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産業融合的必然性?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個人電腦年産量占全球約80%,智能手機和彩電年産量占全球65%以上,電聲器件、磁性材料元件等多個門類電子元器件的産量全球第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信息技術與産業融合的必然性?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個人電腦年産量占全球約80%,智能手機和彩電年産量占全球65%以上,電聲器件、磁性材料元件等多個門類電子元器件的産量全球第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規模邁上新台階、質量效益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收10年翻一番。從2012年到2021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從7萬億元增長至14.1萬億元,增加值年均增速達11.6%,在工業中的營業收入占比已連續9年保持第一。其中,消費電子産銷規模均居世界第一,創造直接就業崗位約400萬。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快速增長。10年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從2.5萬億元增至9.5萬億元,增長2.8倍。今年1—7月,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達5.4萬億元,同比增長10.3%。
産品創新叠代不斷加快
可裝入口袋随身攜帶,展開即可作為外設顯示器……日前,維信諾推出業界首款“柔性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口袋卷曲投幕”。收納狀态時,這款12.3英寸的柔性屏輕巧如一支熒光筆。
“10年來,中國AMOLED産業實現了規模化量産,更在前沿的卷曲拉伸等領域實現突破,誕生了一系列技術創新成果。”維信諾董事長張德強介紹。
全球首款消費級可折疊柔性屏手機、全球首款疊屏電視……10年來,諸多“世界首發”消費電子産品問世,我國消費電子産業更是鍛造出衆多全球馳名品牌。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喬躍山介紹,10年來,我國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第五代移動通信等領域技術創新密集湧現,超高清視頻、虛拟現實等領域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基礎軟件、工業軟件等産品創新叠代不斷加快,供給能力持續增強。全國軟件著作權登記量從2012年的14萬件增長至2021年的228萬件,年均增長率達36%。
産業結構實現新突破
羚羊工業互聯網發布“羚羊工業大腦”、九韶智能發布新一代工業軟件内核……9月21日,2022世界制造業大會舉辦軟件、智慧生活專場發布,安徽省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領域的一批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10年來,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集聚效應凸顯,産業結構不斷優化。”喬躍山說,2021年,14家中國軟件名城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業務收入占全國軟件業比重達78.4%。
——集成電路産業規模不斷壯大。2021年國内集成電路全行業銷售額首次突破萬億元,2018—2021年複合增長率為17%,是同期全球增速的3倍多。産業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芯片産品水平持續提升,較好地滿足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發展需要以及行業應用需求。
——操作系統生态建設加速。國内首家開源基金會——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正加速孵化開放鴻蒙、歐拉等一批開源項目。在服務器操作系統領域,歐拉開源社區用戶數量超60萬人,合作單位超380家,終端部署量超170萬套。在移動操作系統領域,核心技術攻關、應用推廣和生态建設加速,鴻蒙操作系統裝機量已超3億台。
融合應用探索新空間
多傳感器融合測試、算法優化……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與江淮汽車研發團隊,緊鑼密鼓地進行全新車型自動駕駛平台實車測試。按照計劃,搭載國産車規級大算力自動駕駛芯片的車型,将于年底量産下線。
10年來,以自動駕駛為代表的融合應用層出不窮,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賦能、賦值、賦智作用深入顯現。
——企業上雲步伐不斷加快,全國累計上雲用雲企業超過360萬家。截至今年6月底,工業互聯網應用已覆蓋45個國民經濟大類,32個重點平台連接設備超7900萬台(套),服務工業企業超過160萬家。信息消費持續擴大和升級,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2.8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6.8萬億元。今年上半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達到3.24萬億元。
——北鬥網絡輔助公共服務平台能力建設漸趨完善。今年上半年,平台北鬥活躍用戶量平均每日4030萬,業務量每日3.2億次。北鬥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國内北鬥高精度共享單車投放量突破500萬輛,貨車前裝北鬥超過百萬輛。
10年來,面向教育、金融、能源、醫療、交通等領域典型應用場景的軟件産品和解決方案不斷湧現。汽車電子、智能安防、智能可穿戴、智慧健康養老等新産品新應用發展取得紮實成效。《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06日 02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