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因為異物卡喉導緻窒息而喪命的孩子并不少見,有時候僅僅是一個無意識的舉動,孩子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脅。
最近,又有一個孩子吃零食導緻窒息,讓人悲痛不已。據了解,這位男寶僅有9個多月大,由于他一直不停哭鬧,家人為了安撫他的情緒,便随手喂了一塊小餅幹。
不成想,就是這麼一塊小小的餅幹,導緻孩子被卡喉,出現了窒息的情況。
被送到醫院時,寶寶已經面色青灰,呼吸心跳都全部停止了,最後經過搶救,寶寶恢複心跳。可2天後的淩晨,寶寶的病情變得十分糟糕,經過再三考慮,家人隻好忍痛停止治療。
孩子被異物卡喉的事件時有發生,部分孩子因為得不到正确的應急處理而喪命,讓家長痛心不已。當孩子異物卡喉,以下這個教科書式的急救方法能救孩子的命,每個家長都該學會。
孩子異物卡喉,家長都該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
2019年12月,長沙一名2歲女寶上早教課時吃饅頭被噎住,保姆急壞了,一邊抱着孩子哭喊一邊顫抖着手打電話。這時,一位護士上前撥開人群,将孩子抱過去,使用了"海姆立克法"施救,原本嘴唇發紫的寶寶臉色終于紅潤起來,意識也慢慢恢複。
當孩子被異物卡喉,家長一定不要慌亂,而是冷靜下來迅速對孩子施救。
這個急救方法的原理是,瞬間壓迫患者的胸腔,使肺部産生急促氣流,以此将異物沖出。
不過,對于不同的人群,海姆立克法在具體實施方面有着一些差别。
"海姆立克急救法"具體怎麼做?1、對于1歲以下的寶寶
如果是1歲以下的寶寶異物卡喉,大人可以跪坐在地,之後抱起寶寶,使寶寶面部朝下、身子靠在膝蓋上;緊接着一隻手支撐寶寶的頭頸部,另一隻手用力拍或按壓背部5次;随後将寶寶翻過來正面朝上,用食指、中指按壓寶寶胸骨下半段5次。
這個過程需要不斷重複,直到寶寶吐出異物為止。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寶寶倒吊拍打後背,這不但對解決異物卡喉沒有幫助,反而容易造成其他傷害。
2、對于1歲以上的寶寶
當1歲以上的寶寶或成年人異物卡喉時,施救方需站在患者背後,雙手從身後繞到前方,一隻手握拳,另一隻手包住拳頭,拳眼(虎口)對準上腹部(肚臍和胸骨之間的位置),迅速有力地向内上方沖壓,直到将異物排出。
3、對于意識昏迷的寶寶
如果寶寶意識不清,這時以上方法并不适用,而是應該使用心肺複蘇。
①小于1歲的寶寶
将寶寶平放在地上,一手放到寶寶後背,一手的食指、中指向下按壓胸部中央(兩乳頭連線水平位置)。
②1歲以上的寶寶
平放寶寶在結實的平面上,脫掉寶寶身上多餘的衣服,一隻手手掌根部放在胸骨下半部,之後垂直向下、用力、迅速按壓。
4、魚刺卡喉不建議使用這個方法
原因:魚刺卡喉雖然也屬于異物卡喉,但魚刺過于細小,海姆立克法産生的氣流未必能将其沖出,甚至有幾率導緻魚刺移位、刺破食道,帶來二次傷害。
建議:發現寶寶被魚刺卡喉,我們首先應該觀察魚刺位置。如果位置比較淺,則可以用鑷子夾出來;如果位置比較深,則需要盡快送醫。
1、這些食物謹慎食用
一些容易引起卡喉的食物,家長要謹慎給寶寶吃,因為寶寶食道窄小脆弱,一不小心就會引起卡喉的情況。
大塊堅硬食物,如餅幹、堅果、麻花等,需弄碎了再給寶寶吃。
果凍類膠狀食物,有張力容易變形,如果寶寶不小心吸入主氣道,也容易引發卡喉。
小巧帶核食物,如棗、荔枝等,寶寶如果沒注意,就會連核一起吞進去,導緻發生卡喉情況。
高粘度食物,如年糕、湯圓、麻薯等,很可能噎在喉頭和氣管中,引發危險。
多刺魚類,買魚時盡量挑選刺少而大的魚,這樣方便挑出魚刺給寶寶食用。如果是多刺魚類,家長一定要把刺挑幹淨,否則寶寶容易被魚刺梗到、劃傷口腔和食道。
2、細碎物品收納好
寶寶好奇心很重,并且喜歡把東西放在嘴巴裡咬,不小心就會吞下去。像圖釘、紐扣電池、筆帽等,都是寶寶們誤吞的常見物品。為了避免寶寶因為誤吞導緻異物卡喉,家長要收納好這些細碎的物品,放在他們夠不到的地方。
3、喂飯需要耐心
在給寶寶喂飯的時候,有些家長不夠耐心,尤其是如果寶寶磨蹭,家長就會着急喂完。可是不管再怎麼着急,也請家長等寶寶先咽下去再接着喂下一口。否則,家長着急地喂飯,可能讓孩子來不及吞咽,導緻被噎到,甚至造成窒息。
4、孩子情緒激動時請勿喂食
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家長别胡亂塞食物"堵住"他們的嘴巴,因為哭鬧中的孩子氣道會打開,進食容易堵塞氣管;同樣的,孩子大笑的時候吃東西,氣管容易被嗆到,家長要注意讓他們平複一下再進食,以免嗆到、噎到。
良好的飲食習慣很重要
好的飲食習慣能夠避免很多食物卡喉的情況。比如,孩子不會一邊快走一邊吃東西,降低了急促中進食導緻卡喉的風險。
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大口大口吃飯"是好事,其實,"細嚼慢咽"更值得提倡。細嚼慢咽可以讓孩子把食物嚼碎,大大減少異物卡喉的可能;細嚼慢咽後的食物也對腸胃更加友好,有助于孩子的發育和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寶寶有被異物卡喉過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