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紫蘇生姜艾草

紫蘇生姜艾草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8:54:36

紫蘇生姜艾草(百草之王-艾草)1

艾草

艾草是東方民間認識和使用最早的藥草植物,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至春秋時期,艾草運用在醫學上,最早紀錄出現春秋戰國時期《孟子》中所載“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清代醫家吳洛儀曾記述:「熟艾能溫通十二經,入三陰,理氣血,除寒濕。」

在古代行軍打仗千軍萬馬,最重要的是水源,沒有水可不行,沒有水軍隊就不能前行,那怎麼辦呢?那時軍隊一直采用艾草來找水源。艾草生命力頑強,隻要有陽光的地方,就會生長,因此到處都有。所以軍隊到了荒原上的時候,士兵就會分頭去找艾草(或者幹脆行軍時随車帶上幹艾草),然後把艾草堆成一堆,點火燃燒,艾草燃燒後,艾草它有一種特性,就是性向下,并有自動找水的功能,艾草燒着後,産生的艾熱會順着地下走串,直到它找到出路,當遇到水源的時候,就會将随水一同蒸發升騰,這時軍隊就在方圓5裡去找看看那裡的地面有水霧冒出來,如果有冒出了,就是表示這個地方有地下水。這個時候在從有煙冒出來的那個地方去挖下去,不一會兒就會有水出來了,這樣就有水喝了,又可以繼續打仗啦!這就是用艾草找水的故事。

艾草-百草之王

Artemisia源自于古老希臘的守護女神之名而來,在中國則相傳是古代天神不忍見凡間百姓受瘟疫之苦而賜予的珍寶,擁有〝神仙草〞美譽,如果要在世界上找出一種草能勝任“百草之王”頭銜的植物,應該隻有--艾草。

明朝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醫學家叫李時珍,其實他的父親也是一位著名的醫生--李延文,李延文他一生之中寫了有兩本著作,《人參傳》和《奇艾傳》。《人參傳》和《奇艾傳》這兩本書裡面,詳細的記載了艾草和人參的功和德。功當然就是功效、功勞,德是什麼呢?就是它的價值、理解為貢獻也可以。衆所周知,人參為自古号稱百草之王,野山參是非常稀有的,現代社會一株正宗的野山參的價格在十幾萬乃至幾十萬之上是常有的事情。當然藥店裡面也有400元一斤的人參,那是種植的,藥效不可同日而言。物以稀為貴,當然人參的藥用價值曆代先賢都給予肯定。李時珍的父親李延文在書裡曾就這麼寫道:“艾有參之功,參無艾樸實之德”。人參難得,艾草遍野,大道至簡,艾草無處不在。田野、山岡随處就可得。李延文說艾草的功效和人參是一樣的,但是艾草普惠天下的德卻是人參所沒有的品德。李延文這位先賢把這味艾草也稱之為“百草之王”。

艾草藥理研究

艾草在中國古代早已是藥用植物《本草綱目》已有記載,艾草氣味苦、微溫、無毒、治百病、止吐血、婦人漏血、利陰氣、辟風寒、使人有子。現代科學分析則認為,艾草含有丹甯、葉綠素、酵素、維生素A、B1、B2、C、鈣、鐵、鎂、鉀等礦物質,彙集這些營養成分,而有保溫、暖經、淨化血液、造血、安定神經功能。

艾草屬性辛溫,香氣通竅,常聞能令人頭腦清晰,耳聰目明,記憶力增強,還有預防感冒的功能,而且能通經活絡,吸收進體内艾草的味道可通暢全身的氣血讓血液循環變的更好,能令氣血通行無阻,免疫力自然提升,即可将邪氣如風邪感冒、病毒驅離。

艾草香氣具招财祈福、趨吉避兇之效,可以消毒淨化抑菌,改善居家環境衛生,可以辟邪除瘴、辟毒制菌、除臭增香、驅蚊蟲,特别是具有芬芳揮發性植物的艾草能安定神經、緩和情緒、幫助入睡。

紫蘇生姜艾草(百草之王-艾草)2

在醫聖張仲景的故鄉河南南陽目前還有很多用艾的習慣,如在嬰兒出生後第三天要洗一次艾水澡,并将艾絨少許敷在囟門和肚臍上,可以預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他疾病。産婦在産後三天和滿月,都要進行一次艾湯沐浴,用以消毒辟穢,溫運氣血,預防産後體弱受病。成年人一旦感受風寒咳嗽,用艾一把煎湯洗腳,同時用艾葉七至九片,蔥三至五根,煎湯溫服取汗,即可告愈。用艾葉烘幹制絨與棉花混合制成藥枕防止妊娠及産後外感風寒頭痛和偏頭痛。老人丹田氣弱、臍腹畏冷,兒童受寒而緻腹痛洩瀉,婦女痛經、經行不暢、小腹墜痛或帶下等經寒症及婦女産後虛寒性腹痛等用熟艾制成圍兜,兜其腹部,效果顯著。

現代醫學實證

日本小島保彥博士證實艾草含有可避免病毒轉化為緻癌促進因子的防癌作用;1954年将所發現的防癌物質命名為「病毒抑制因子」。1957年更發現"幹擾素"的存在具有活化各種殺手細胞,并能防止癌細胞增生,實驗小鼠使用艾草腫瘤變小,停止使用腫瘤馬上恢複。

前田浩教授測試200種以上的植物的活性氧清除率,發現艾草的活性最強,高達5萬單位,是青花菜的100倍。

現代研究表明艾葉主要含66%纖維質,11%蛋白質,10%的水分,0.02%的揮發油(又名艾葉油)。艾葉油主要成分為苦艾醇和苦艾酮,有解熱、止血、鎮痛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艾葉油在體外對白色葡萄球菌、甲鍊球菌、肺炎球菌以及多數革蘭陰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紫蘇生姜艾草(百草之王-艾草)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