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俗稱荊楚大地,但是簡稱不用“荊”,也不用“楚”,而是選用了一個“鄂”字。這是為什麼呢?
(湖北省地圖)
湖北省因位于長江中遊,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省。但是,湖北素有“荊楚大地”的稱呼,則是曆史悠久。
根據資料記載,周初,文王姬昌的老師的曾孫熊繹被封為子爵,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也就是後來的楚國。從春秋開始,楚國迅速強盛起來,尤其到了楚莊王時,楚吞并了周邊衆多小國,成為一方大國。 楚地是一個曆史的地域概念,大體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為中心,向周邊擴展到一定的範圍。
通過楚國,我們很明白的了解了“荊楚”中的楚,那麼為啥要有一個“荊”呢?
(楚國地圖)
我們先說說,湖北省的簡稱,為啥沒有用“荊楚”中的任何一個字,主要是楚國的面積不斷發生變化。
楚莊王時,楚國西北到武關(今陝西商南),東南至昭關(今安徽含山),北至城父(今河南寶豐),南至湘、沅;戰國時,東北又擴大至山東南部,西南至廣西東北;楚懷王時,東南又擴展到江浙。而楚的都城,也并不固定,有郢(今湖北江陵)、丹陽(今安徽境内)、陳(今河南淮陽)、壽春(今安徽壽縣)等多個地方。
可以說,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上海、山西等好多地方,都可稱“楚”,因為存在這種曆史情況,中國各地地名中包含“楚”字的也特多,如緊鄰湖北的河南信陽就有“楚王城”,項羽的故裡宿遷自稱楚地,就是因為當年都是屬于楚國的地盤。
所以說,楚國不光光在湖北,所以湖北用“荊楚”中的任何一個字,都不太合适。
(鄂王城)
荊楚都不能用,那麼用啥字做簡稱呢?湖北人想到了一個典故。遠古時代,在黃河流域旁,有一個以捕食鳄魚為生的部落,叫做鄂國。到了周代,周成王把他的弟弟叔虞封于山西,建立晉國,與鄂國接壤。晉國發展起來後,就把鄂國吞并了,鄂國遺民就開始往南逃難,到了今天湖北鄂州市的梁子湖邊。鄂國人一路從山西逃到湖北,心想這下夠遠了吧,可以好好過日子了吧,就在鄂州建立了一座鄂王城,作為鄂國的國都,準備好好過日子。現在湖北鄂州的大冶仍然有鄂王城的遺址。
讓鄂國人沒想到的是,湖北這裡也有一個和晉國一樣強大的國家,名叫楚國。楚國的第六任君主熊渠看鄂國好欺負,也帶兵來打鄂國。鄂國一下就被滅了,這個曆史悠久、一路逃難的國家就這樣退出了曆史舞台。
(楚國)
楚國吞并鄂國後,把國都定在了鄂王城。從此開始,鄂王城就一直是楚國的國都,直到兩百年後,楚文王才把國都遷到郢,也就是現在的湖北荊州。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開始實行郡縣制,在鄂王城這裡也就是現在的湖北鄂州設立了鄂縣。“鄂”這個地名就開始一步步延續下來。隋朝時,鄂縣升級了,建立了鄂州,下轄江夏、武昌、永興、蒲圻四個縣。江夏縣,就是現在武漢三鎮之一的武昌。武昌縣,就是現在的鄂州,蒲圻縣就是現在的赤壁。唐宋都沿用了鄂州的建制。因為省會一直叫鄂,曆史上也一直叫鄂,所以湖北省經常被稱作“鄂省”,所以“鄂”就成了湖北省的簡稱。【參考資料:《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情概況》、《 楚人的早期曆史與文化》、《張正明----《楚文化史》》】(作者:每日漢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