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的下場是非常凄慘的,是被幾個兒子和易牙、豎刁、開方三個小人餓死的。根據史書記載,齊桓公的核心重臣管仲在去世前曾經提醒過齊桓公:不要信任和重用易牙、豎刁、開方這三個小人。可惜的是,對管仲言聽計從的齊桓公偏偏沒有聽管仲的遺言。
根據史書記載,管仲當時在齊國的權勢和政治影響極大,甚至說管仲是齊國實際上的國君都是可以的。既然管仲的權勢已經大到與齊桓公并駕齊驅的程度并且早就知道易牙、豎刁、開方三個小人會危害齊國,那麼管仲為什麼不在去世前就除掉易牙、豎刁、開方三個小人呢?
熟悉曆史的朋友們都知道,管仲以前是齊桓公的政敵,還差點射死了齊桓公。雖然齊桓公因為鮑叔牙的勸谏而赦免了管仲,但他對管仲還是有懷疑的。于是在管仲出任齊國的上卿前,齊桓公與管仲進行了長談。齊桓公通過這次長談确定管仲是幫助自己成就霸業的最佳人選。
管仲則通過這次長談發現齊桓公有兩個特點:第一是敢于任賢,能夠給自己充分的空間來施展才幹;第二是喜歡享樂,好吃、好獵、好色。因此管仲确定了一條與齊桓公相處的原則:在不危害齊國社稷和霸業的前提之下,管仲不會幹涉齊桓公的私人愛好,甚至還會一起玩。
易牙、豎刁、開方這三個小人能長年待在齊桓公的身邊,關鍵原因就是這三個小人能夠滿足齊桓公的絕大部分私人愛好(包括好色)。另外,齊桓公出于與管仲的君臣默契,有意不讓易牙、豎刁、開方幹擾管仲的執政,導緻易牙、豎刁、開方的活動範圍基本上隻限于内宮。
因為易牙、豎刁、開方在管仲活着的時候隻是滿足齊桓公的私人愛好,所以他們對齊國的國政和霸業幾乎沒有什麼負面影響。按照自己與齊桓公相處的原則,管仲就容忍這三個小人留在齊桓公身邊,沒有在去世前下手除掉他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