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英語啟蒙學習技巧和方法

英語啟蒙學習技巧和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6 02:40:15

這是【軟實力英語】分享的第1081篇原創英語啟蒙文章。

寫在前面

有人把教育比喻成播種稻谷,要想獲得秋天的豐收,離不開辛勞的春耕、除草、施肥、打藥、澆水和收割等環節,任何一個環節的偷懶懈怠,都會導緻減産,甚至顆粒無收。

也有人把教育比作是栽樹,你必須要有至少10年的耐心栽培,才能收獲一棵參天大樹。

這些比喻都很生動形象,但是稻谷隻有一年的生命周期,栽樹也不過10之期。而對于一個家庭來說,育人可以得到一生的收獲。

中華民族向來重視家庭教育,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梁啟超一門九子皆才俊。如今,英語在世界上還占據着主導性的話語權,中國的發展壯大不僅需要周邊國家的支持,也需要歐美民衆的理解。

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們依然需要學好英語,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理解中國和平崛起的國策,而不是把中國的發展看作是威脅。

作為家庭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英語啟蒙需要從小抓起,重點放在聽說能力的突破上,這也符合兒童語言發展的規律。

英語啟蒙學習技巧和方法(英語啟蒙遇到瓶頸)1

01

啟蒙瓶頸

因為先進科技和豐富資源的加持,現在的英語啟蒙比以前輕松了許多。父母英語基礎不好的,可以借助點讀筆、AI智能學習機、各種英語啟蒙app等等,既能提高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又能提升孩子的英語水平。

然而,技術的加持不是萬能的,孩子的英語啟蒙到一定階段,依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苗爸根據這些年遇到的真實案例,将這些啟蒙瓶頸分為3種。

第一,聽而不說。

在英語啟蒙的過程中,大家遇到最多的一種情況,就是父母或者是(網絡)外教在與孩子用英語交流的時候,孩子要麼是可以聽懂,但是不回答。要麼是聽懂了,但是用中文回答。

這種情況要一分為二地看。首先,有可能是正常的語言沉默期。根據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克拉申 (Krashen) 的理論,兒童語言發展大緻會經曆四個階段:語言沉默期、 語言模仿期、語言爆發期和語言成熟期。

克拉申發現,兒童在習得母語時,總是經曆一個為期 大約一年的“聽”的過程沉默期(The silent period),然後才開口說出第一個詞。

在這一階段,父母不要心急,應該繼續繼續力量,加大聽力的輸入量,靜待花開。

其次,有可能是孩子英語啟蒙比較晚,受中文的強勢影響,對英文比較排斥。這就需要父母開動腦筋,增加親子互動,培養孩子學英語的興趣。

第二,隻蹦單詞。

英語啟蒙瓶頸期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孩子聽力輸入沒有問題,但是在口語輸出的時候,長時間隻會蹦單個的英語單詞,與我們小時候牙牙學語時,隻會說單個字,例如:爸,媽,奶,吃等。

如果學過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的話,可能偶爾會說一下表動作的TPR短句。這已經是難能可貴了,畢竟可以說兩三個單詞了。

然而,無論是單個詞,還是TPR動作短語,都不是連貫的四線表達。與聽力一樣,如果沒有針對性的訓練,很難有實質性的突破。

第三,力不從心。

不可否認,在家庭英語啟蒙方面,許多父母也是趕鴨子上架,摸着石子過河。随着孩子的英語水平不斷提升,父母卻沒有繼續充電,而是繼續吃老本。殊不知,現在的英語啟蒙資料,難度早已達到我們當年初中時的難度。

特别是“聾啞英語”的父母們,在訓練孩子英語聽說方面,越來越力不從心,甚至成為了孩子的笑柄。

我就曾經出現過這種情況,記得當初孩子因為大量地觀看英文動畫片,許多内容和表達方式,早已爛熟于心。她說的個别表達方式,我居然聽不懂,讓我這個大學英語專業出身的老爸倍感汗顔。

英語啟蒙學習技巧和方法(英語啟蒙遇到瓶頸)2

02

寶爸經驗

在苗爸的1000多篇英語啟蒙原創文章中,我曾經多次分享過我家的實踐經驗,今天主要是分享另外一位經驗豐富的寶爸的經驗,借它山之石,幫助正在啟蒙瓶頸期的寶貝們突破迷霧,找到方向。

為了方便閱讀,我将這位寶爸的經驗分成3點進行分享。

第一,句型積累。

孩子隻會蹦單詞或短語,就是句子跟不上,全是句型的問題,上了外教也改善不了。最少要積累200個句型,同時把語法融進句型,包括時間狀語、地點狀語和原因狀語等,加入到口語交流中,句子立刻就變長了。

如何積累英語句型呢?每天寫3個句子,自己上網找,強制要求自己主動學習。3個句子,就是3個句型,1個月就有90個句型,教給娃,與娃互動,就不得了了。

第二,場景訓練。

應對孩子英語啟蒙瓶頸期的第二個方法,就是場景化訓練。所謂的場景化訓練,就是培養孩子随時随地使用英語的習慣。

就以“苗爸英語啟蒙TPR閃卡”為例,任何一張閃卡,都代表着一個生活場景。例如:Brush your teeth. 刷牙。可以就這個話題進行延伸,先把它變成一個完整的句子。

Mom: After eating breakfast, you must brush your teeth. Do you know why? 吃過早飯之後,必須要刷牙。你知道為什麼嗎?

Child: My teeth will get rotten if I don't do it regularly.

如果我不定時刷牙的話,牙齒會腐爛的。

當然,因為孩子的認知有限,他不熟悉的場景,父母就自己說,他熟悉的感興趣的場景,就給他擴展。比如,我們看到有一個老爺爺帶着孩子在放風筝,于是我就問:

What can u see? What is she doing? Who is she flying kites with?Is she happy?

通過不同的角度提問題,引導孩子開口說英語。不管孩子說得對還是錯,先培養孩子開口說英語的習慣,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三,主題活動。

每天用英語和孩子做一些主題活動,是突破英語聽說瓶頸的一種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我家孩子每天最開心的時候,就是和我玩遊戲,做手工。

我們一起玩過的主題活動有:

你畫我猜(pictionary),英語謎語競猜(English riddles),英文遊戲---西蒙說(Simon says),英文手工制作(English crafts)等。

其中,你畫我猜是一家三口全家總動員。孩子他媽拿一種畫有生活物品的,或是TPR動作的A4紙,舉過孩子的頭頂,我根據畫的内容邊說邊做動作,孩子根據我說的英語和動作,猜單詞,或動作短句。

準備5到10張A4紙,一輪完成之後,再互換角色。可以設置一些小的獎品,孩子猜出來一個單詞,可以獲得一個小的獎勵。

英語啟蒙學習技巧和方法(英語啟蒙遇到瓶頸)3

03

猶太方法

相傳,猶太人有這樣一個習俗:在孩子小的時候,母親就會把“聖經”翻開,在上面滴上蜂蜜,讓孩子去舔。猶太人就是用這種方法,培養孩子從小熱愛閱讀的習慣。

哈佛大學有一個紀錄片《學習的人》,對比了不同地區的人的學習方式:亞洲人:背誦 計算能力。英美人:溝通交流讨論。猶太人:提問式學習。

猶太孩子回到家,父母不是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而是問:你今天提出了什麼問題?他們認為,隻有深度地思考,才能提出問題。

善于思考和敢于提問,是創新思維的源泉。因為亞洲人重視背誦和計算能力,所以在進行英語啟蒙的時候,父母們依舊沿用傳統的教育模式,督促孩子背單詞,翻譯課文,唯獨缺少了思考和提問。

所以,在幫助孩子突破英語聽說瓶頸的時候,我們應該學習猶太人的提問式學習方法,在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

換句話說,英語啟蒙不能僅僅局限于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而是以語言為工具,鍛煉孩子敢于提問的膽量,甚至是敢于挑戰權威的精神。

作者介紹】苗爸,“樊登新父母教練”,職業化英語啟蒙教育推廣人,頭條“優質教育領域創作者”,微博“英語啟蒙超話主持人”,每天分享家庭英語啟蒙知識和經驗。27年高中英語教學經曆,14年家庭英語啟蒙教育實踐經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