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之後,要接種很多種疫苗,而最受歡迎的,莫過于“糖丸”啦,袋鼠麻麻小時候曾天真地想,打針那麼痛,為什麼不把所有的疫苗都做成糖丸呢?
“糖丸”其實是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它能大大降低孩子得小兒麻痹症的幾率。然而近日有很多家長反映,帶孩子去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時,卻被告知全國已經停止服用糖丸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服務了幾代人的糖丸真的要退出曆史舞台嗎?沒有了糖丸,孩子們該靠什麼來預防小兒麻痹症呢?跟袋鼠麻麻一起來了解下吧。
糖丸為何而生?
糖丸因形狀像丸、口感發甜而得名,主要用來預防小兒麻痹症發生。小兒麻痹症又稱脊髓灰質炎,這是一種高傳染性、高緻殘性疾病,寶寶在發病後常留下單側或雙側下肢肌肉萎縮、跛行等後遺症,有的患兒甚至會因此死亡。而在50年前的中國,每年有20000至43000名孩子會患上此病。
随着糖丸的廣泛應用,小兒麻痹症的發病率逐年下降。截止到2000年,我國實現了無脊髓灰質炎的目标,但由于鄰近多國仍有脊灰野病毒的流行,為防止脊髓灰質炎輸入性病例的出現,我國仍然繼續使用糖丸。
糖丸為何要退出曆史舞台?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自5月1日起全部停用糖丸(即三價脊灰減毒活疫苗tOPV),全國大部分地區改為實行1劑IPV 3劑bOPV的免疫程序,IPV指的是注射脊灰滅活疫苗,bOPV指的是口服二價脊灰減毒活疫苗(滴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我們從兩方面來理解:
1)“糖丸”為何改“注射劑”?
解釋一下,糖丸和注射劑有何不同:目前口服的“糖丸”tOPV是減毒活疫苗,而注射接種的IPV為滅活疫苗。
那“減毒”和“滅活”又有何不同呢?從毒性上來說,減毒活疫苗是将病毒毒力減弱後制成的,而滅活疫苗則是将病毒用甲醛滅活而制成的,所以滅活疫苗比減毒活疫苗的安全性更高一些,而通過口服吸收的減毒活疫苗在腸道免疫效果上比滅活疫苗更好。
那麼,第一針為何由口服減毒改成注射滅活呢?
這是因為“糖丸”雖然在預防和消滅脊灰上立了大功,但它并非是個完美無瑕的天使,“減毒”讓它仍存在邪惡的一面。約250萬到500萬分之一的孩子因服用“糖丸”而患上小兒麻痹症,雖然這個概率很低,但發生在個人身上的痛苦就是百分之百,而且由疫苗衍生的脊灰病毒仍是一個時刻存在的、不容忽視的威脅。随着全球消滅脊灰進程進入最後階段,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各國更新脊灰疫苗常規免疫政策,至少使用1劑脊灰滅活疫苗(IPV)。
2)“滴劑”跟“糖丸”有何不同?
現在,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後3劑為口服滴劑。由糖丸改成滴劑,這又是為何呢?
糖丸和滴劑,同為減毒活疫苗,不同的是糖丸為三價脊灰疫苗,而滴劑為二價脊灰疫苗。
導緻脊髓灰質炎的病毒分為I型、II型和III型三種類型,以往給寶寶接種的糖丸是包括這三個類型的疫苗毒株。通過糖丸的廣泛使用,II型脊灰野毒株在1999年已經不存在了,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也證明了全球已經消滅了II型脊髓灰質炎,所以再服用II型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的意義不大。
而且研究發現,由三價脊灰疫苗中的Ⅱ型病毒導緻的殘疾約占全部患者的40%。如果去除Ⅱ型病毒,理論上可将其緻殘風險從1/25萬降為1/42萬。
綜上,考慮到全球消滅脊灰還未結束,我國為防止輸入脊灰野病毒傳播,需要建立牢固的脊灰腸道免疫,因此不推薦全程接種IPV,而是需要在接種1劑次IPV後,盡早接種bOPV。兩種不同脊灰疫苗配合使用的序貫免疫程序,在現階段更符合我國實際情況。所以,小朋友們記憶中甜美的“糖丸”,将一去不複返了。
如何接種新脊灰疫苗?
1)從沒有接種脊灰疫苗的孩子:
在孩子兩個月大時接種1劑IPV,3個月、4個月以及4周歲時再分别接種1劑bOPV。
2)已接種糖丸的孩子:
如果孩子已經接種過tOPV,那麼,無需再補充IPV,後面按照時間間隔接種bOPV即可。
3)首劑接種二價脊灰疫苗的孩子
如首劑接種二價脊灰疫苗,無IPV或tOPV接種史的,應補種1劑IPV。
為防止大家懵圈,再次補注一下:
IPV:注射脊灰病毒滅活疫苗
OPV:口服脊灰減毒活疫苗
bOPV:口服二價脊灰減毒活疫苗
tOPV:口服三價脊灰減毒活疫苗
疾控專家表示,脊灰疫苗轉換後,為适齡兒童按照免疫程序接種的脊灰疫苗均是免費的。
袋鼠麻麻有話說:
由于目前國内隻有兩家企業生産二價滴劑脊灰疫苗,所以部分地區可能在5月16日以後才能使用新疫苗。因此,準備給孩子接種的家長,可延期給孩子接種,也可選擇給孩子接種自費第二類脊灰滅活疫苗。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疫苗注射方面的知識?請關注微信公衆号“醫知袋鼠”(jjkkczj),然後回複關鍵字“疫苗”,閱讀相關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