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在口水營銷戰裡玩得麻溜的各家國内手機大廠而言,如果說有什麼能比營銷玩砸了更尴尬的,相信那一定就是鴻蒙的出現。
這一個承載了國人無限期許的操作系統,現實的意義早就大過了産品本身:網友紛紛點贊,央視多頻道集體力挺,環球時報等官媒也不吝表揚:從來沒有哪一家企業能有如此大的排面。
但手機友商卻是各懷心思、五味雜陳。
鴻蒙的好處和戰略意義,已無需多提,上至行業專家,下至搬磚網友,都知道這是我們打破壟斷、在電子行業翻盤的唯一機會。通俗地講,以後就不怕被卡脖子了。
所以,鴻蒙一出,各家品牌粉絲摒棄了以往的成見,出現了難得的一緻:誰敢對鴻蒙說三道四,絕對算是人民的公敵。
比如,那個O廠的公關,對鴻蒙信口雌黃、口吐芬芳之後,便遭遇了網友鋪天蓋地的指責,灰溜溜卷鋪蓋走人了。
比如,某手機大廠的創始人,其評論區不僅被路人占領,連鐵粉也紛紛倒戈并喊話:我們想看到你和鴻蒙并肩作戰、做大做強。
在大是大非面前,網友的境界比普通的商人和虛僞的企業家都要高!
但尴尬的是,雖然網友集體喊話,手機大廠回應者卻無一人,裝聾作啞就是最好的回應。
網友點贊,官媒力挺,同行失聲,這也形成了目前手機圈的怪現狀。
其實,一點都不怪:不敢用鴻蒙,繞不開一個“怕”字!
和芯片自己設計、操作系統自己研發、實力深厚極限抗壓的華為不同,手機友商們清一色地靠美國大廠的施舍才能存活:别的不說,如果高通斷了芯片供給,手機外殼專利能續命嗎?
用了鴻蒙,可能就要上美國的實體清單,就要遭受斷供的可能,一旦斷供,是斷然不可能像華為一樣挨過700多天的,可能連70天也不行。
并且,把自己的數據交給華為,那還有什麼秘密可言?
再加上以往的技術重心都是為了匹配安卓,誰知道橫空出世的鴻蒙到底真行還是假行?萬一把目前大好的市場搞砸了就完了。
不用鴻蒙最多被網友罵,用了鴻蒙或許就要被美國打,罵不會死人,打就不一定了。
手機友商棄之不用,倒不會讓鴻蒙猝然倒下,但絕對會影響它的發展進程,在中美科技對決、前景變幻莫測的情況下,禍起蕭牆可不是個好兆頭。
也基于此,華為正式将鴻蒙的基礎能力全部捐獻給了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藍圖送上,謝絕狐疑。而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6日也回應表示:正式接受,立即開源!
“加入鴻蒙後小命會不會被華為卡着”的幼稚想法将不複存在了,但到底能不能讓友商痛下決心、擁抱鴻蒙?我依然持悲觀态度:不是友商不愛國,是實力不允許!
制裁是橫亘在友商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沒有技術的護城河,有什麼資格和對手坐上談判桌開價碼?
網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太理想化了友商們的現實。
鴻蒙的開源,隻能減去友商們的一個借口,并不能治療骨子裡恐懼的毛病。
所以,這注定是一場沒有結果的狂歡。
華為的開源之舉,對于目前的手機友商,可能是白浪費了力氣。
或許,它最大的意義,是倒逼友商和網友反思: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先天恐懼的“軟骨病”?
如果聚焦技術,潛心研發,都有自己的金剛鑽,多幾家能打的科技大廠,我們何至于讓人家騎在自己的頭上,連反抗都要思考再三?
知恥而後勇,也能算一種遲來的亡羊補牢吧?
希望還來得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