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我們已經全面進入消費降級時代,并且看不到逆轉的希望。
宏觀層面自不必說,全世界經濟都到達了疲軟期,并且,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去年以前,國内三大購物平台是我手機裡使用頻率最高的APP之一,而今年,我已經很久沒打開過它們了,為了節省手機内存,我甚至卸載了某多多。
著名社會學家鮑曼在《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一書中指出,進入後現代,我們正在從生産型社會轉變為消費型社會,中國作為快步趕上全球化的一員,消費主義不可避免地蔓延到了這裡。2019年和2020年時,知乎等論壇上還有很多人讨論年輕人被消費主義洗腦以及如何避免進入消費主義陷阱等話題,今年,這些話題全部消失匿迹。因為,即使被消費主義洗腦,在兜裡沒錢的情況下,也無法消費了。
實際上,即使兜裡有錢,消費意願相比以往也大打折扣了。大家都捂緊口袋過日子,買的都是必需品,而可買可不買的東西,基本上選擇不買。
衣服鞋子這些東西,能穿舊的就穿舊的,實在要買新的,就從最便宜的開始找。
疫情還讓我們減少了外出,我們也漸漸習慣了宅在家裡,購物中心變得不再有吸引力,今年去過一次市區的萬達廣場,冷清得像是世界末日的場景。上世紀70年代,社會學家鮑德裡亞在《消費社會》一書裡形容的消費型社會,就是人群集聚到大型購物中心,裡面琳琅滿目的商品,吸引着男女老幼的目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美劇《怪奇物語》,第三季裡面就有這種場面的複刻。
以前跟朋友同事隔三差五出去吃一頓,人均一兩百,也絲毫不覺得貴,現在一個月也不會出去吃一頓,如果當地發生了疫情,可能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
有個朋友做實體店生意,2021年在一個介于二三線之間的城市開了三家門店,在2022年都倒閉了,最後清算,不僅把以前賺的賠了進去,還負債300萬。這種情況下,這位朋友還能消費得起嗎?怕是以前開的是奧迪,現在開的是雅迪。
大部分實體店在這三年裡着實很難掙錢。
不過,市場上這麼多行業,總會有賺錢的行業,比如2020年初時,造口罩的人就賺得盆滿缽滿,2022年,核酸産業鍊上的企業,利潤翻倍上漲。但是,像旅遊、影院等娛樂産業就是相反的境地了。
2022年,能夠做到謹慎花錢是一種美德。
有時候是不得不謹慎。
出門旅遊,在今年是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想想滞留海南三亞的遊客,出去即費錢,又時刻提心吊膽。
現在的日常通勤,開一次長途車,都得先心疼一波油費,不開車,騎共享電動車,也要考量一下那幾塊錢的騎車費。如果不急的話幹脆走路回家,正好當做鍛煉。
上班時每頓都在工作地方的食堂解決,遇到外出有事不能在食堂吃,就買泡面回家将就一下。
漸漸地發現,在生活困難的時候,原來什麼都是可以将就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