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3 20:13:59

看點 北大教授姚洋的前段時間說,“孩子智商沒超過110就别考清華北大。即使考上,智商不夠用也學不下來”,這戳痛了不少家長的心。智商能決定孩子的未來嗎?智商真就一成不變嗎?本文作者表示,即使是智商測試題,也可以通過練習得高分;智商測試不全是天然智力的測試,還包括後天習得的知識。而且,智商也不能完全反映所有的智力。智商有很大的後天培養空間,童年是大腦可塑性最強的時期,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其有莫大的助推作用。

文丨方也 編丨May

前不久,北大教授姚洋的一番話戳痛了不少父母的心,他建議家長給孩子測一下智商。

如果沒超過110就别考清華北大,即使考上了,智商不夠用也學不下來。

姚洋教授本意是想給“雞娃”降溫,他想告訴家長,智力才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關鍵,普通孩子的家長就不要折騰了。

但是,姚洋教授的“智商門檻論”似乎和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不太相符,那就是北大清華的學生主要來自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

北大教授張維迎曾經做過學生家庭背景調查,他教授的“經濟學原理”課共有168位本科學生,其中出生在城市的學生占90.48%;出生于農村的僅占9.52%。

父母學曆基本在本科以上,職業以教師 、公務員和企業高管為主。

為什麼家庭背景優越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好?

他們的智商更高嗎?

這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

姚洋教授對智商的闡述實在過于簡單粗暴了。

他對智商的認識是有很大偏差的,同時也過分誇大了智商的價值。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1

這不僅會引起社會對智商的諸多誤解,并且還因此可能導緻家長們的智商焦慮。

測個智商就能判斷北大清華人才嗎?

智商能決定孩子是否聰明嗎?

智商是終身不變的嗎?

我相信讨論清楚這三個關鍵問題後,我們可以理性地看待智商在學業中的作用,從而可以更好地為孩子未來規劃。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2

被智商測試“玩壞”的天才班

北美國家設有天才班(Gifted Program)。

通過智商測試挑選天賦好的孩子,配備優秀的老師,提供難度更高、更有挑戰性的課程,被稱為公立教育系統中的精英教育。

我第一次聽說加拿大的天才班,是在我女兒讀小學一年級。

放學後的學校操場上,總會有很多孩子在一起玩,而媽媽們則聚在一旁閑聊。

我常常看到一位華人媽媽被衆人簇擁,大家對她噓寒問暖,殷勤備至。

這位媽媽說話時,其他媽媽們都會虛心傾聽,頻頻點頭,就差拿個小本本記下來。

一位相熟的媽媽告訴我,這位被衆星捧月的媽媽很會教育孩子,她的女兒考上天才班了。

大家都想從她那裡打聽一些信息,比如從什麼時候開始準備,應該上哪些補習班,最重要的是智商測試的培訓班在哪裡。

智商測試竟然是可以通過“刷題”準備的?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3

我覺得不可思議,智商測試難道不是檢驗孩子的天然智力嗎?上補習班有用嗎?

不過,我很快發現,無論是加拿大還是美國,智商測試培訓是一門很賺錢的生意。

市面上不僅可以買到專門的參考書,還有價格不菲的輔導班。

既有小組輔導也有一對一輔導,培訓内容包括邏輯和記憶等方面的能力訓練,也有模拟試題訓練。

總之,就是可以幫助孩子們在智力測試題中拿到高分。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位于布魯克林的 FasTracKids,孩子們每周 14 節課,每節課 90 分鐘,包括兩次模拟考試,費用為 1,595 美元。

一對一課程費用更高,在輔導服務機構 Aristotle Circle ,每小時收費 100 至 400 美元,其中一些導師擁有兒童心理學博士學位。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4

智商測試的内容包括短期記憶、推理和語言能力三個方面。

目的在于測試一個人的認知和學習能力,從而可以識别有學術天賦的孩子。

各種實證研究也已經證明,智商高的孩子确實學習成績更好。

但是,隻要是考試,都是可以通過訓練來獲得高分,智商測試也不例外。

首先,智商測試不全部是天然智力的測試,還包括後天習得的知識。

康奈爾大學教授Stephen Ceci等人做過研究,智商分數與學校教育呈正相關,學習知識越多,智商分數越高,上學六年可以讓孩子的智商平均提高7.5分。

其次,智商測試的邏輯推理部分也是可以訓練的。

智商測試題和很多數學題或者思維訓練題很類似,而且智商測試的難度不會超過奧數,隻要熟悉和記住典型題型,取得好成績并不難。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5

在培訓機構的助力下,北美确實湧現出大量“高智商”孩子。

天才班選拔采用韋氏兒童智力測驗(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 ),達到130 分相當于98%才能入選,也就是說隻有前2% 的兒童符合标準。

但是,美國蒙哥馬利縣公立學校 30% 以上的學生具備進入天才班資格。

不僅如此,人們還發現,入選的孩子大部分來自富裕家庭,因為這些家庭有錢支付培訓班的費用,其中亞裔和白人孩子占據了天才班的75%。

如此一來,天才班不僅沒有選拔出天才學生,而且還加劇了教育的不公平。

面對被智商測試“玩壞”了的天才班,北美部分地區的教育局開始采取措施,去年紐約市已經宣布終止天才班項目,美國蒙哥馬利縣已經不再進行智商測試,而是由老師根據學生課堂表現來推薦。

多倫多教育局也有這個打算,因遭到衆多亞裔家長的抗議而暫時中止。

專家們批評家長過于癡迷智商分數,給孩子進行智商測試培訓更是自欺欺人,雖然可以提高智商分數,實際智力的提高卻微乎其微,因為培訓效果通常隻能維持幾個月。

家長們卻不以為然,因為獲得最好的教育資源才是重點。

國内很多孩子從小上大量的補習班,學得早、學得深、學得多,如果再加上智商測試題的刻意訓練,即使是智商普通的孩子,測試結果也可能是個神童。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6

事實上,我們應該可以發現,現在國内孩子的智商分數已經越來越高。

智商超過110以上的人其實有很多,智商超過130甚至140也不少。

這并不是大家智力提高了,而是長期以來的學業訓練包含了很多智商測試的題目。

智商分數未必能反映真正的智力,也就起到一個參考作用。

智商分數高并不意味着孩子天賦異禀,智商分數低也不意味着孩子智力就不行。

我們不能過于迷信智商測試,更不能用智商測試來判斷孩子将來是否考清華北大。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7

智商的價值有多大?

一個人的智力由多個因素構成,智商隻是其中的一種學術智力,智商不能反映一個人的所有的智力。

著名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早就提出過多元智能理論,包括語言、邏輯數學、音樂、身體動覺、空間的、以及内省和人際交往能力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8

另外一位著名心理學家Robert Sternberg 認為智力包括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性能力。

心理學家認為,智商作為一種認知和學習能力,是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智商決定了學業的40%-50%,也就是說努力和智商的作用差不多。

姚洋教授則是認為學習就是拼智商,并以北大四大瘋人院為首的北大數院為例奉勸家長:“智商至少要140才能讀。如果你花半小時解出來的題,人家5分鐘就解決了,你說打擊不打擊孩子的自信?”

在這個學業内卷的年代,家長們對拼智商多少也有直觀和具體的感受,高智商的孩子确實占據學習優勢。

我相信姚洋教授說的是事實,但是,他舉的例子不足以概括全貌,不是北大所有的學院都要拼智商。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一下會發現,學習并不總是要拼智商,也不是所有的學科領域都要拼智商。

拼智商一般發生在數理化領域,而且是在數理化課程難度很大的情況下。

朋友的女兒就讀著名的人大附中,原本準備本科出國留學。

後來突然改主意,高中第二年把孩子送到英國留學。

朋友告訴我,學業壓力實在太大了,孩子每天做作業到深夜一點以後,連睡覺的時間都不夠。

孩子已經非常努力了,周末和節假日都在學習,可成績還是中等偏下,主要原因是孩子偏文科,數理化學得非常痛苦。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9

朋友感慨現在的學習就是拼智商,原來覺得女兒很聰明,現在才知道真正聰明的牛娃是啥樣。

人家做功課根本不需要那麼多時間,還有大量的時間做各種課外活動,同時還能輕輕松松當學霸。

朋友的女兒從小要強,學習成績優秀,淪為中等生後,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受打擊,覺得自己很笨。

朋友還因此給女兒專門做了智商測試,測試結果是普通智商,朋友斷定女兒即使24小時不吃飯不睡覺光學習,也拼不過那些牛娃,遂決定提前出國留學了。

前段時間聯系朋友,問及孩子在英國這兩年的情況,朋友顯得很興奮。

他的女兒就讀英國著名私校,學習成績非常優秀。

在國内被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數學,在那裡輕松秒殺所有同學。

學習輕松了很多,孩子就有時間從事文學創作,已經有詩歌發表了,小說也即将出版。

在學校老師和同學眼裡,孩子既聰明又優秀,現在是自信滿滿,未來準備申請劍橋大學。

出國留學不僅拯救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讓孩子的優勢得以發展。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10

為什麼一個在國内智商被碾壓的孩子,出國後成為了一個聰明優秀的孩子?

是因為學習不一定要拼智商,而且智商也不能完全反映所有的智力。

智商主要體現為邏輯思維能力,而且側重自然科學,拼智商其實就是拼數理化。

國内數理化難度比較大,尤其是人大附中這種超級牛校,文科生會有拼智商的痛苦。

國外數理化比較容易,以加拿大為例,高中數學難度遠遠低于國内,物理化學隻相當于國内的初中水平,根本用不着拼智商,文科生隻要夠努力,一樣可以取得好成績。

一個很大的可能性是,理科生的智商分數會高于文科生,但是,這并不意味着文科生不聰明。

智商隻是一種偏重理科的學術智力,并不包括文學、藝術、音樂天賦。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11

我們能說那些不擅長數學的曆史學家、律師、法官、作家和藝術家不聰明嗎?

易中天教授數學隻能考15分,估計智商分數也高不到哪兒去,但是,人們不會覺得他不聰明吧。

數理化不及格而屢次高考落榜的李安導演,是華人電影界的傳奇人物,誰敢說他不聰明?

智商的價值真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大,智商普通的孩子并不意味着不聰明,即使是高智商孩子也不意味着就是天才

我們時常會在媒體上看到智商完爆愛恩斯坦、比爾蓋茨、霍金的神童,諸如英國一名叫維多利亞・考伊的11歲女孩,擁有162的過人智商,一名叫卡昂的11歲小男孩在門薩智商測試中也拿到了162分等等。

這些小孩真的就能超越頂級大師嗎?

事實是,他們根本無法與這些大師相提并論,因為智商并不反映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12

心理學家指出,創造性天才是“能夠提出新穎、令人驚訝和有價值的想法”的人。

他們當然需要智商,但不需要很高。

晶體管的發明者、諾貝爾獎獲得者William Shockley 的智商為 125,偉大的物理學家Richard Feynman智商是 125分。

谷歌最引以自豪的是生産和創意部門的A團隊,裡面彙聚了世界一流的科學家,源源不斷地産生最前沿的創意。

然而,2018年谷歌内部數據分析顯示,公司最重要和最有成效的新想法卻來自B團隊,這意味智商不是最高的員工也許有更強的創造力。

姚洋教授神話了智商的價值,事實上,智商分值不能作為門檻來判斷是否是考北大清華的料,北大文科生的智商值可能就不需要非常高。

我們也不能以智商高低來判斷孩子是否聰明,這會讓很多孩子的天賦和才華無法獲得認可。

正如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所說,我們不應該以智商測試對孩子進行排名,而應該幫助孩子識别他們的天賦,幫助他進入一個最适合他的才能的領域,在那裡他們會感到滿意和有能力。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13

智商是後天可以提高的嗎?

在姚洋教授看來,智商是固定不變的,智商一測可定終身。

事實上,小時候智商平平,長大後成為高智商的孩子,從而考取北大清華,這是可能的。

因為智商有很大的後天培養空間。

根據新西蘭奧塔哥大學教授James R. Flynn的研究,自 1930 年代以來,美國人平均智商分值每過十年就上升3點。

這顯然不是因為美國人的智力基因改變了,而是後天環境改善了智商。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14

為了應對全球智商提高,世界上兩大主要智商測試系統(Wechsler 和 Stanford-Binet)每隔十年或兩年,會修改一些問題,提高智商測試的難度。

我曾經也覺得智商是固定不變的。

女兒小學二年級時,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做過智商測試,測試結果顯示,我女兒的記憶力和專注力不是太好,測試專家給出一些建議,諸如如何訓練孩子記憶等。

我當時半信半疑,覺得既然智商是天然的智力,難道後天還有補救的可能嗎?

可是,現在我真有些後悔當初沒有完全采納專家的意見。

科學研究證實,一個人的智力的50%-70%來自遺傳,剩下的30%-50%受家庭教育環境的影響。

而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是衡量家庭環境的兩大核心指标。

也就是說,父母創造的家庭環境和遺傳的DNA共同影響着一個孩子的智商。

不僅如此,通過對人類的基因、家庭環境和智商之間的大量研究,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已經證實,對孩子智商的影響上,家庭教育環境比遺傳DNA更加重要。

這是一個令人紮心的真相:父母社會經濟條件優越的孩子智商更高,學習成績更好。

英國約克教育學院教授Sophie von Stumm等人,對遺傳基因、父母社會經濟條件和孩子學習成績進行過研究,他們的結論是“家境”的作用高過“先天智商”。

他們發現,在家庭條件好的孩子中,77%的先天智商很高的孩子上了大學,62%的先天智商不高的孩子進入了大學;但是,在貧困家庭中,隻有47%的先天智商很高的孩子能夠進入大學。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 Eric Turkheimer的研究進一步指出,先天遺傳的智商能不能發育得很好,也取決于家庭社會經濟條件。

就像兩顆同樣的玉米種子分别種在不同的土壤裡,玉米長出的高度就會有很大的差别一樣。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15

平均而言,家庭越富裕,孩子的遺傳智商就越有可能“發揮到極緻”,而家庭越貧困,孩子的遺傳智商發育就越受到抑制。

不僅先天智商發育受到家庭環境影響,父母智商中未被遺傳部分也會在家庭環境中被後天遺傳,被稱為基因培育,其效果是直接遺傳的一半。

也就是說高智商父母的孩子仍然是高智商。

就像倫敦大學Jean-Baptiste Pingault 博士所說的,父母各自将自己一半的基因傳給孩子,而另一半的基因雖然沒有傳下去。但是,最終會在父母提供的環境中影響孩子。

例如,具有較高學習遺傳傾向的父母可能對閱讀等活動更感興趣,而這些潛移默化地培育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智商均值回歸的說法,曾經在媒體上熱了一陣子,人們由此得出結論:高智商“學霸”父母往往會養出“學渣”孩子。其實,這個概率真的很低。

均值回歸使得孩子智商不如父母高,但是,仍然會高于平均水平,同時,沒有直接遺傳的高智商還會通過基因培育傳給孩子。所以,學霸父母的孩子學習大概率不會差。

家境決定了智商和學習成績,這也解釋了為何北大清華的學生大都出身優越。

其實,北美國家也一樣,常春藤大學的學生大多數來自富裕家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隻是點綴而已。

姚洋教授的名聲有多大(與北大姚洋教授商榷)16

雖說這個現實有點殘忍,但是,同時也要給了我們普通家庭一個重要啟示,那就是基因不是命運,智商的後天培養大有可為。

按照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的研究,童年是培養智商的最為關鍵的時期,為孩子提供一個豐富和快樂的童年很重要。

童年是大腦可塑性最強的時期,兒童更具備好奇心,更善于學習。

如果讓孩子生活在一個豐富、支持、多樣化的世界中,可以讓他們更長時間地保持開放的心态和靈活的大腦,讓智商獲得充分發展的空間。

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 Richard E. Nisbett 指出,父母給孩子讀書、陪他們一起猜謎做遊戲,帶他們去博物館,用具有挑戰性的詞彙跟孩子們進行生動的對話,這些都是培育智商的好方法。

根據 2013 年的一項研究分析,此類活動可以讓智商增加 6 分。

神經科學家Mackey博士指出,童年應當是快樂的,貧窮、壓力和不好的經曆會讓兒童早熟,同時也會影響他們智商的發育。

中産家庭希望孩子盡早學習和加入競争,其實反而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潛力,因為他們錯過了智商發育的最好時期。

此外,我們還可以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智商訓練。

專家們普遍認為孩子6歲以後可以測智商,雖然智商分數不一定準确反映孩子的智力,但是,可以讓父母大概了解孩子在學習能力方面的強項和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

有些方法已經被證實有效,例如工作記憶訓練,玩迷宮、魔方和電腦遊戲,學習計算編程,這些都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