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共享單車攻占成都街頭後
共享汽車也來了
但是,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已經不新奇了
因為,共享電馬兒也來了!
昨天(3月28日),一批挂着川A綠色電動車牌照黃色電馬兒出現在成都街頭。
細心的交妹發現,這個不是1月份曾經在成都街頭出現過一盤又迅速消失了電馬兒嗎?
原來,上盤投放的電馬兒是綿陽牌照的,而且不符合成都交警對電馬兒的管理規定,因此前期投入的電馬兒都被撤回去了。現在這批新電馬兒,挂上了有川A綠色電動車牌照,重新出現在了成都街頭。
同共享單車類似,共享電馬兒采用APP查看位置、手機支付、限速25公裡、能跑50公裡,實名制注冊。
掃個碼就能騎走“上天入地”都不受路況限制的電馬兒,還不用燒骨油和汽油。這麼好的事情,簡直是甩腿一族的福音啊!
目前已經投放200輛
28日中午,記者先下載了共享電馬兒APP,在聯系到運營公司後,記者了解到,原來共享電馬兒進入成都市場還不到一周,目前已經投放了200輛,分布在嶽府街、跳傘塔兩個門店點位。
實名制注冊 最多跑50公裡 預計4元/小時
記者嘗試進行注冊,不僅要輸入用戶手機号,也要輸入真實姓名和身份證号,進行實名制驗證,綁定支付寶支付後,便完成了注冊。
據了解,這種共享電馬兒目前分為日租和月租兩種,日租價格為34元一天、月租平均下來每天價格是7元。下一步,該公司拟進行按小時租賃收費,預計是4元一小時。
共享電馬兒上安裝有定位裝置,後台也可以檢測電量,一旦電量低于30%,運營人員便會通知用戶,将車子拖回去充電。為了保護車輛和用戶人身安全,每一輛電馬兒,也購買了保額三千元的車輛險、保額一萬元的用戶人身保險。
記者試騎了一下共享電馬兒,發現最高時速能達到25公裡/小時,記者了解到,這種共享電馬兒,最遠能跑50公裡。
如同當初的共享單車一樣,出現伊始便吸引了市民們的目光。28日上午,在嶽府街門店前,多位路過市民詢問了租用價格。
需繳納押金 定位于3-10公裡出行距離
在實際使用中,記者發現,使用共享電馬兒需要繳納押金。和共享單車一樣,用戶使用共享電馬兒需要繳存一定押金,“如果用支付寶,隻需繳納399元押金。”
在28日的實際體驗中,記者發現APP上顯示的電馬兒點位和充電樁點位,實際上都還沒有布置好。
對此該公司負責人解釋說,目前剛剛進入成都市場,下一步,該公司将參照共享單車,将共享電馬兒投放到更多具體點位,布置充電樁點位,并且在APP上實時顯示。
共享單車定位是最後一公裡,共享汽車定位是長距離出行,“共享電馬兒定位,應當是3-10公裡的中短途出行。”
但是,聯想到“共享單車”的遭遇,心善的交妹還是不禁為這些電馬兒捏了一把汗。
比如,電瓶車渾身上下最值錢的“電瓶”和不怎麼值錢的坐墊
電線被剪斷的也有
愛它就鎖住它
以上都屬于不道德行為,交妹相信隻要大家愛我們生活的這個城市、愛電馬兒,這種缺德的問題遲早都能解決!
但是“共享電動車”自己的問題呢?
實名認證、支付押金、智能車鎖、GPS定位、分時租賃……盡管在模式上,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動車近乎雷同,但基于基因上的差别,實踐證明兩者的生存環境也存在天差地别。
基因上有啥差别?
電瓶車需要電啊!!!
“充電難”無疑是所有共享電動車項目都要頭疼的事情,目前有三個解決辦法。
01
采取激勵用戶的方式幫助解決充電問題,就是說用戶在騎行過程中,如果遇到了電量不足的單車,可以選擇将其帶回家充電,以此來獲取相應的積分。在下次騎行結束後,用來抵扣費用。(這個辦法可行的前提是,你能保證用戶的心靈都是純潔的、無私的、不嫌麻煩的)
02
建立了自己的維護團隊,采用掃街模式人工去給電量不足的電動車充電。(顯然,這種辦法隻适用于初期,後期規模一旦鋪開,高昂的維護成本,必定讓投放公司吃不消。若将成本轉嫁到用戶頭上,你猜後果是什麼?)
03
将電池設置成可移動的,當用戶發現沒電的時候,APP會引導用戶到最近的電池交換站進行電池更換。(這得修多少充電站啊!感覺房價又要上漲了)
目前,成都街頭的這種電馬兒遇到沒電了,隻能用戶自己帶回小區充電,或者交給公司充電。
那如果還沒騎攏家或者找到充電公司就沒電停在半路怎麼辦?
那麼,你看好“共享電動車”在成都的生存前景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