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熊孩子的下一句

熊孩子的下一句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3-29 19:13:30

熊孩子的下一句(熊孩子長大我才明白)1

1

那一年,那個星期天的早上,那一幕,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我就這麼在床頭站着,已經半個多小時了,女兒在床上躺着,一動不動地裝睡。四周寂靜無聲,仿佛空氣都凝結了,隻有牆上鐘表的秒針在嗒嗒地走着,在給這場母女之間的較量計時,以決勝負。

起因是,我想帶女兒去浴池洗澡,擔心去晚了人多排隊,就催促她快點起床。她說:“我不去。”我說:“趕緊的吧,洗完澡回來我還得洗衣服。”她卻閉上眼睛,再不言語。我一遍遍地催,她就是不說話也不動,像睡着了一樣。

我一下子就火了,但我沒吼,我知道吼也沒用。我想,我就在她的床前站着,站到她起來為止。我當時很自信的,覺得她不會讓我這麼一直站着。可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她眼皮都沒擡,甚至睫毛都沒動一下。我已經氣得喘粗氣了,她一定能感知我的情緒變化,但卻把我當空氣。我站着站着,腿軟了,心也開始隐隐作痛,我意識到,不管我站多久,她都不會屈服。

我的腦海裡一幕一幕地閃現很多場景,想我養育她的不易,想她生病時我的焦急心疼,想我為了她可以不惜生命……思緒翻滾中,我終于崩潰,鼻子一酸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我轉身離開了這場對峙。那一年,她十四歲。就是這一年,這一次事件,讓我有了對女兒的無力支配感。

2

女兒小時候很聰明,也很自立,我和她爸爸對她有很高的期望,特意讓她提前一年上了學。上初中時,為了激勵她學習,我想了很多辦法。我在儀表記錄的長條紙上,用彩筆寫上大字号的英語單詞,挂滿了她房間的牆,她擡眼就能看到;聽人說哪本書對她的學習有好處我就去買,買不到就去借,薄一點的,我甚至給她整本抄下來;我給她制訂學習計劃,抄數學題讓她答……

一到考試,我就替她緊張,特别是中考、高考前,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可她卻冷靜得像是旁觀者。直到她高考結束,我都嘗試為她領跑,但她卻按照自己的節奏,“任憑風流起,穩坐釣魚船。”

上了高中,不知怎麼就開始不穿棉褲了。我想可能是嫌棉褲厚,又準備了一條比一般薄棉褲還薄的,但還是被她扔在一邊。滴水成冰的天氣裡,她穿着薄薄的絨褲外加一條單褲,我擔心她凍出病來,就苦口婆心地跟她講腿受涼的危害,但是她一句輕飄飄的“我不冷”,就把我怼到一邊。

夏天熱,長頭發的女孩大都紮個高馬尾或是丸子頭,劉海也梳起來,看着很清爽。可她卻剪了厚厚的齊劉海,把腦門遮得嚴嚴實實,長發也在後背披散着。我說:“姑娘你那純毛的披肩在肩膀上不熱嗎?”她爸爸也說:“好姑娘求你了,把頭發梳起來吧,看你腦門都起痱子了。她雲淡風輕地吐出三個字:“我不熱。”那個發型一梳就是三年。

當時,我覺得孩子青春期的有逆反心理是正常的,隻是女兒的逆反期有點長,跨越了初中和高中階段。面對小刺猬一樣的女兒,我和她爸爸都很着急,在她高考前,竟不約而同地都給她寫了一封信。令我驚喜的是,那信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們和女兒之間的壁壘。女兒變得柔和了,學習成績也有了進步,我們的溝通一下子就順暢了。

3

後來,女兒上了大學。在一次假期回家,我問她:“之前我和你爸爸的信,誰的更能打動你?”她說:“我爸爸”。我頗感意外:“我是學漢語言文學的,寫得也算情真意切了,難道還不如你爸爸寫的?”她說:“我爸爸寫的,都是站在我的角度;而你寫的,就是站在你的角度。” 女兒說,他爸爸那封信,寫出了對她的理解,讓她感覺特别溫暖。

我一下子明白了,“我為了你怎樣怎樣”、“我希望你怎樣怎樣”,那些文字是我那封信的敗筆。

女兒對兩封信的評價,讓我意識到和女兒溝通上的問題。那幾年,我經常把單位沒完成的稿子拿到家裡來寫,陪女兒的時間本就不是很多,而陪她的時候,說的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我以為我沒什麼錯,辛辛苦苦上班掙錢養家,下班還得做家務、管孩子學習,已經很不錯了,其實我忽略了一點——和女兒的感情交流。我所做的、所說的,女兒感受到的是壓力;而她需要的理解和溫暖,因為我沒有表達,所以她沒有感受到。

随着時間的推移和我的改變,我感覺那個逆反的女孩兒,漸漸地理解了我,讓我感受到了小棉襖的溫度。

女兒在大四那年,有機會作為交換生去韓國全南大學讀書。學費全免,但住宿費和生活費要自己出,這對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壓力巨大。我說,機會難得,就是賣房子也要去。在韓國的她,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利用假期打工,解決了自己的生活費問題。

在交換期間,畢業證還沒到手,就自己在國内找到了工作。交換學習一結束,就從韓國直飛上海工作了。當時,她一個人拖着比自己還要重的箱子,下飛機、上地鐵,一路奔波。幾千裡之外,我隻能遠遠地看着,給她鼓勁加油,除此之外什麼也管不了,什麼都做不了。但是女兒很知足,她說感謝父母對她的支持。

也就是在這一年,我覺得女兒長大了,仿佛和我的身份進行了轉換。以前是我關心她叮囑她,現在變成了她關心我叮囑我。“沒事早點睡”“别總看手機,你可以看看書”“吃點好吃的”“現在疫情嚴重,可别亂走了”……她的關心,讓我感覺很溫暖。

4

我有時在想,當初我對女兒是不是太嚴厲了?不去洗澡能怎麼樣呢,有什麼大不了的呢?為什麼非要和女兒對峙,試圖把她治服?現在覺得當時的做法真的很可笑。如果時光能倒回,讓我和女兒回到當時的年紀,我一定會和女兒成為朋友,和她談心,和她一起玩,找一種她能接受的方式跟她溝通。好在,我醒悟的不是太晚。

11月份的一個星期天,上午九點多了,我給女兒發微信,她還沒起床。我剛想說:“都幾點了還不起來吃飯!”話到嘴邊,沒直接說出來,而是想了想她沒起床的可能原因,猛然想起上個星期她考教師資格證,又考事業編制,是太累了。于是我說,前幾天挺累的,好好歇歇吧。女兒說:“嗯,是挺累的……也該起了,洗個臉、吃個飯……”

以前想和女兒視頻,視頻申請時常被拒,理由有時是室友在睡覺,有時是沒洗臉,有時是沒洗頭,甚至有時是沒化妝。她通常會微信打出幾個字,告訴我晚點再視頻。我有些生氣,和自己女兒視頻還得預約!

但轉念一想,誰還沒有不願意說話的時候呢,哪怕是女兒也應該尊重,我也就釋然了。可能是我的理解和尊重,讓女兒不再抵觸和我交流,現在我不找她視頻,她倒經常找我視頻通話,一聊就沒完沒了。

女兒現在在南方工作,離東北我們的家相距遙遠,但網絡讓我們能隔空交流,能彼此關注對方情緒和冷暖,讓我們的心緊緊相連。希望我們的家,像她爸爸起的家庭微信群的名字—— “愛的港灣”,不管女兒走多遠,累了、倦了都可以回來随意停靠。

女兒已是一個有着五年工作經曆的職場人了。她積極陽光,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她自強自立,遇事有主見,能安排得妥妥當當。隻要一想到她燦爛的笑臉,我就會很開心。我慶幸,是感情的交流,讓這個和我對峙把我氣哭的孩子,成為我的驕傲。

母親的威嚴,不是體現在強壓下孩子的屈服上,而是蘊含在孩子内心油然而生的敬意中;母愛的力量,不隻是源于愛,不隻是源于養育,更是源于母親的智慧——這是我的一個感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