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過年回老家最怕親朋好友問什麼

過年回老家最怕親朋好友問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3 20:15:56

在經曆了疫情導緻的三年分别之後,許多年輕人懷揣着與親人團聚的期望踏上了春節回家的歸途。而迎接他們的是父母的催婚等等,種種溝通中的不如意接踵而來。

最近央視網刊發的一組文章《走完親戚,身心俱疲》引發關注。在這篇文章中,幾位年輕人道出了和父母親人溝通中強烈的不适:“親情裡,更多的是窒息”“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麼也沒有”“逃不過的催婚,不走心的對策”,展現了年輕人回鄉感受到的和父母輩間存在的真切的沖突和矛盾。

本刊在2022年12月28日刊發的文章《今天圍着分數轉,明天呢》一文中曾經提到了今天子女一代對親情的冷漠。除了過度追逐應試導緻的人格問題之外,筆者相信還有很多原因。2023年1月7日,春節前,本刊邀請了有多年家庭治療經驗的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劉朝瑩博士與教育周刊兩位編輯,共同開展一場代際對話,最終以《過年回家:好好陪伴好好愛》為題,提示家長們關注反思自己的育子模式,同時也提示青年一代要有反哺與超越的意識。本期,編輯拟繼續将兩代人的溝通問題放在一個更大的社會背景中,邀請不同背景的專家從更廣闊的社會層面去進一步審視兩代人的溝通困境。

——編者

過年回老家最怕親朋好友問什麼(春節走完親戚身心俱疲)1

春節将至,在外遊子們紛紛踏上歸鄉路途。圖片拍攝于臘月二十九哈爾濱站,車站候車室人山人海。本報見習記者 朱英傑 攝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與青年談心

楊建平

離開農村,進入城市的青年學生,每年回家過年都會在重溫親情的同時,遇到各種不适應或者尴尬。要麼被催婚:趕快找個對象結婚;要麼被催回:盡早回家鄉來工作,就近照顧爹娘。

年輕人讀書奮鬥的目标,就是走向遼闊天地大有作為。但父母親戚的期望卻并不都是如此,他們的生活閱曆、他們的見識、他們的人生經驗,都與出走的兒女漸行漸遠,所以過年的熱鬧、親熱之後,落到實際的話題,就開始摩擦沖撞,有時還會“不歡而散”。

每年春節後,就會看到網絡上大量年輕人的“吐槽”。

其實這是個永恒的話題。

城鄉之間差距越來越大,地區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諸如此類的親情摩擦、沖撞,就會越來越多,甚至越來越激烈。

回想我們當年和父母的分歧、争辯,亦如今日兒女們和我們的掰扯。

作為父母,我慢慢懂得,尊重兒女的選擇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要破除“養育兒女就是要圖個回報”這種思想觀念,而是要像歌詞唱的那樣“隻要你過得比我好”。

曾經聽到一個專家說:“你們中國人的父母養孩子,就像搞投資,總在追求高回報。”我聽後很受打擊,但也覺得人家批評的有道理。

作為兒女,自己走出去後,見識、胸懷、志向已經與父母不在一個層次,如何兼顧自己的理想和父母的願望,是個難題也是個必做題。要有一定的堅持也要有一定的妥協,更要有良好的溝通。有一句詩“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我們見過大世面,接受新知識,有了新理想,但要理解父母的狹隘、原諒父母的局限,更要溫暖父母的心,不能嫌棄他們、輕視他們,讓父母為你的遠走高飛高興,而不是擔心或者傷心。

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相處好,在社會面對各種利益糾葛、人際關系,你又如何立足?

之所以有這麼多年輕人網上吐槽,就是骨子裡覺得他們觀念落後,思想狹隘,不屑于和他們多費口舌。沒有面對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化解矛盾。

這樣的心态和處事方式,往往會加劇這種摩擦和對撞,使親情撕裂,使自己受傷。

所有出走遠方的年輕人,都必須面對這個親情的斷裂,都要重新構建新的親情關系,而且還要随着發展變化,不斷重構完善。

這就是人生。任何人都概莫能外。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

父母亦需向子女學習

史朝

改革開放45年,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随着城鎮化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2002年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衆化階段,2021年進入普及化階段。也就是說18歲到22歲的年輕人絕大多數接受了高等教育,與此同時,他們的思想認識,價值觀念、人生理想與他們的父輩可以說發生了天壤之别,而春節兩代人的相遇,發生沖突是必然的。從《走完親戚,身心俱疲》一文中可以看出,無論是在校大學生還是已經走向工作崗位的年輕人,對他們父輩的言辭、告誡以及親戚們的“好心”與勸告,不是聽還是不聽,與親屬之間是正常交流還是敷衍了事的問題,而是完全生活在兩個世界,根本無法溝通的問題,即著名人類學家米德所講的“代溝”問題。

現在在校和已經工作的年輕人,是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以後,甚至是90後,00後,他們基本是在互聯網和手機的伴随下長大的一代。而他們的父母基本是50後或者60後出生的一批人。這批人文化程度不高,大多數是初中畢業,少數人接受了高等教育,改革開放對他們雖然産生了巨大影響,但是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基本還停留在計劃經濟和一切如常的水平。而上世紀80年代以後尤其是21世紀出生的年輕人,一出生滿眼看到的就是高樓林立,信息發達,高鐵、高速公路,時髦服裝,電子支付和自媒體的信息沖擊。婦女解放、個人獨立的思想也深深影響着大學生們,回到他們曾經出生甚至長大的地方,不是熱愛而是鄙棄。對于春節期間親戚貌似關心的面孔問這問那,尤其涉及個人隐私的婚姻、收入問題,部分人甚至想随時逃離。米德說的在成年人和孩子之間的“代溝”,在高速發展的中國今天,已經是巨大的鴻溝了。

對于我國絕大多數家長來說,始終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認為年輕人社會經驗不足,做事欠考慮,而做父母的應該為他們多做考慮,避免他們走向社會吃虧。甚至認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颠撲不破的真理,成年後不結婚,不娶妻生子就不是正常人。春節期間,是教育孩子以及親戚坐到一起,進行交流的最好時機。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的孩子已經是成年人,是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下長大的一代人。他們的思想認識價值觀念已經完全不同于他們的父輩了。

《走完親戚,身心俱疲》一文給我們做家長的一個深刻的提醒:我們的思想觀念應該發生轉變了!我們的子女,已經是成年人了,他們接受的教育,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與我們已經完全不同。不要用我們的認識和價值觀念來判斷他們和教育他們。我們需要與他們一起成長,學習新知識,掌握先進的理念,虛心向自己的子女學習,接受他們的生活方式。隻有這樣,兩代人相處起來也才會更開心和幸福。

(作者系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教授)

我們需要共同經曆現代化

劉謙

每逢春節,遊子們既心懷親情牽挂,又背負倫常義務,沒有特殊情況的話,總要回家看看。卷裹在三年來難得的年節團圓中,一些初涉社會的年輕人也一邊幽幽地吐槽“身心俱疲”:本在為畢業去向焦慮的研究生,被父老鄉親一通“回鄉才是孝順”的家族意見淹沒;明明在外能說會道的精明人,回鄉後蓦然發覺人情生疏,反倒引發家門口的“社恐”;自打弟弟出生後,身份“透明”的姐姐,在外努力學習,總算掙得一份存在感。春節期間面對全家人對弟弟的衆星捧月,這份脆弱的自信可以在瞬間崩塌……細碎間,好像可以聽到心靈撕扯、憂悶的聲音,而那些已然生活定型、事業穩健、甚至兒孫滿堂的七姑八舅以及自己的父母,不知是否在意年輕人這份幽幽的疲憊。

要說春節真是一個神奇的時刻,可以将至親以及至親的至親召集在一起。既親近又生疏的親人們,共同以春節之名彙聚一堂。這是中華傳統所攜帶的久遠的曆史能量,無論老少,心甘情願收起所謂個性與自主,臣服在這年節的節奏裡,為家族團圓聚攏而來;而長輩們所攜帶的具有時代烙印的價值觀,在相聚時分疊加着長輩們在人倫秩序裡的高位,大有噴射而出的氣勢,對年輕人正在進行的自我确認與道路探索進行着全方位的高能籠罩。

要說家鄉,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是出走一生的起點,也是一生回望的原點。原生家庭連帶着這片土地,以最深刻的方式塑造着我們最初的心靈形态:對世界的安全感、做人的價值排序乃至飲食口味。随後的成長,從走讀到住宿,從學校到單位,從家鄉到另一個城市,從中國到外國。空間的轉換讓我們有機會在更寬廣的視野下回望家鄉,也回望最初的心靈。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回到家鄉那份難以安頓的心緒,與其說是對家鄉的生分,不如說是對曾經的自己與當下的自我難以接洽的無措:一邊是深深紮根的原初心靈形态,一邊在承受來自更廣闊世界的審視與熔煉的力量……

年輕的遊子們,在這樣的時空交織下感受到的心緒紛擾,很容易用“代溝”一詞解釋。

代溝是橫亘在代際之間,影響順暢交流與傳遞的隔膜。而這看似阻梗的代溝本身,其實又是那樣順理成章、代代相傳。無論身處何時,我們都在以各自的生命時間與所處時代相遇。盡管時代洪流大相徑庭,但是在個體生命時間的軸度上,兩段曆史洪流中的二十歲共享着年輕俊秀與旺盛激素,更何況血脈相連,養育中最初的心性雕刻,構成父輩與子代在茫茫人海中最深刻的關聯。這份關聯是盡管面臨時代洪潮的紛擾,但依然可以相通與傳承的底氣。當然,巨大的曆史背景差異絕不容忽視。尤其在當代社會,不确定性撲面而來,不可預估的科技力量勇往直前,似乎有更多的生存方式被接納,似乎又有更多的風險在潛伏,人們很難對世界走向有着準确把握,作為數字時代的原住民,當代年輕人越是被信息沖擊,越是被所謂“自由”的選擇萦繞,越是被無形的力量束縛,也越是對未來彷徨,從而越是難以被上一輩的價值觀徹底說服。

擡眼世界,所謂代溝的困惑,當然不僅當代中國獨有。上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以其寬廣的國際視野,就如何實現當代社會建設者的議題,曾撰寫《從小培養21世紀的人》。美國著名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經曆兩次世界大戰,她在晚年意識到人類即将進入完全不同的時代,推出頗具影響力的作品《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兩位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思想者不約而同指出,世界在休戚相關的意義上正在形成一體,共同經曆現代化進程是人類的共同命運。這意味着人類必須以各種方式與迅猛發展的科技相處,包括長者向年輕人學習更先進的技術,而不是傳統社會中後來者向長者學習繼承技能和資源;同時,當代人必須以更寬廣的胸懷學會面對多元差異,包括遠方那些貌似匪夷所思的文明形态,也包括近在咫尺與我們不同代際的文化思維。

說回年節裡的疲憊,那是年輕的心靈對世界的觸碰,透着青春的柔軟和敏感;放眼世界和一生的生命曆程,春節的召喚、家鄉的質感并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磨損,那是文化血脈在無聲中的傳承。代際交疊與交流正如年輪般靜谧而流轉。隔膜總會存在,總會度過,總會擴展,無論對于個體,還是對于時代,都會成為生長的印記。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多點洞察和體恤

鄭新蓉 闫予沨

三年的疫情肆虐,有了來之不易春節團聚,而面對久别故鄉的親友,很多年輕人卻是七分歡喜三分愁,聊天兒不一會兒,便會要面對工作還是感情歸宿帶來的尴尬和隐私。也看到很多年輕人吐槽:疫情什麼都可以改變,就是改變不了家鄉親友對很多他人私密問題的關心和好奇。

筆者也有一個想象,當年輕人回城後,家鄉好奇的親友也一定在感歎:“幾年不回來了,怎麼更悶了。”“孩子們進了城跟我們就不親了”……

距離由此拉開,無論是親情、故鄉情還是舊友情分。這是一個有趣也令人遺憾的社會學現象。其實很多年前,茅盾筆下的《子夜》描繪的“高老頭”進大城市的驚恐和不安,就拉開了現代化進程中代際、城鄉、貧富的種種差距。

或許,我們可以對變化着的時代和身處其中的我們自己多一些理解和觀察。

走在時代前列的年輕人,本身是更有精力和好奇來探索我們的父輩和家鄉的。然而,在作者看來年輕人害怕回家、厭倦走親戚,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現代城市生活的艱辛和可能的種種不如意。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城市的擴張,更多青年人進入并内卷于城市的各個行業,在陌生的環境裡求生存,反而未必有家鄉的同齡人“混得好”,比如他們或許沒有傳統意義上穩定、體面的工作,沒有早早結婚生子成家立業,買不起房子買不起車,甚至沒有更多閑暇來陪伴父母或者發展業餘愛好。這種落差,使得這些年輕人在親戚口中成為“令人遺憾的異類”,也讓他們不願意面對親戚的詢問和關心。而城市生活的好處,比如相對多元包容、文化氛圍濃厚、機會多、薪資高等,在親戚眼中或許已經無法構成優勢,雙方難以溝通。

上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隻要肯讀書、上大學、能進城、努力工作,就意味着有更好的前途。而2000年以後互聯網行業大爆發,更是為一批當時的青年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财富。如今,發展進入新的時期,那種高速增長、高速吸納人才的行業進入了平穩發展甚至謹慎收縮的階段。那些依舊滿懷希望把孩子送到大城市的家長必須要接受一個現實:孩子的發展道路可能會比自己想象的、聽說的要坎坷,成功與失敗由更多因素決定。内卷成為年輕人的核心話題,但未必進入家鄉中老年人、親戚的視野。

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分析年輕人的“孤僻”和“不合群”可能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指責。“孤單”在親戚和家人眼中,是城市的弊病,是值得擔憂的事情。但許多年輕人可能恰恰是為了這份“孤單”選擇在遠離家鄉的大都市生活。這種孤單帶來的好處有:不需要進入家鄉同齡人的比較圈,可以憑借自己的興趣和性格選擇朋友,可以進行自己喜歡的娛樂休閑活動,包括年輕人對自由、平等的渴望。在陌生的大城市,年輕人能夠感知自己的社會和經濟地位,冷暖自知。但是回到家鄉,卻受不了鄉裡鄉親具體的攀比,甚至也不願意讓父母因此在家鄉蒙羞。年輕人的緘默和回避可能是支撐他們自我尊嚴的合理選擇。

當下,家長的“催婚”對年輕人是真實的困擾。如今城市普遍晚婚,和家鄉的普遍早婚形成了一道鴻溝。在城市,40歲以下的未婚人都還以青年自居,但家鄉早婚生子的30多歲人,早已是家庭的中流砥柱。一個朋友說過:自己的表兄弟姐妹都開始幫忙打理家中婚喪嫁娶破土動工的大事了,而自己單身,還不懂這些事,也不想懂。每次回家甚至還會收到壓歲錢,還要和孩子一桌。想來年輕人回家鄉,也不再是可以慰藉遊子或讓年輕人放松的理想之地了。

傳統熟人社會走親戚中,為什麼這麼讓年輕人緊張,一方面,攀比和說教确實存在。另一方面,在高競争的職場,年輕人每天考核、業績、獎勵等壓力中,好不容易希望在假期暫時擺脫職場的“評比”,但回家又遭遇了另一輪的“評比”,的确會心生恐懼。所以,我們需要對今天的年輕人多一些理解和體恤。

(作者鄭新蓉系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闫予沨系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博士生)

帶份耐心和關心

朱英傑

春節,比感受親情更讓人向往的,也許是那份對團聚的期待。年前,本想在北京過年的我,收到了來自四面八方朋友們的關心。“過年怎麼能不回家呢,一家人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多好啊!”朋友們的勸告中不僅保有對我的關懷,也含着他們自身對家庭溫暖的憧憬。

擁擠的車站、滿員的車廂、漫長的回家路途都不能阻擋在外遊子們對家、對團聚的渴望。但與《走完親戚,身心俱疲》一文中年輕人的春節體會如出一轍的是,朋友們在春節假期中便給我發來了新消息,“過年也太累了”“确實沒什麼可聊的,隻想趕緊回家躺着。”“我想回北京了,工作都沒有這麼累。”……

難道春節帶給我們的就隻剩疲憊了嗎?其實不然,換個視角,春節也是青年一代尋根固本的難得機會。回望人生路,不管當下自己身在何處,懂得追溯自我出處,懂得固根,才能更好地體悟自我本性,達到“萬裡歸來顔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的境界,想來這也是時代賦予春節的新意義。

回家前,也許我們是單位的骨幹力量、名牌高校的大學生。回到家,我們都會變成孩子、變成催婚對象、催娃工具。這種身份的轉換,難免會給很多人帶來一種強烈的生命割裂感。但轉念一想,在巨大的價值觀鴻溝中,親人與我們共通的話語體系也許真的不多,這些“催促”“問候”往往成為了他們能想到的表達關懷的最佳語句。

當然,回到家中不僅要接受來自家庭成員的關心,也需要我們呈現一些對親人的關懷。為避免成為“被讨厭的親戚”,“邊界感”也許會是一個不錯的自我提醒詞。由于所處環境不同,雖然許多話題無法進行深入溝通。但我們可以嘗試進行一些“軟對話”,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複制給親人,不在這個愉悅的節日中過于沉浸那些稍顯焦慮的話題。

無論怎樣,帶份耐心和關心,尊重彼此、理解彼此、包容彼此、關懷彼此。帶着對親情的憧憬與渴望回到故土,帶着家族的溫情和祝福重新踏上征途,這也許是當下春節給予我們最好的精神補給。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2月01日 第 10 版)

版面編輯:賀春蘭 朱英傑

新媒體編輯:莫愁

過年回老家最怕親朋好友問什麼(春節走完親戚身心俱疲)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