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畢業生向二三線城市的中學擴散:名校畢業生當中學老師并非大材小用
中國新聞周刊報道,最近,浙江省溫州中學公布了今年招聘上崗的新任教師,11人中有7人畢業于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畢業生正在向二、三線城市的中學擴散,而且學曆都是碩士、博士。
對此,有網友認為這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如果你知道曾經有很多大師都當過中學老師,你可能就不會這樣想了。
文學家朱自清當過中學語文老師,畫家豐子恺當過中學美術老師,音樂家、戲劇家李叔同當過中音樂老師,書法家于右任當過中學書法老師,美學家朱光潛當過中學外語老師。順便提一句,他們幾個都在紹興的春晖中學教書,有人曾經這樣暢想:早上能夠跟朱自清一起欣賞散文的美好,上午就能跟着豐子恺體驗丹青之妙,下午能跟着李叔同共享音樂之魅。
除了上述幾位大師,“文壇一哥”魯迅先生曾在紹興中學堂當過中學老師,曆史學家範文瀾曾在南開中學當過國文老師,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曾在1922年入職南開中學任國文老師。對了,同一年,戲劇家曹禺入讀南開中學,與老舍有了交集。
文學家丁玲、胡也頻曾在山東省立濟南高級中學當老師,他們的學生季羨林從這裡考入北京大學,後來成了國學大師。值得注意的是,季羨林從北大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回自己的母校當了中學老師。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也曾經在中小學當了8年老師。
正是這些一個個大師在中學裡的教誨諄諄,傳承了文化的根脈,培育了優秀的學生,譜寫了教育的傳奇。這些大師用自己深厚的學問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了那些孩子一生一世。
這麼多大師都能在中學當老師,名校畢業生到中學任教有何不可?
實際上,名校畢業生、高學曆人才充實到基層教育,不僅是一個潮流,更是國家基層教育之幸。以初中教師學曆為例,在2018年,芬蘭具有碩士學曆教師所占比例已超過90%;歐盟國家的平均比例為54.9%。目前,芬蘭、法國、德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已将基礎教育階段教師資格證的學曆水平規定為碩士及以上。相比之下,我們的基層教育中,名校高學曆人才不是多了,而是少了,還需要更多更高學曆的名校畢業生充實進來。
教育是國之根本,基層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希望更多的名校高學曆畢業生投身基層教育,為國之根本打好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