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四月初八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很多人隻知道明天是母親節,其實除了這個節日以外,它還是世界紅十字日、洗佛放生節、牛王誕、跳月節。
對于信佛的人來講,這個節日不一般,它是佛祖顯世的降生之日,人們也把它稱之為“佛誕節”。四月初八佛誕節,過節有講究,“食1豆做3事”,廣結善緣财運旺。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佛誕節”比較陌生,事實上這個節日在漢末三國時已出現,魏晉以後已成為節日,當時佛教傳入中國後,這個節日就開始興起了,它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民間的一些特色,如今在很多的地方,仍然還有這個節日。
流傳下來的“食1豆做3事”分别指的啥呢?接下來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
食1豆:吃結緣豆
在《日下舊聞考》中記載:“京師僧人念佛号者,辄以豆記其數。至四月八日佛誕生之辰,煮豆微撒以鹽,邀人于路上請食之,以為結緣。今尚沿其舊也”。簡單地講,這一天要煮豆子,煮好以後還要來點鹽,分給路人吃,這樣就可以廣結善緣。
按照老輩人的說法,人緣好的人,财運就旺,因為朋友多了,人生路也更好走。到了佛誕節,大家可不要忘了吃上一點黃豆。做法也比較的簡單,把豆子浸泡好以後,直接煮即可,煮熟透來點鹽調一下味,就是一道非常應景的食物了。
做3事:祈福、祭祀、放生
祈福
既然是佛祖降生的日子,那麼也是一個祈福的日子,據《三山志》載:“四月八慶佛生日,是日,州民所在與僧寺共為慶贊道場,……此風蓋久矣”。每年的四月初八,都是非常隆重的一個日子,慶祝佛祖,也寄希望他能夠保佑自己,事事順心如意,平平安安。
祭祀
按照《東京夢華錄》記載:“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齋會,煎香藥糖水相遺,名曰浴佛水。”這一天也被稱之為浴佛節,打掃幹淨以後,會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來寄托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
放生
佛教主張不殺生,四月在重要的場合中,都會有放生的活動,放生物或畜、或禽、或魚,放生點或寺、或山、或水。
宋代·蔡襄在《四月八日西湖觀民放生》中寫道:“盈舟載魚蝦,投瀉清波際。應無校人欺,獨行流水惠。非求升鬥活,終免蝼蟻制。江湖自相忘,洲島亦還逝。脫淵思曩戒,嗅餌省非計。為生豈不幸,萍藻庶可翳”。
這個就把放生的情形描述得很具體了,事實上現在我們也一直在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要減少葷腥,多吃素食。
食刻說:
今日四月初八,無論貧富,記得“吃1樣做3事”,古人的經驗之談。這些習俗流傳時間甚廣,其實放在現在依然有很重要的意義,比如說放生,祈福或者是吃結緣豆,都是在告訴人們,平時要多行善事,這樣才能廣結善緣,财運也會随之而來。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删改、盜用,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