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巾帼宰相上官婉兒為何會慘遭“墨刑”之苦?有關上官婉兒遭受“墨刑”,在古籍之中實有記載,同時在後世也衍生出了許多極具趣味性的多彩傳說。
“墨刑”,又被稱作“黥刑”和“鲸面”,是誕生于上古時期的“五刑”之一,是“五刑”中最輕的一種,早在《尚書•呂刑》中載:“苗民弗用靈,制以刑,唯作五虐之刑曰法。殺戮無辜,愛始淫為劓(割鼻)、刖(砍腳)、椓(宮刑)、大辟(殺)、鲸(刺面)”。
“墨刑”一直延續到了清代,直到清末光緒年間才被徹底的廢止。具體的執行方法便是在犯人的臉上刺字,然後再塗上墨,以作為表示犯罪的标準,使之區别于常人的一種恥辱代表。一旦刺上便再以洗擦掉。
關于上官婉兒受到“墨刑”的記載,主要出自于唐代學者段公路所著的一本主要收入唐代嶺南風土人情的書《北戶錄》。其中便詳細記載了上官婉兒遭受“墨刑”的過程和原因。衆所周知,上官婉兒是女皇武則天的親信,而且在武則天成為皇後攬權後,便出現了二聖臨朝的局面。武則天為了掌握重臣們的舉動,甚至是抓住大臣的把柄,每次在和大臣進行交談的時候,便讓上官婉兒藏在他案裙下,從而便能将大臣們所奏之事所說之話記錄下來。但是有一天,恰逢二人在召見群臣與當朝的宰相商議國事,上官婉兒像往常一樣躲在了武則天的案裙下記錄宰相所說的每一句話,然而沒想到的是竟然被唐高宗察覺到了。退朝之後,唐高宗十分生氣,便讓上官婉兒從案裙下出來,并且讓他把一把小刀紮在了自己的臉上,而且唐高宗還不允許他拔出來。于是上官婉兒便忍着疼痛作了一首《乞拔刀子詩》,唐高宗這才讓他把刀子拔了下來。後來,上官婉兒為了掩蓋所留下的傷疤,便在傷疤的位置畫上了一朵梅花,以掩蓋這道傷疤,而這便是與上官婉兒有關的紅梅妝的典故。
另一種說法是,在上官婉兒同時代中藥學家陳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遺》當中的同述記載,因此是比較可信的。其實從本質上來講,上官婉兒所受的并不是“墨刑”,隻是唐高宗一時氣憤而對他所做的懲罰而已。而除了這些可信度較高的古籍當中的記載之外,在文學作品以及民間所流傳的說法可靠信就沒那麼高了。
首先要說到的是一本誕生于清代同治年間的禁書《控鶴監秘記》。講的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和男寵張宗昌的風流韻事,而上官婉兒由于同樣被張宗昌的俊美而吸引,便和他産生了暧昧之舉。而且這兩個人之間的暧昧之舉,恰恰便被武則天給撞見了,憤怒之下拔出了一把小刀,插在了上官婉兒的前肌之上,傷到了他的左額。受傷之後,上官婉兒為了遮蔽傷疤,便在傷疤所在的位置上畫了一朵梅花作以遮掩。這樣的一種做法反而成為了後宮梅花妝興起的一個開端。很顯然,小說隻是借鑒了上官婉兒“墨刑”之事,在其基礎上增添了色彩和感染力為的是渲染小說魅力!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是上官婉兒作為一代巾帼宰相,十分厭惡武則天的男寵經常調戲自己,于是關閉了公衆的甬道,而他這樣的行為緻使象征着皇權的“則天明堂”遭到被損和破壞,武則天知道後異常氣憤,便下诏處斬上官婉兒。而在臨刑之前,武則天卻改變了主意,畢竟上官婉兒自始至終都對自己忠心耿耿嘔心瀝血,于是便給了上官婉兒一次生存的機會。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他便命人在上官婉兒的額頭上刻了“忤旨”二字,以示她有罪。
以上兩種針對上官婉兒遭受“墨刑”的說法都是毫無根據無可信度而言,不過卻更加豐富了武則天和上官婉兒這對主仆之間的趣聞轶事,增添了曆史的色彩!
上官婉兒一首抒懷之作《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裡餘。
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别意,惟怅久離居。
這首五言律詩表達了綿長思念的深情之殇,寄以景托情,天之蕭瑟,情之惆怅!曲盡纏綿,脫俗清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