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元禅師語錄選集?(七)枿坐雲遊出世塵,,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隐元禅師語錄選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七)
枿坐雲遊出世塵,
兼無瓶缽可随身。
逢人不說人間事,
便是人間無事人。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荀鶴寫的《贈質上人》,“質上人”應該是一位苦行僧。
前兩句說苦行僧雲遊四海,身邊連個瓶缽都沒有,可見雲遊之苦也。枿,音nie,意為枯木,指僧人打坐如枯木。
“逢人不說人間事,便是人間無事人”,這句話可以有多重理解。你可以說它是唯心主義,也可以說它指禍從口出,要謹言慎行,筆者認為其核心内涵還是佛家的“性空”說。
身在紅塵,看破瑣事,便能超脫世間,雲遊方外。
(八)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本詩名為《插秧詩》,相傳為唐末五代時期高僧布袋和尚所作。(這個布袋和尚可不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明教五散人之一布袋和尚說不得。)
這首插秧詩寫得哲理性十足,天高無窮,擡頭才能看見,可低頭卻見水中天。跬步千裡,奮力向前,可插秧時乃是倒退而行,怕踩傷秧苗,退步才是正确的向前方法。
心地清淨,心湖映照,性本空,退乃前,何其妙哉!
(九)
盡日尋春不見春,
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頭已十分。
這首詩是宋代某位尼姑的《悟道詩》。
這首詩意思很簡單,跟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末尾“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緻。
用到佛家身上,則是說真如法身人人自有,不假外求,本自無缺。
筆者曾在《墳上柳》一文中寫“新柳悄然躍枝頭,暗把春風來嗅”,與古人相比,自然是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争輝,隻不過心中也有類似的感觸罷了。
(十)
軒前辘轳轉冰盤,
軒裡詩成徹骨寒。
多少人來看明月,
誰知倒被月明看。
這首詩是北宋詩僧德聰和尚寫的《自題月軒》。
詩中文字很容易理解,屋外汲水的辘轳上已經結冰,屋内寒冷徹骨,不過詩總算寫成了。由此作者想到,很多人以為自己在看月亮,其實反倒是被明月看着。
詩中的道理現代人看也很容易理解,其實就是“物與我”的轉換。現代詩人卞之琳曾經在《斷章》中寫道: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别人的夢。
道理其實差不多。
筆者注意到這首詩,還有一個原因。筆者很喜歡十年前的《仙劍奇俠傳》系列作品。曾經在仙四裡有一首詩:
濤山阻絕秦帝船,
漢宮徹夜捧金盤。
玉肌枉然生白骨,
不如劍嘯易水寒。
莫名覺得跟本詩中“轉冰盤、徹骨寒”有些像,可能當時的團隊就照着德聰和尚的詩改編的。
仙劍遊戲中其他詩詞,在《仙劍中我最喜歡的詩詞》中有所提及,十幾年前的文章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前往一觀。
(十一)
為愛尋光紙上鑽,
不能透處幾多難。
忽然撞着來時路,
始覺平生被眼瞞。
這首詩北宋僧人白雲守端大師寫的《蠅子透窗偈》。
蒼蠅很多時候令人讨厭,但守端大師卻從中看到佛理。蒼蠅見到光亮像鑽過去,可是力量有限,始終過不去。直到有次誤打誤撞從原路飛了出去,終于察覺是被眼睛蒙蔽了。
世事紛擾,容易擾人心智,使人沉淪。内心清淨,方能看透塵世。更要不忘初心,走的再遠,不能忘記來時的路,這樣才不會迷茫。
在佛家看來,諸法空相,要求諸本心,才能“究竟涅槃”。
關于“被眼瞞”這個描寫,在同時代著名僧人惠洪的一首詞中也有體現:
蜜燭花光清夜闌,粉衣香翅繞團團。
人猶認假為真實,蛾豈将燈作火看。
方歎息,為遮攔,也知愛處實難拚。
忽然性命随煙焰,始覺從前被眼瞞。
這首詞講的是飛蛾撲火的悲傷故事,飛蛾誤把火焰當成陽光,所以也“被眼瞞”了。
守端禅師還曾作有一偈,我非常喜歡:
我有明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
照見山河萬朵。
禅宗講究頓悟,衆生皆有佛性,如明珠被灰塵掩蓋,頓悟那一刻,則塵盡光生,耀眼無限。
每個人都是一顆明珠,隻要除去覆蓋在自己身上的塵土,自然能照亮一方天地。
(十二)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無别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首詩北宋大文豪蘇轼寫的《觀潮》,東坡之名無需多做介紹。
本詩理解起來不難,沒有看到廬山煙雨、錢塘江潮這些奇景的時候,總覺得人生有缺憾,等到親眼看到之後,發現它們隻是一種客觀存在,不需要太過驚奇。
之所以如此,還是心中有妄念驅動。《壇經》中有記載:
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傳習錄》中也有類似話語:
汝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汝來看此花時,此花顔色一時明白過來。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
追溯源頭,皆在于“心”。枯如乾井,滿似汪洋;三界六道,惟由心現。
所以佛家講求“寂滅”,其體寂靜,離一切之相,故雲寂滅。如輪回空花本無生滅,一切障礙究竟覺,得念失念皆解脫。
(十三)
任性逍遙,随緣放曠。
但盡凡心,别無勝解。
這是唐代禅師天皇道悟的名句。
為何要達到“任性逍遙,随緣放曠”的灑脫境界,其方式卻是“盡凡心”,不需要太多深刻的見解?
蘇東坡在與弟弟蘇轍的一次書信中解釋如下:
如眼翳盡,眼自有明。醫師隻有除翳藥,何曾有求明藥?明若可求,即還是翳。固不可于翳中求明,即不可言翳外無明。
而世之昧者,便将頹然無知認作佛地,若如此是佛,貓兒狗兒得飽熟睡,腹搖鼻息,與土木同,當恁麼時,可謂無一毫思念,豈謂貓狗已入佛地?
故凡學者,觀妄除愛,自粗及細,念念不忘,會作一日,得無所住。
蘇轼拿眼病舉例,眼睛看不見,是因為有“眼翳”存在,除去眼翳,眼睛自然明亮。所以世上隻有除翳藥,沒有求明藥。
世上愚昧之徒,将頹廢無知認作成佛的超脫境界。若這樣便是佛,那像貓兒狗兒,吃飽睡熟,心内無一絲雜念,但難道能說這貓狗已經成佛了嗎?
所以真正的修行者,看到妄念,摒除雜欲,面對萬物,仔細推究。這樣下去,總有一日,會達到不被任何意念、事物所拘執的“無所住”狀态。
下面談談筆者自身的理解。
後面“觀妄除愛,得無所住”,與後世“心學”中格物緻知十分類似。心學本來就是儒家結合佛法之後形成的理論,蘇轼這番話更印證了這一點。
人在凡塵,若求超脫,須從日常生活中領悟。若離開日常生活,則是緣木求魚,好高骛遠。若沉迷日常,則渾渾噩噩,與禽獸何異。
“平常心也是佛”,是要從平常之中推出佛理,使自己有會于心。如此雖然最終“看山還是山”,但終究過了“看山不是山”的過渡階段,達到“心無挂礙”的境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