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說一下中華文化的根基,諸子百家!
諸子百家時代是中華民族的大時代,因為那個時代湧現出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文化遺産。使我們中華民族利于民族之林,使之讓其他民族望塵莫及。 了解了諸子百家也就了解了中國文化,對于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歸屬感也就有了,而我們傳承中國民族文化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那麼我們先說說什麼是諸子百家?
提起司馬遷,我們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知道司馬遷寫的《史記》,即使沒讀過也會聽說過。司馬遷的父親是司馬談,順便再說一下中國古代的史學家都是家族傳承的。司馬談就是史學家,死後傳給了司馬遷。
司馬談就把中國的諸子百家分成了六大家! 一.陰陽家 二.儒家 三.名家 四.墨家 五.法家 六.道家。
還有一位史學家,就是東漢的班固。了解的人會知道班固寫了非常著名的一本書那就是《白虎通德論》。 班固在司馬談把諸子百家分成了六大家的基礎之上又增加了六家,分别是:一.縱橫家 二.農家 三.兵家 四.醫家 五.雜家 六.小說家。下面呢,就給大家把分出的這些家做一個概括性的論述。
首先說一下對于中國人影響最大的,就是道家。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但是如果說按照道家的整個精神思想往上追溯的話可以追溯到很遠,甚至追溯到了伏羲時代。
其實老子本身也是一位史官,老子結合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曆史在結合于易學而創立了道家學派。 道家也分為三個古流派,和一個新時期的流派和一個道教。哪三個流派呢?那麼就來說一下!
第一個就是以黃帝和老子提倡的無為之治。所以黃老之學在漢代初期的時候開創了漢文帝和漢景帝統治下的漢朝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第二個就是以老子和莊子的學說開創的"魏晉玄學"。魏晉玄學對于中華民族文化影響是很深的,就像我們現在所用的文化和民俗都和魏晉玄學有着千絲萬縷的關系。
第三個就是楊朱學派!在戰國時期提出了重要的"全生貴己"思想。就是向所有人表達的是:"我個人的權力尤其是生命的權利不能被侵犯,同時我也不侵犯别人的權利"。所以說楊朱堅決反對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财富,或者有不良嗜好影響自己的身體。我想這些放到現在的今天還依然有它的意義。
新的學派就是1991年懂光璧先生提出的新道家,就是所有願意按照自己天性追求逍遙的人都為道家的一份子。我稱它為"天性派"。
好了,那麼這麼多的道家呢就衍生出了中國本土唯一的宗教,"道教"。道教呢,結合了中國本土的一些仙佛傳說,将道教的一些人物神化以後另外結合一種民間巫術就形成了中國獨有特色的本土宗教。以上就為整個的道家文化給大家總體的說一下。
現在給大家說一下儒家,儒家代表人物為孔子。儒家的文化是什麼呢? 第一個就是講"個體的完善"。儒家認為,個體完善了才可稱為君子。所以也為"君子之學"。
第二個講的是"社會的和諧"。就像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和諧社會,其實就是儒家思想的一種表達。如果說人人都具備了個體的完善,達到了君子之學那麼我們的社會也就自然而然的和諧。就像人與人不争吵,國與國之間和平相處互不幹預。鄰裡之間互愛互幫,尊老愛幼。這些都是和諧社會的象征。 第三個講的就是天人的學說,講"天人和諧"。孔子的《論語》中提出了"仁"。孟子提出了"義"。孔子孟子的觀念為人之初性本善。因為隻有承認人生下來性本善的思想,才可以達到後期的"社會和諧,天人和諧和個體的完善"。但是荀子卻提出了人之初性本惡的思想。也就是說荀子的意思是講:"人生下來就是惡的,所以荀子提出了以禮法來約束人,要講法制.講法度.有禮節.來規範人的行為"。最後無論性善還是性惡在此我們不予争辯。
還有一個就是程朱的理學,叫做"存天理,滅人欲",這是從儒家演化出來的。 另外就是明代王陽明所提出的《心學》,緻良知!以上即為儒家學派的總體概論。
現在我們說一下墨家! 墨家的創始人為墨子,是和儒家齊名的。都稱為"顯學"!就是顯露出來讓大家完善的學說。墨子提出來的墨家學說是有現實意義的,尤其在我們這個時代,仍然有重大的意義!墨子提出了幾點我們說一下,第一個是"非攻"。非攻就是說強勢的一方不能欺壓弱勢的一方。一旦欺壓弱勢的一方就要強力還擊!
第二個是"兼愛",就是要倡導用愛的思想行為方式去愛天下所有的人。也成為了那個時候世人普遍的價值觀。
第三個就是"天志"。就是說曆史有一個發展的理性。天志時刻在約束和規範人類的思想,就連最高統治者都不能違背天的意志。要順行天道。
第四個就是"節用"。反對儒家的厚葬,提倡節儉。所以這也就像我們現在提出的"節約節儉型社會"。 第五個是"非樂"。說不能天天搞娛樂文化,就像現在的社會都以娛樂至上為主了,全民娛樂甚至娛樂至死的程度。 第六個就是"非命"。反對儒家所說的天命觀,就是說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而改變命運。等等還有很多大家自行查找。 最後墨家的"機關道",大家應該有所了解,是的,墨家創造了很多工具都非常實用。
下面說一下法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很多,有慎到.韓非.商鞅.申不害.李悝等等很多人。法家所尊崇的是以法度為重要的一個依據,就如同現在的依法治國一樣。意思就是任何事情都要以法的框架之下來作出相順應的行為。但是法家的法和現在法律的法還不一樣,這個以後和大家細說。 慎到其人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國變法使秦國變得強大,韓非子具商鞅之後在秦國著書立說,李悝在魏國變法使魏國國力大增,申不害在韓國變法使韓國人稱為"勁韓"。
慎到專門強調法度,商鞅韓非子申不害等人專門強調勢和術,同時韓非子也注重法。舉個例子:這個術是什麼術呢?以商鞅來說,如何讓一個國家的老百姓聽從君主的命令呢?那就想出了禦民之術!一共有五點我們來說一下,(1)弱民.就是讓百姓成為弱勢的一方。
(2)愚民.就是不能讓老百姓掌握太多的知識,一旦掌握的知識太多思想就會變得太活絡進而導緻不好控制。
(3)疲民.就是不停的讓老百姓有活幹,這樣百姓就不會有時間研究别的。
(4)貧民.隻有百姓窮國家才能富有。
(5)辱民.不能讓百姓有自尊,百姓有自尊後就不會尊敬有學問的人和掌權者。以上即為法家用術的一種!也說明了法家在實際操作起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為什麼以法家學術建立起來的秦國短短15年就滅亡了?!這也和法家有另一層面的關系,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我們之後再說。
下面我們說一下名家! 名家的代表人物是公孫龍,惠施等。惠施我們知道是典型的"辯家"。比方說公孫龍曾寫了一篇叫"白馬論"的文章。文章中說白馬非馬,白是白的東西而馬是馬的東西。白加上馬不一定等于白馬。這個論述别人還真就輕易辯不過公孫龍。也有人稱其為"詭辯論"。其實啊,名家真正研究的是"名副其實"!就是說所有的事物要走向自己的軌道必須要名副其實!這個"名副其實"的成語也是這麼來的哈。名家論說的意思是凡事必須有"名"!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也是古代哲學思辯的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古代包括現在也是,給新生兒起名字都非常重視的原因之一。
再說一下陰陽家! 陰陽家是以易學建立下來的,但不是易學家。因為陰陽家用易學家的陰陽論構建了宇宙論,正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用來解釋宇宙的起源等問題。陰陽家和易學家的區别在哪呢?就是陰陽家從《尚書》裡面總結了一套東西,叫做"五行終始論"。就是用來闡述王朝的興衰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輪流坐莊而确定的。打個比方,如果以現在的朝代以木為代表,那麼下一個時代就是以金為代表的進而更叠換代! 陰陽家的代表人物是鄒衍,同時鄒衍又提出來了"九大洲"的學說。他把天下分成了九個大洲,我們所在的是中間,稱為東勝神洲。這也就是我們所在的這片土地為什麼稱為神州大地了。鄒衍的陰陽論在諸子百家時代影響很大。
最後我們說一下雜家!
雜家這兩個字不太好聽,那麼為什麼用雜家來代表呢?因為雜家包含的太多太多!首先說第(1)縱橫家.也就是辯才,在春秋時期專門搞外交政策。以張儀蘇秦為代表人物。
(2)兵家.專門研究軍事,因為在那個時代國數衆多紛争不斷,武力兼并非常頻繁。是以孫武孫膑為代表人物。
(3)農家.以農田桑業為主,以許行為代表人物。(4)醫家.專門研究古中醫藥學。以扁鵲為代表。(5)小說家.以天下間各種奇聞異事為主學。代表人物是虞初為代表。
(6)數術家.專門研究山.醫.命.相.蔔這個學家。
由此可以看出雜家包含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不僅如此,雜家還包兼并着最初我們說的六大家。再給大家說一下雜家的代表人物,《呂氏春秋》大家都知道。沒錯,雜家的代主要表人物就是呂不韋。所以呂不韋是懂戰争,懂經商,懂醫術還懂農桑的。
所以有以上這些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今天所說的話所行的事。所有的行為思考方式和處理事物的方法與原則為什麼是含蓄的,都和諸子百家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稱之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的起始點在哪裡?最終的問題的答案就在于我們的"諸子百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