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的一首《嶽陽樓記》聞名古今,也體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他的範氏義莊在宗族内履行救貧、助學、體恤等救濟功能,一直延續到清朝。在經典詠流傳的舞台上,鐘鎮濤和樂隊唢呐電吉他奏唱範仲淹的詩。戳視頻,一起走近這位千古賢臣↓
走近更立體的範仲淹!
這位“先憂後樂”的千古賢臣
悲天憫人的情懷至今仍影響着無數人
漁家傲·秋思
宋·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将軍白發征夫淚。
去年,在《經典詠流傳》第三季的舞台上
康輝、撒貝甯、朱廣權、尼格買提
以央視boys的身份首次合體亮相
傳唱了範仲淹的傳世名篇《嶽陽樓記》
令觀衆印象深刻之餘
也讓範仲淹的思想影響了更多人
而今,經典傳唱人鐘鎮濤來到節目中
溫情诠釋了範仲淹的一篇邊塞詞代表作
《漁家傲·秋思》
秋風蕭瑟,北雁南飛
羌笛悠悠,寒霜滿地
一杯濁酒,鄉愁依舊
年年月月,駐守邊關的老将
已須發皆白
夜夜難眠,戍邊将士的淚水
在夢中無聲地落下
詞中所描繪的場景
淋漓盡緻地體現出了
将士們的英雄氣概、艱苦生活
以及範仲淹的愛國激情和濃重鄉思
而這樣開闊蒼涼的意境
與鐘鎮濤飽含深情的歌聲碰撞
實現了奇妙的融合
唢呐和電吉他的交相輝映
則讓這首歌更具畫面感
撒貝甯作為鐘鎮濤的資深歌迷
聽罷頓覺内心充滿力量和希望
廖昌永亦有感而發
“其實想家鄉也有很溫暖的時候。”
這次溫暖的傳唱讓人們心頭湧起絲絲暖意
也帶大家走近了一個形象更立體的範仲淹
除了文學家和政治家的身份之外
他還是一名傑出的軍事家
面對西夏的侵擾
範仲淹采取了一系列攻守戰略
修固邊城,精煉士卒
以正确的軍事策略力挫敵軍銳氣
維護了邊境的安甯
這篇《漁家傲·秋思》
就是他在鎮守西北邊疆期間所作
字裡行間盡是一代名将的執着與堅守
同時流露出對将士在外征戰的深切同情之心
身份雖然不同,仁者情懷卻從未改變
作為軍事家,範仲淹救國家于危難之際
作為政治家,他不畏強權,憂國憂民
作為文學家,他才華橫溢,妙筆生花
留下衆多流傳至今的佳作
在音樂領域,範仲淹以琴載道
提出要像聖人那樣“治四海先治琴”
他還在書法方面有着相當高的藝術造詣
此次,經典傳唱人鐘鎮濤
就特意展示了自己的書法作品《漁家傲·秋思》
從中體會詞人當時的心境
61歲時,範仲淹的一項舉措
更是造就了延續近千年的傳奇
當時,任杭州太守的範仲淹
在祖籍地蘇州吳縣捐助田地1000多畝
創立了我國史料記載的
第一個非宗教性民間慈善組織
範氏義莊
在宗族内履行救貧、助學、體恤等救濟功能
構建了完善的宗族内部福利體系
堪稱是我國民間宗族福利機構的楷模
在中國古代曆史上
士大夫死後能被賜谥号“文正”的
必定是在政績、人品、學問等
各方面均有建樹的立功立德立言者
司馬光曾評價道:
“文正是谥之極美,無以複加。”
可見這一谥号地位之重
作為北宋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偶像”
範仲淹去世後被賜予了“文正”谥号
獲得了這一古代文臣的最高榮譽
而他所設立的範氏義莊
曆經800餘年的風雨而綿延不絕
成為了中國慈善史上
存續時間最長的民間慈善組織
不僅如此
義莊模式還深刻影響了各地官員和仁人志士
成為了他們紛紛效仿的對象
也為現代慈善事業提供了諸多啟迪
△圖片來源于網絡
範仲淹以清廉自持,不與世沉浮
他胸懷天下,淡泊名利
不僅身體力行做到了清儉一生
而且特别注重教育後代
對其子孫影響頗深
範氏家族自範仲淹之後
以清廉儉約著稱于世
子孫皆守其家法
為官之時以天下為己任
寒窗苦讀,救世濟民,興辦學堂
不慕财富,先人後己……
這是範仲淹留給後世的清明家風
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鐘鎮濤
亦十分重視家風傳承
大女兒鐘懿名字意為“鐘意”
小女兒的名字鐘帼
則取自“中國”的諧音
“喜歡中國”
是鐘鎮濤對女兒的殷切期望
他希望能夠将愛國情懷厚植在孩子心田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是範仲淹人生态度的縮寫
“将軍白發征夫淚”
是英雄的眼淚,仁者之淚
文能治國,武能安邦
範仲淹的作品流芳百世
他的英雄氣概和家國情懷
亦超越了人生與時代
長存天地間
正如撒貝甯所說
範仲淹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裡
蓋了一座高樓
照耀我們不滅的精神理想
指引着我們登高望遠,攜手前行
(編輯 崔智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