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女神雕刻藝術品欣賞

女神雕刻藝術品欣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18:47:29

女神雕刻藝術品欣賞(雕刻着廣州的多元多姿)1

掃碼聽許鴻飛談嶺南文化“走出去”

女神雕刻藝術品欣賞(雕刻着廣州的多元多姿)2

進行雕塑創作中的許鴻飛。

女神雕刻藝術品欣賞(雕刻着廣州的多元多姿)3

許鴻飛雕塑作品

女神雕刻藝術品欣賞(雕刻着廣州的多元多姿)4

許鴻飛雕塑作品

女神雕刻藝術品欣賞(雕刻着廣州的多元多姿)5

在悉尼的許鴻飛的雕塑作品。

抛開主流的審美标準,他把活靈活現的“肥女”形象做成了自己的标志;不同于雕塑創作常有的嚴肅與厚重感,他用生活化的語言诠釋藝術本真的快樂與美好;他邊走邊創作,辦展多年走遍五大洲30多座城市;他把雕塑作品帶進鄉村,讓村民了解藝術、親近藝術,他是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

作為廣州本土的藝術家,其雕塑藝術創作根植于廣州,成熟于廣州。他的作品以一種輕松、幽默的狀态存在,共通性強、互動性強、個性特征強,極大地展示了廣州文化藝術發展的包容性和進步性。許鴻飛也通過他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了不斷發展、進步和變化的中國。他的巡展已經成為廣州乃至全國當代藝術走出國門極具關注的活動。

如何用藝術作品記錄曆史、書寫時代,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和廣州形象,是許鴻飛一直關注的課題。“堅持獨特表達,持續輸出優秀嶺南文化人才及作品,對傳承和發揚嶺南文化大有裨益。”他說道。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巧蓉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其人

以“肥女”形象為載體

向世界展現嶺南文化

在廣州沙面公園有一件出自許鴻飛之手的“肥女遛狗”,姿态豐腴的“肥女”自得其樂地漫步于陽光下,故命名為《陽光下》。遊人出于對它的喜愛,雕塑部分地方已被人們摸得锃亮,頗有些時光的痕迹。

從上世紀80年代到廣州求學,許鴻飛如今已在廣州工作、生活40餘年。在這些時光中,他和他的“肥女”系列始終步履不停,不僅走進了羊城街頭,也走向了國際舞台。

這些年來,“肥女”系列作品在中國、法國、澳大利亞、意大利、英國、美國、德國、俄羅斯、日本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座城市舉辦了43場世界巡展,與标志性廣場和重要美術館相遇。這些擁有東方特色面容“肥女”們歡樂盈動,或沉醉于運動、音樂、舞蹈等活動中,或含情脈脈地在熱戀中,或慈愛滿懷地在育兒中……“她們”跨越了文化,受到不同國家人們的喜愛。每一次展覽都吸引大批市民、遊客在雕塑前合影留念。其中,不少雕塑作品被各國美術館、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就在今年春節,名為“你好虎年”的展覽同步在廣州和西班牙薩拉曼卡舉行,西班牙薩拉曼卡的市民對于這批來自中國的“肥女”并不陌生,對于來自中國的雕塑家許鴻飛也并不陌生,因為這已是許鴻飛第四年應邀在薩拉曼卡參展。

“藝術是世界共通的‘語言’,‘肥女’代表的是幽默和快樂。這些特征具有世界共通性,世界五大洲不同國度的人們不需要翻譯,隻要看到‘肥女’雕像,就能感覺到快樂。”許鴻飛說道。

他認為,“講好中國故事,藝術家不能缺席。”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許鴻飛提交了《講好中國故事,助力文明交流》提案,“要讓藝術創作成為傳遞中國新形象的強有力載體,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同時堅持自己獨特的藝術表達形式,不斷增強作品的表現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實承擔起新時代背景下文明交流互鑒的使命責任,讓對外交流更自然,更精彩地講好中國故事。” 他說道。

不僅如此,許鴻飛還通過“許鴻飛雕塑藝術百村展”走進鄉村,以藝術助力鄉村振興。自2020年5月始,許鴻飛在全國啟動雕塑百村展,至今已造訪了廣東廣州的塱頭古村、廣東清遠的連樟村、海南博鳌的南強村、廣東雲浮的水東村等17個村落。

這些雕塑作品放置在村落中、田野上,與村民們共同“生活”。當地村民紛紛跑出來圍觀、與雕塑合影,連90多歲的老人家忍不住與雕塑“互動”。鄉親們的笑臉,讓許鴻飛感到責任在肩:“希望以百村巡展為平台,探索藝術創作與鄉村振興融合的途徑,吸引更多力量到鄉村旅遊消費、投資創業。”

其言

嶺南文化“走出去”,文藝作品要有共通性和獨特性

廣州日報:在您帶着“肥女”去到世界不同地方展覽的經曆中,您認為藝術家的個人IP如何助力“讀懂廣州”?

許鴻飛:我在創作賦予了“肥女”特殊的意義,是将當下廣州的城市生活正在悄然發生的變化融合在“肥女”的主題表現中,這跨越曆史傳統、文化語言的鴻溝,通過雕塑的藝術語言向世界舞台傳遞廣州“健康、從容、樂觀、自信”的精神面貌,讓觀賞者直觀地感知廣州多元多姿、自信樂觀、友好熱情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風采。

我們說要講好中國故事,要做好對外傳播,很多外國人可能并不知道廣州在地圖上的位置,但因為看到了來自廣州的藝術作品,會産生想要更多地去了解這座城市的好奇。

廣州日報:對于嶺南文化“走出去”,有哪些建議?

許鴻飛:嶺南文化要“走出去”,首先作品要有世界共通性。世界文化在交流中融合,這個過程中交流在先,如果中國藝術家直接把本土的東西搬上世界舞台,外國人不理解,自然難接受,藝術作品需要達到沒有翻譯、沒有解釋的境界,才能直擊心靈。其次,藝術的個性不可或缺,讓世界愛上你的作品需要藝術的個性,想要抓住欣賞者的心,也需要獨特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嶺南文化要“走出去”,還要做到持續輸出,做到“走進去”“請出去”“請回去”。“走進去”就是走進對方的主流文化裡,對當地的主流媒體和觀衆産生影響力,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去展現自己的文藝創作。“請出去”的意思是對外傳播作品能在走進外國主流文化之後被當地認可,讓他們主動邀請我們出去。“請回去”則是将對外傳播作為持續的項目,不斷輸出不斷創新,讓國外主辦方不斷請我們的藝術家去當地展出。

嶺南文化要“走出去”,還要争取要進入海外受衆的生活區、核心區,多在國外的公共場地、戶外地标舉辦展示活動,拉近與海外受衆之間的距離,給予民間文化藝術交流更多的支持,通過現代傳播手段和科技助力,讓跨文化傳播抵達人心。

廣州日報:從世界巡展到“許鴻飛雕塑藝術百村展”,在新的時代語境下,您的“肥女”題材的創作有哪些新啟發?

許鴻飛:鄉村是我藝術生涯的出發點。世界巡展與“百村展”的聯系也并非偶然。去年11月,我的百村展走進了連南瑤寨。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就在連南寫生一個多月,創作了畢業作品《耍歌堂》。2009年,“肥女”走出美術館的第一站,就來到連南千年瑤寨展出。散布在田間地頭的“肥女”們,仿佛是從那裡生長出來一樣,很自然、很和諧,也激發起我世界巡展的信念。

我一直認為,藝術家隻有走進鄉村、走進人民群衆,才能觸摸到真實生活,也才能從中獲得新的創作靈感,創作出更多具有感染力與生命力的作品。群衆能從中享受藝術熏陶,同時感受到幸福和歡樂。

另外,展示鄉村題材的作品雖然來源于鄉村,但這份情感是世界的。鄉村的發展和鄉村本身所承載傳統文化,也可以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能引起共鳴,讓世界不同國家的人們感受到我們中國鄉村的幸福感,因為幸福山鄉就是絕佳的中國故事。

廣州日報:您緻力于用藝術助力鄉村振興,您認為藝術家可以怎樣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

許鴻飛:我認為文藝工作者應該更多地從藝術角度深入鄉村振興。因為村民更需要藝術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我們之前提供得太少。這些年在和村民打交道的過程中,我發現村民也需要藝術。不論男女老少,他們都很積極參與和藝術品的互動,你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到他們的快樂。在高高低低的山寨裡,在綠油油的稻田裡,在鄉間小路,藝術的加入會讓鄉村更顯詩意和浪漫。整個環境的變化,讓村民們對藝術有了親近感,孩子們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藝術的啟蒙。

鄉村需要真正的獨立藝術家,用自己的原創藝術打造IP。如何打造一村一品的藝術IP?這需要藝術家與村民生活一段時間,走進當地的生活場景,融合實際生活進行創作。

采訪手記

世界巡展添新作 助力講好廣州故事

在采訪過程中,許鴻飛一直向記者強調,藝術家是美的傳道者,也是時代文化精神的記錄者。

當藝術品被投放到陌生的文化語境下,必然會受到不同文化眼光的審視和挑剔。即便文化會有差異,情懷卻可以共通。當作品可以打動欣賞者,使之與作品中所講述的故事、情感産生情感契合,欣賞者與藝術作品之間的距離則會消弭。

所以,許鴻飛堅信,讓中國文化、嶺南文化走出國門的關鍵還是回歸到作品本身的叙事中。講故事的手法、故事的内容、表達的情感到位了,自然能跨越民族和文化,獲得更多的認同。這也需要藝術家創作出大量優秀的有原創力的藝術作品。

巧合的是,對許鴻飛而言,一次次的世界各地巡展成就他的一件件新作,讓他有了沉甸甸的收獲。他告訴記者,“肥女”系列去到國外的展覽基本上是巡展,不是巡回展,他要求自己盡量做到每一次展覽都有新作品出現。

肥女的形象也因此更加豐富和生動,反映抗疫題材的“打疫苗”“測核酸”的“肥女”,以冰雪運動為題材的運動型“肥女”等,都鮮活地出現在他作品中,從中可以窺見的是他對“肥女”的堅守、不停創作的快樂和向世界講述廣州故事的責任。

系列統籌/ 趙東方、餘靖、梁倩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