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起,全國取消省界高速公路收費站,高速公路納入統一結算系統,ETC發揮了巨大作用。不過,ETC收費中出現的種種新情況、新問題,卻引發了大家的不解和吐槽。在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今年1月1日至1月15日半個月,與ETC相關的咨詢和投訴高達8000多個。其中,對于收費的疑惑占到總量的七八成之多。
疑問一
高速公路收費是不是漲了?
市民顧先生從金澤鎮開車到青浦城區,一段高速以前人工收費10元,如今ETC收費為12.94元……
上海市交通委介紹說
今年1月1日起,高速公路取消省界收費站後,啟動了“門架系統分段收費”,上海高速公路通行費也按照新分類标準來收取。上海市高速公路将按車型和裡程來收費。
☆全市高速公路(除G40長江隧橋段),通行費的計算公式為“分車型的每公裡單價×計費裡程”。
以市民駕駛的普通小客車為例,收費标準為0.60元每公裡,計費裡程為車輛實際行駛裡程。在通行費的計算中,ETC車輛單次交易金額按照四舍五入規則精确到分,MTC(人工收費)車輛單次交易金額按照四舍五入規則取整精确到元。
新的收費方法與以前相比,
不同之處主要在于兩點
1
以前是按照最短路徑收費,計費方式是以起點和終點計費的,由計費系統推測兩點之間的最短路徑來收費,跨省則由省界收費站進行區域清算;而如今則是按照精确路徑來收費,由安裝在高速公路上的龍門架分段計費。
2
以前高速公路收費是實行5元起價、每5元為一個計算單位的規則,具體操作上遵循“三七作五、逢八進十”的規則,也就是說,實際費用在3元至7元區間内統一算為5元,超過8元則算為10元。
收費方式的變化
疑問二
為什麼同一段路收費時高時低?
市民呂女士經常走G60高速徐泾至趙巷這一段,今年1月1日之前,這一段收費一直為5元,打折後收取4.75元。但1月1日之後,ETC記錄顯示,這段路收費時而為7.58元,時而又變成4.16元。
這或許和目前ETC複雜的收費模式有關系
據介紹,新收費模式既然是依靠龍門架分段收費,收費成功的關鍵就在于龍門架的ETC識别成功率。
具體而言,如收費7.58元的一段高速公路,實際上是由多個龍門架切割成了多個收費區間段,每段的收費從1元至幾元不等。ETC車輛進入高速後,必須在這若幹個龍門架上均“打卡”成功,才能準确計費。
但架設在高速公路上方的龍門架和收費站的ETC感應系統不一樣,龍門架在車速高達百餘公裡每小時的情況下感應打卡,成功率并非是百分之百,未能成功打卡的現象較為常見。
通常來說,
門架系統會産生四類收費信息
第一類是讀取到車輛設備和卡片信息,産生的正常收費信息。
第二類是僅僅讀取到了車輛設備信息,但未讀取到卡片信息。
第三類是設備和卡片信息均未讀取到,但識别到了車牌信息。
第四類是以上電子信息均未獲取,隻留下一張車輛通行照片。
這四類信息中,除了第一類可以直接結算扣款外,其餘幾類信息均需要結算中心稽查處理,甚至人工複核,才能最終産生扣費信息。
之所以出現同樣的裡程收費出現較大偏差,比較大的可能性是整段路程中的一個甚至多個龍門架節點未能成功打卡,或者出現了節點設備故障等問題,導緻個别收費區間未能成功收費,或者收費信息仍在稽查中。
疑問三
為何會今天扣一點/明天扣一點?
市民黃先生1月15日中午從上海青浦白鶴開車至江蘇昆山張浦,這一段此前人工收費一般為10元。ETC計費後,1月15日當天,他收到銀行扣款短信,提示扣款9.92元。1月16日,銀行又發來短信,提示他再次扣了5.33元。多扣錢了?
負責扣費環節的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說,扣費之所以會有延遲:
一方面
仍然是因為分段收費的龍門架感應系統不穩定。這部分路段的費用,有一些經系統對賬後,會予以補上,而這就導緻了收費上的延遲。
另一方面
延遲則是因為收費環節衆多,其中個别環節拖延所緻。
疑問四
實際扣款與計費金額不一緻?
市民呂女士反映,她1月8日上午從上海前往常熟,中午又從常熟返回上海,來回均走的是ETC計費通道。
1月9日,銀行發來扣費短信,兩段高速路分别扣費32.86元和41.42元。
上海交通卡APPETC扣費記錄實際為去程27.29元、返程35.51元。
電子發票顯示1月8日她其中這段去程費用又為35.79元,和上述數字都不一樣。
三個渠道,數字完全不一樣,究竟以哪個為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