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到來之初,每位媽媽都特别開心快樂,完全沉浸在新生命到來的歡樂中。然而,這股新鮮勁過去,很多媽媽就開始崩潰,尤其是喂夜奶這事。
朋友小青因為夜裡喂奶的事情和婆婆大吵了一頓,這是她們第一次吵架。
婆婆堅持認為孩子吃奶一定要抱着,絕對不能躺着,要是不小心睡着壓着孩子鼻子,多危險,新聞報道了多少躺着喂奶導緻孩子窒息的事情,當媽不要太嬌氣。
小青則說白天都抱着喂一天了,晚上再抱着身體實在吃不消,躺着喂奶也是可以的,再說自己喂奶都醒着。
結果兩人因為這個吵翻了,那夜裡喂奶,到底是抱着喂還是躺着喂,哪個更好呢?
1.科學哺乳姿勢知多少
媽媽喂奶,到底怎樣的姿勢才正确? 知道這些科學的喂奶姿勢,媽媽就能輕松應對。
一般來說,母乳喂養有三種常用的喂養姿勢:搖籃式、環抱式、側卧式。
這三種姿勢都是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來的,都是可以運用的母乳喂養姿勢。
第一種:搖籃式
搖籃式是一種傳統的喂奶姿勢,很多媽媽都喜歡。媽媽用一隻手臂在内側支撐孩子的頭部,懷抱着寶寶,好像寶寶在一個小搖籃裡。這樣哺乳媽媽很輕松,寶寶也很舒服,而且有利于孩子和媽媽親密接觸。
第二種:環抱式
為什麼叫環抱式呢?因為特别有趣,好像環抱一個橄榄球,所以這種姿勢也叫做橄榄球式,就像在腋下夾一個橄榄球那樣。
媽媽用手臂夾着寶寶的雙腿在腋下,寶寶的上身呈半卧位的姿勢正對媽媽的胸前,用枕頭适當墊高寶寶,手掌托住寶寶的頭,讓寶寶更好吮吸乳汁。
這種哺乳姿勢特别适合剖腹産的媽媽,可以避免寶寶壓迫到媽媽的腹部,寶寶和媽媽面對面,也利于親密接觸。
第三種:側卧式
抱着喂寶寶,媽媽真的很累,如果不想抱着,可不可以躺着喂寶寶呢?答案是:可以的,不過不是平躺着,而是側躺着。
正确姿勢是媽媽身體側卧,用枕頭墊在頭下面,寶寶側身和媽媽正面相對,腹部相貼。媽媽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頸部,讓寶寶成45度角,或者在寶寶側身墊上被子,讓寶寶處于45度,這樣寶寶能輕松吃到奶,而且不會被嗆到。
為了保證寶寶和媽媽緊密相貼,還可以用一個小枕頭墊在寶寶後背,支撐寶寶的身體。這種姿勢特别适合夜間哺乳。
現在,很多剖腹産的媽媽,醫生都主張用這種側躺的姿勢喂奶,這可以避免媽媽太累,也不會壓到媽媽的傷口。
所以,關于夜間母乳喂養,不一定得抱着喂寶寶,媽媽側卧也是可以的,關鍵是姿勢要正确。
2.科學育兒,讓孩子健康成長
母乳喂養的寶寶,特别幸福,可以和媽媽有更多的親密接觸。
母乳喂養多長時間好呢?據最新研究,如果媽媽乳汁充足,盡可能長時間喂養寶寶,在生命最初的1000天裡,都母乳喂養,寶寶抵抗力将更好,身體更棒。
當然,媽媽養育寶寶是很艱辛的過程,特别需要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更需要丈夫的體貼。
在生産初期,媽媽身體消耗很大,容易疲勞,沒有力氣抱起寶寶,就可以用側躺式喂奶。
在寶寶還沒有斷夜奶,夜裡還需要起來喂養的時候,媽媽也可以用側躺式喂養。因為媽媽和寶寶都是側躺着,不用擔心寶寶會被嗆到。喂完了以後再把寶寶抱起來拍拍嗝,寶寶打完嗝以後再放下睡覺。
育兒路上很艱辛很艱難,每一個媽媽都有道不盡的甘苦。其實,科學育兒能夠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學會正确的喂養姿勢,讓孩子更好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