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草吹不盡,春風吹又生。"
這是我們從小學開始,甚至是幼兒園都會背的詩句。是白居易最經典的《賦得古原草送别》。
那會是倒背如流,現在,我們再讀這首詩的時候,發現言簡意赅是這首詩最大的特點,仔細品味,意味深長啊。
這首詩詞的作者是白居易,白居易作詩一直都是簡潔明快,通俗易懂的特點。
在這首看似簡單的《賦得古原草送别》中,“離離原上草”本來不是“離離”二字,早在唐代張固編訂的《悠閑鼓吹》一文章當中,就提到了白居易原先這首詩是:“鹹陽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在很多古人的文中,這首詩的前後文都是這樣表達的。
是誰将這首詩中"鹹陽"二字改成"離離"二字的呢?又是為什麼要這樣改呢?
我們先看一下這是詩原先的成就
白居易,是從小陪伴我們的詩人,他的詩我們是從小讀到老。對白居易這個人不知不覺中也有了很多的了解。
白居易的祖籍是山東省太原市,出生在現在的河南,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文學成就是不可否認的,給我們後代留下了豐富的文學遺産。
無論是《觀刈麥》、《長恨歌》、還是《琵琶行》,或是後來的《賣炭翁》,文學功底都顯露其中,特别是他的晚期作品,簡潔明快的同時,還諷刺了現實的無情。
對于他本人或者是他的作品,後人都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
蘇轼曾對白居易發表過這樣的評價:“白公晚年詩極高妙”。
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對白居易的詩和白居易的為人做出了極高的評價,并且還對他的臣子們建議将白居易"救煩無若靜,補拙莫若勤。"當做座右銘。
這詩是白居易早期的作品,當時的白居易隻有16歲,到了後來,這首詩在白居易後期的作品中顯得微不足道,也正是這首小詩,讓白居易在京城名聲四起。因此而出名。
其老師顧況看了白居易的名字,還打趣"米價方貴,居亦弗易。"意思是說京城白居不易。可當顧況讀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句的時候,心生佩服。
盡管白居易那時候才16歲,名聲大噪,已經傳到了皇帝的耳朵中,原詩中的"鹹陽"清楚的交代了地點,點明了古草原的位置。當時的人都為之贊歎。
後來,是誰改了這首詩?
在當時的朝代,并沒有人擅自改編,甚至在後代很多文人在整理詩冊的時候,也是這樣,一直到明代,都是這樣。
然而到了清朝 蘅塘退士編訂的《唐詩三百首》中,就變成了“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那麼是這位編訂《唐詩三百首》的 蘅塘退士改編的嗎?蘅塘退士,原名孫洙,是清朝康熙年間人,深入百姓,廉潔公正,十分擅長古詩詞的研究,對字和詞的把握十分獨到。
在乾隆二十九年編纂完成了《唐詩三百首》,到底是否是他改編的呢?
首先他是一個十分敬重古人,敬重别人作品的人,對于他來說,這種随意改變别人作品的行為,就是對古詩詞的一種侮辱。
其次,白居易的這首詩,原本寫的就足夠好,敬重古人作品的他應該不會改動。
因為孫洙在自己的作品中,非常善于拿捏字和詞,所以,有很多人都懷疑是他改動的,但是,也隻能是懷疑,并沒有可靠證據。所以,到現在為止,并不知道是誰改動了這首詩。
改編後,意義依然重大
有人會說,改編之後,意義就變了,但是,仔細研究不難發現,改編之後也是非常巧妙的。
我們小時候學的這首詩詞,我們見到的版本,一般都是前四句,其實還有後四句:遠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
将“鹹陽”改成了“離離”之後,與尾句的“萋萋”正好對應上,讀起來更加朗朗上口,也似乎更加接近白居易的風格。
這是一首“送别詩”,但是,“離離”二字,并沒有離别的意思。
這裡的“離離”是草木茂盛的意思,緊扣春草茂盛的特征,為接下來的四句,鋪墊了一個思路。
“離離原上草”讓人們眼中呈現出一幅草木茂盛的景象,疊字的使用,更加強調了這一點,更加符合标題中“草原”二字,形成了詠歎,這裡的草木生命力頑強,寓意生生不息的美好,這一手法的運用,像極了《詩經》中的起興手法。
改編了這首詩的神人,或許真的參考了《詩經》,這樣不僅更貼近了白居易的古詩風格,更加強調了此詩中意像的特征。
經過分析來看,不得不佩服改編的人。一般來說,古詩改造都是非常困難的,更不用說改成功了,但是這首《賦得古原草送别》就改造的非常成功。因此我們也需要有一些新奇的思維,在這之下,也需要有踏實的文字功底和文學基礎。
現在有很多人講究一個詞,叫做“不求甚解”。
也就是什麼都講究個大概,不要求徹底理解。雖然說學無止境,我們沒辦法将天下的學問盡數掌握。但若在學習的過程中講求這樣一種不太靠譜的原則,那明顯就沒有辦法掌握到學問中的精華部分了。
尤其是在學習古詩詞的過程中,要想完全搞清楚詩人和詞人真正想借詩詞表達的情感和意思,那就必須将詩詞句中的字詞都吃透才行。
現在,不管是學生還是我們,畢竟我們都是現代人,在理解學習古詩詞上,難免會遇到很大的障礙。
我們也都知道,雖然有些可以背過,但是,很少能理解他們的真正含義,隻有理解,才是記憶的最好的方式。
想要理解古詩詞,并不一定要求自己有多好的語文功底,隻要能結合情景,結合注釋,這樣就能差不多了。
結合情景最好的方式就是看圖,再就是看一些簡單的圖解,針對大家難理解,難記憶,難以領悟詩詞的精髓,中國詩詞大會全體評委,給大家推薦了一套《中國詩詞大會》,書中将詩詞大會中的涉及到的詩詞整理成冊出版。
傳承中國詩詞,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之瑰寶。
讓我們重溫那些學過的古詩詞,尋找中華文化的基因,分享詩詞的美,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滋養我們的心靈。
特别是對于青少年來說,現在在考試上,詩詞的涵蓋量也在逐年上升,讀古詩詞,能夠增強孩子的文化修養,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擴大孩子的知識面,更有文化底氣。
每一冊都是根據詩詞大會的每一期整理,古風古韻的詩詞背後還有圖解和注釋,更好的理解詩詞的内涵,站在古人的角度去分析古詩詞,會讓我們在學習古詩詞的路上事半功倍。收獲意外的驚喜……
話術,技不壓身,我們應該在閑暇之餘,看一些能夠增長自己才能的作品。在舉止談吐上,都會有實質性的提升。
現在這套書有8冊,一共是68元,折合下來一本還不到10塊錢,我想,古詩詞應該是我們最應該接觸的中國文化吧。
給我們純潔的靈魂注入營養,無論我們身在何方,古詩詞就是我們的文化底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