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來新開倉的融資客戶去杠杆,體現為融資淨償還額。同時,6月23日以來的融資買入額達到1.63萬億,這代表着新買入的投資者持倉成本是在4200點以下,持倉浮虧估計為20%左右。”有基金經理指出,新進入的1.63萬億融資餘額,短期并不存在爆倉風險。
本報記者 盧遠香 深圳報道
券商兩融正在加速去杠杆。
7月8日,券商融資淨買入額為-1700.19億元。而在此前的7月6日和7日,融資淨買入額分别為-1443.46億和-1363.01億元。
這意味着,融資餘額三天已銳減4506.65億元,過去三日場内融資正在加速去杠杆,其單日降幅環比處于上升狀态。
wind數據顯示,融資餘額的峰值出現在6月18日,彼時滬深兩市融資餘額為2.26萬億元。截至7月8日,融資餘額為1.456萬億元。
這意味着,融資餘額在13個交易日減少了8105.52億元。
從券商融資餘額和融資淨買入額數據看,借助券商融資融券加杠杆的客戶正在主動和被動去杠杆,給市場帶來比較大的抛盤壓力。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解到,兩融正在快速去杠杆,但高峰期即将過去。
去杠杆高峰期已過
“這輪調整中存在平倉風險的融資盤是3000點以上加杠杆的客戶。等這批客戶的杠杆降低後,融資盤的抛壓就會大幅減少。”一位保險機構向記者表示。
記者注意到,這輪牛市的快速上漲始于3月2日,彼時,上證指數處于3300點的位置,融資餘額為1.17萬億元。3月2日至6月18日,融資餘額快速攀升,融資淨買入額達到1.1萬億元。
據wind統計,融資餘額在6月18日達到2.26萬億的峰值,随即進入了快速降杠杆階段。截至7月8日,融資餘額減少8105.52億元。
“3月以前借兩融加杠杆的客戶,前期利潤比較豐厚,短期不會面臨強行平倉的風險。”前述保險機構估算,假設3月後加杠杆的1.1萬億融資去杠杆,平倉盤的抛壓隻有3000億左右。
另外一位公轉私的基金經理,則從另外一個視角來理解融資餘額的銳減。
“6月23日至7月8日,融資買入額合計1.63萬億元,融資償還額合計2.43萬億元,由此得出的是淨買入額為-8050.03億元。”這位基金經理指出,外界注意到的是融資餘額下降了8050.03億元,券商融資盤正在去杠杆。
但在他看來,這不僅是融資盤去杠杆,背後也代表着股票籌碼的交換,兩融投資者持倉成本正在發生變化。
“3月以來新開倉的融資客戶去杠杆,體現為融資淨償還額。同時,6月23日以來的融資買入額達到1.63萬億,這代表着新買入的投資者持倉成本是在4200點以下,持倉浮虧估計為20%左右。”前述基金經理指出,新進入的1.63萬億融資餘額,短期并不存在爆倉風險。
截至7月8日,滬市融資餘額隻有9424.92億元,深市融資餘額為5160.96億元。基于此,他判斷可能最近一兩天,融資盤去杠杆的風險徹底釋放,市場不用再擔憂1.4萬億融資餘額的爆倉風險。
某大型上市券商證券金融部人士亦向記者表示,6月15日以來,新老客戶不斷在調整杠杆,券商融資去杠杆高峰期即将過去。
投資者主動降杠杆
記者圈内熟悉的兩位融資客戶,或許可以側面反映融資去杠杆的風險釋放情況。
李林(化名)是一位新股民,今年3月開始使用兩融工具買中小市值成長股,一度獲利非常豐厚,維持杠杆比例達到600%。7月8日上午,開盤全線跌停時,其信用賬戶的維持擔保比例最低達到280%。
8日下午,李林趁反彈小幅減倉,維持擔保比例降至320%。“最困難時刻已經熬過來了,短期不會有平倉風險。”李林說。
另外一位新股民陳峰(化名)是在2014年7月即采用兩融加杠杆,這輪調整以來,一直滿倉扛着。
截至7月8日上午,他的維持擔保比例最低下降至180%。根據兩融業務規則,維持擔保比例警戒線為150%,平倉線為130%。
“這輪調整回吐了今年的所有盈利,但還不至于虧到本金。”陳峰說,6月26日以來,他每天面對的是持倉中有五六隻個股跌停,非常煎熬。7月9日,市場開始反彈,他稍微降低杠杆,以控制市場風險。(編輯 巫燕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