嬛打掉了。
她在雪地裡跑着去請溫太醫,摔跤的樣子又好笑又讓人心疼!
她有自私的一面,但為甄嬛,為果郡王,她也盡心了。
非得說信是浣碧給的,夏刈自己都說明白了偷的。而且人人都知道他是血滴子他還挂啥粘杆處的名啊。還有說浣碧為什麼不燒信的,果子狸就不能不寫嗎[撇嘴]。熹貴妃安熹貴妃安熹貴妃安熹貴妃安熹貴妃安熹貴妃安熹貴妃安熹貴妃安的。
尤其是家書那寫得真真是活膩了,大概内容是吾妻玉隐,此番來信不為别的,唯念甄嬛,替我照顧好她之類的,末尾還有一句熹貴妃安,明晃晃的私情啊。
皇上假意讓甄嬛和親,試探果郡王。浣碧勸王爺不要去追和親隊伍,原因是甄嬛和浣碧心裡都清楚這是皇帝想驗證果郡王和甄嬛是否有私情,從頭到尾隻有果郡王一個人是感情用事,還在那自我感動。
為了果郡王和王府考慮,浣碧隻能靠說出讓果郡王死心的話。不然的話,果郡王去救了,最糟糕的結果就是整個果郡王府,包括剛出生的小世子,還有甄嬛本人和甄府,都得死。
有人說小像事件是浣碧策劃的,可酒并不是浣碧“失手”灑在果郡王身上的,而是缺心眼的果郡王自己突然站起來,浣碧反應不及才被撞上的。
而且按照常人的思維衣服濕了自然要去偏殿換,小像要掉也該掉在無人的偏殿;
浣碧又怎麼會料到果果堂堂王爺,竟然當着嫂子們的面就開始解衣裳呢?
總結一下就是,導緻小像掉落這個“果”的直接“因”都是果郡王引起的,而不是浣碧,
因為這一切,通通都不是浣碧一個小宮女能預測和掌控的。
後面那個養馬女也說了:“王爺不是那麼不謹慎的人,在家宴為什麼掉出小像你我心知肚明”。
呵呵呵,王爺是不是那麼不謹慎的人嗎?王爺都快告訴全天下,他和甄嬛有私情了。
若真要給小像事件找個罪人,那也隻能是養馬女口中“謹慎”的果郡王。
他本該為這段婚外情暴露做好萬全的防範,卻大意帶着嫂子的照片到哥哥家赴宴;
他本該與自己并不愛的姑娘們保持距離,卻總是到處圈粉撩的個個姑娘非他不嫁;
他本該在浣碧冒着生命危險出來背鍋時見坡下驢,卻暫時圓謊都不肯,拆了好不容易圓回來的台,還當着哥哥的面表白嫂子。
浣碧隻是在救場的同時成全了自己的私心,而果果才真真是拿甄嬛性命開玩笑的。
浣碧這個角色真是讓人喜歡不起來。但是我看甄嬛傳第一次哭就是浣碧那一嗓子王爺别丢下我。和甄嬛為失去果郡王痛哭的戲份對比,浣碧喊出的那句“王爺,别丢下我”是真的打動了我。那種決絕,孤勇,那種深情其實我是真的感受到了感觸。
心愛的男人為了自己姐姐而死,哪怕知道到死王爺心裡都隻有她長姐,沒有她一絲一毫,卻還是無法割舍,随他而去。
當她紅着眼眶,留着眼淚撞向棺材的那一刻,一個浣碧就完整了吧。
講真,如果真是為了貪圖榮華富貴,王爺死了,她作為王爺遺孀,還有個兒子養着,皇上也不會虧待他們,小日子自由自在簡直美滋滋……做個快樂小寡婦多好啊。
果郡王死了我都沒哭,我覺得他真的很自私,死了活該,他私自帶兵出去明擺着不把王府上上下下的人命,自己的妻子兒女母親的性命放在眼裡!
可浣碧一頭撞向棺材,我的眼淚流出來了。
浣碧很多小心思其實符合現在大多數人的反應,她想出人頭地為亡母正名,她喜歡風流倜傥誇自己品味好的果郡王,她有時候挺虛榮,這都是很正常的人性。都是普通人有點私心一時糊塗也正常,大多數人不都是跌跌撞撞這麼成熟長大的。
說實話,我覺得浣碧的性格很真實,盡管不夠美好不夠灑脫,可現實生活中,誰身上沒有一些浣碧的影子呢?
一邊歌頌着甄嬛和果郡王那不受當時封建環境拘束的叔嫂真愛,又一邊嘲諷着浣碧認不清身份居然想擺脫丫鬟身份做主子,這樣不好,不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