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的小瑤瑤(化名)特别喜吃蛋糕,雖然在媽媽的監督下每天早晚都堅持刷牙,但小朋友刷牙比較馬虎,往往是匆匆了事。瑤瑤的媽媽李女士是個90後的年輕媽媽,初為人母,對于照顧孩子也是各種手忙腳亂,關注重點全在吃喝拉撒睡,口腔清潔卻相對怠慢,漸漸地,瑤瑤有幾顆牙出現了齲洞。
因為乳牙遲早要換,李女士也沒有太在意。沒想到瑤瑤在幼兒園和小朋友打鬧時不小心摔壞了門牙,李女士帶女兒來就診時,醫生告訴她:瑤瑤的牙齒有幾顆被齲壞了,需要趕緊修補!李女士特别不能理解,乳牙蛀就蛀了,有啥大不了的,反正再過兩年牙齒都要換的,何苦現在補牙受罪?該不會是醫生變着花樣來賺錢吧?
其實有李女士這樣想法的家長并不是少數,很多父母都認為:乳牙遲早是要被恒牙替換的,因此對兒童的口腔衛生往往不夠重視,即使乳牙患了齲齒,隻要孩子不說牙疼,家長都不會帶孩子上醫院治療,這樣的觀點是非常錯誤的。
要知道乳牙自帶咀嚼、美觀、發音、誘導下方牙齒正常萌出、促進面部正常發育等功能。同時,恒牙替換乳牙是根據年齡一個一個陸續依次脫換的。從7歲左右開始,從門牙到磨牙,一般到12歲左右才換齊。乳牙雖然最後都要被替換掉,但也會陪伴孩子一段很長的時間,是兒童咀嚼食物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乳牙一般會在口腔内存留6-10年,而這一階段,是孩子們生長發育非常重要的階段,所以乳牙對小朋友的健康發育成長非常重要。
孩子的乳牙如果被齲壞又無法及時得到修複,越往下拖,越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消極影響。乳牙齲壞首先會影響恒牙的生長,造成牙齒不整齊。因為乳牙是恒牙萌出的導向,如果乳牙因患有齲齒而過早脫落,那麼兩側的牙也會向缺失的空隙處傾斜靠攏,使恒牙無法得到應有的空隙,不能在原來的位置上正常萌出或萌出不完全,最後恒牙咬合混亂,排列異常,牙齒長得七歪八斜,慘不忍睹。
同時,乳牙齲壞也會影響孩子正常的腸胃吸收功能。這是因為齲壞很容易造成牙齒缺損,繼發牙髓病,根尖周病,最終導緻乳牙缺失,殘冠或殘根,咀嚼功能喪失或降低,從而導緻消化不良。如果牙齒爛了,孩子可能就隻喜歡吃松軟的食物,牙齒此時更難得到鍛煉,不僅容易長成雙排牙,還可能養成挑食的習慣。
乳牙被齲壞,孩子吃東西時當然會感到疼痛,出于天然的趨利避害的心理,必然不敢用患側牙咀嚼,這也造成雙側面部發育不對稱,臉部會一邊大一邊小。齲齒的存在,一方面會向周圍蔓延成牙髓炎,另一方面還可作為感染源引起其他疾病,比如風濕病,心肌炎等,危害兒童身體健康。
所以,如果孩子的乳牙出現了齲洞,應積極到醫院治療,而且越早越好,能修則修,能補則補,盡全力保持牙齒完整。如果家長對此不重視,齲洞便會由小變大,由淺變深,讓孩子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直接影響其學習和身體健康。對于齲齒來說,預防遠大于治療,在孩子還不能很好刷牙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盡職幫其刷牙,當孩子将來有一口漂亮的貝齒時,首先感激的就是父母!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朗朗口腔予以删除。
現在關注【朗朗口腔】可以免費獲取更多的口腔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