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是唐朝邊塞詩人,在唐朝衆多的名家詩人中屬于名氣不大,流傳詩作不多的,但我們從他僅存的寥寥十幾首詩中依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位才氣卓絕的詩人。其中千古名篇《涼州詞》至今也是許多愛喝酒或性格豪氣的人們喜歡吟誦的。
《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華貴的酒杯中盛着香醇的葡萄酒,正準備喝的時候歡快的琵琶聲已起,宴席真是流光溢彩熱鬧非常,似乎在催促着将士們快快痛飲吧,切莫浪費這熱浪般的氣氛。待喝醉的時候君莫要笑話,要知道,古來征戰,戰場上刀光劍影,就讓我們珍惜當下”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在我讀完這首詩的時候,如果身邊有一杯美酒,我想我也會被詩人的豪氣所感染拿起酒杯一飲而盡的。不過呢,撇開酒不說,這首詩無論是表達當時戍守邊疆的将士的精神面貌,還是詩人遠在邊塞的心理狀态,都有着獨特的表達手法和意境。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詩人寫了熱鬧激揚的美酒盛宴,如果不是後兩句,人們很可能想到這是在某個宮殿或舞館中舉行的盛大慶祝宴會。作為戍守邊疆、征戰沙場的将士的一員,卻将沙場飲酒寫成如此熱情飛揚的宴會場景,是不多見的。
不禁疑問:邊疆的将士,不都應該是寂寥的,蒼茫的嗎?不都是望着那“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向着家鄉的方向喝下浸入愁腸的悶酒嗎?詩人這是心理上與正常人不一樣?
莫急,詩人就此筆鋒一轉以豪氣誇張的方式告訴人們:自古征戰沙場本就生死難測,縱然馬革裹屍,我輩将士男兒也視死如歸,所以即便“醉卧沙場”,人們可不要笑那醉卧的人,因為那本是英雄所為。
詩人正是以前兩句和後兩句寫作風格的轉變表現出邊疆将士們視死如歸的精神風貌,也表現出詩人自己慨然為國的心胸抱負,讀到者無不被感染。
涼州,在今甘肅省武威市
本詩中四句皆為經典,而其中第二句”欲飲琵琶馬上催“至今仍是讓人們探究的詩句。關于本句詩,有三種常見的解釋。
第一種呢有人解釋為:正要飲酒時催戰的琵琶聲起,要将士們快速整裝上馬出征。關于這種解釋,我個人認為是不太具備說服力的。
關于此句詩的第二種說法是:聽着琵琶聲将要開懷暢飲時,催戰的指令傳來,已上戰馬的将士們就在馬上飲起酒來。我認為呢将這種解釋放在戰争中是不妥當的。
接下來我們再看本句詩的第三種解釋:正在将士們欲舉杯豪飲時,歡快清揚的琵琶聲響起了,那輕快的旋律似乎也在催促大家多飲幾杯。其實對于這句詩許多文教類譯義主要還是以第三種為主,但是關于前兩種的解釋詩詞愛好者們也确實争論至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我呢通過對前後語境結合的分析,最後認為第三種解釋是最為符合的。
當然了,關于“欲飲琵琶馬上催”這句詩還有着其他少數不同的解釋,在這裡呢就不一一将看到過的都做對比,我隻取了其中占大多數有代表性的解釋做了分析。如果朋友們也有自己的見解,歡迎你能分享交流,因為無論是曆史、文學、詩詞,它們之所以富有魅力,正是因為它們有着無止盡的讓人探究的東西和無數讓人可以分析挖掘的真相。
唐代邊塞詩人王翰性格灑脫不羁,才氣縱橫,23歲考中進士,他因為才能受到賞識,也因為性格豪爽言語越過禮數而受到貶斥,導緻仕途坎坷,但也正是他這種豪氣不羁的性格才能留此别具一格的邊塞佳作,或許對于一個詩人來說,性格的獨特其實也是一種饋贈。
王翰流傳詩作不多,僅有十四首。其中《涼州詞二首》中的這其一首脍炙人口,廣為流傳,詩中将身處荒涼邊疆的将士激揚灑脫的風貌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巧妙地結合,無論是表現出的家國大義還是詩本身的意境,都足以讓人們傳誦千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