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縣上梅街道紅旗新村的葡萄、柑橘基地。(資料圖片) 通訊員 攝
新化縣石沖口鎮民主村的水果基地。(資料圖片) 通訊員 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鄒娜妮 通訊員 劉明
高寒山區、水淹庫區、石灰岩幹旱區“三大貧困帶”,覆蓋全縣90%的鄉鎮和95%的地域……作為全省最大的國家級貧困縣、移民庫區縣,新化縣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廣,如何讓生活在這裡的貧困群衆擺脫貧困、奔向小康,考驗着新化縣委、縣政府的智慧與擔當。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攻堅戰中,新化縣盡銳出戰,以紮實的作風、嚴格的标準、有效的舉措,用心用情譜寫着這張民生答卷。
聚焦靶心、突出重點,“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全面清零
水車鎮柳白小學是一所農村學校,電腦室、多媒體教學設備、課桌、飲水器等設施都按照标準化學校的要求配置。研究生畢業回鄉任教的鄒玉林說:“雖然在邊遠山區,我們的待遇并不比縣城差;學校雖小,但設施一應俱全。”
長期以來,新化縣貧困村學校設施陳舊、教師隊伍不穩定,影響教育質量。該縣建立縣委常委會議和政府常務會議定期議教、縣領導定點聯系學校等制度,做到教育發展優先研究、教育問題優先解決。
教育扶貧全面發力。2019年新化發放教育資助資金7200萬元,受益學生13.7萬人次;籌措資金2.77億元,新建學校2所,完善近百所鄉村學校的“四改三化”設施,極大地補齊教育基礎設施短闆;加大貧困地區學生資助力度,實現義務教育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适齡兒童無一人因貧失學的目标。
圍繞讓貧困戶“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目标,新化推進健康扶貧向全員額、全時段、全行業深度覆蓋,全科醫生駐村全覆蓋,通過公共衛生提質、行業資源整合多種模式,建立強有力的醫療保障體系。
2018年12月以來,新化縣在全省率先開展村級遠程醫療,設置縣級“遠程會診中心”和29個村級遠程醫療診室,免費為貧困患者提供疑難病例遠程會診、遠程心電診斷等服務,切實解決偏遠地區貧困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目前,已開展648例遠程會診和遠程心電診斷,其中貧困患者占85%。
推行“一站式”結算和先診療後付費,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參保率達100%,醫保核報比例提高10%,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截至11月底,“一站式”累計結算9.4萬人次,住院總費用3500萬元,補償金額3000萬元,達到并超過85%的規定補償比。
2016年起,新化啟動規模空前的易地扶貧搬遷,3年多來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項目124個,搬遷人數3.4萬人,搬遷人數居全省之首。
該縣今年還投入各類扶貧資金2.84億元,實施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368個項目村,解決7萬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全面實現貧困人口喝上“放心水”。
夯實基礎、精準施策,強勁動能變“輸血”為“造血”
20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6.9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77%……這是截至今年11月,新化交出的脫貧攻堅“答卷”。
“造血式”的産業扶貧,是貧困群衆穩定脫貧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新化把産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再到營造“漁場”。如今,産業扶貧扛起了新化攻堅大旗。
新化結合縣域特色确定“3 5 2”扶貧菜單,即集中培育茶葉、中藥材、油茶3大支柱産業,發展壯大肉牛、新化水酒、白溪豆腐、特色果蔬、稻田養魚5大特色産業,鞏固提升糧食、生豬兩大傳統産業。
與此同時,各鄉鎮、村确定“1 2”扶貧菜單,即1個主導産業、2個特色産業;貧困戶按“1 N”脫貧模式,即貧困戶圍繞全村的主導産業,通過“點菜”自主選擇扶貧項目,幫扶部門按照“一戶一策”原則,提供“配菜”并跟進後續幫扶,政府“買單”促進全面精準脫貧。
廖利華是科頭鄉汝溪村麗雲山莊的員工,也是村裡的貧困戶。因股骨頭壞死幹不了重活,丈夫也有重病,高額的醫藥費和兩個孩子的學雜費,讓家裡一度揭不開鍋。“現在好多了,麗雲山莊離家隻有500米,工資收入一年差不多有2萬元。老闆還帶我種了3畝多桑葚,一年也有1萬多元收入。”廖利華說。
“村村有扶貧産業、戶戶有産業幫扶”。如今的新化,所有行政村都發展了主導産業或特色産業,成立了合作社或農業公司,全縣13萬名有産業發展能力和意願的貧困人口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了穩定的利益聯結關系,通過直接幫扶、委托幫扶、股份合作、資産收益、就業務工等方式受益。
據介紹,2017年至2019年,全縣共實施村級主導産業項目641個、省級重點産業扶貧項目3個,發放獎補資金3.39億元,除今年新錄入的部分貧困人口外,實現貧困人口全覆蓋。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
聚焦短闆、全力整改,打造扶貧“鐵軍”提升群衆滿意度
雖然貧困村、貧困人口數量分别為全省第一、第二,但是新化敢闖敢試,緻力打赢脫貧攻堅硬仗的決心堅定。
新化堅持所有力量向脫貧摘帽聚焦,共派出駐村工作隊653支1836人,進駐204個貧困村和449個非貧困村,安排21687名國家工作人員結對幫扶所有貧困人口。建立科級以上幹部“雙聯制度”,845名科級以上幹部既聯系駐點結對村,又聯系出生地或成長地所在村,引導貧困群衆親幫親、戶幫戶,協力奮進、攜手脫貧。
新化始終倡導“扶好必獎、扶好必提”的用人導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表現優秀的幹部,優先提拔重用;經濟上“給力”,堅持“不能讓脫貧攻堅一線幹部受累又流淚”原則,為2943名扶貧一線幹部發放津貼1400多萬元;突出先進典型引導,表彰“最美扶貧人物”26人、“幫扶成效突出幹部”71人、“社會扶貧突出貢獻人物”14人,激發各級各部門學先進、趕先進的熱潮。
為了打造一支能打勝仗的扶貧“鐵軍”,切實解決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工作作風不實、措施不精準、監管不到位、脫貧質量不高、群衆滿意度和獲得感不強等問題,新化縣紀委監委持續推進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在全省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貧困縣市類考核中,新化縣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名列第一。
截至11月底,新化已完成“戶脫貧、村出列”縣鄉兩級核查程序,正進行市級複核,預計今年未脫貧人口将減少到10116人。
■縣情簡介
新化縣位于湖南中部,資江中遊,雪峰山北段的東南麓(古稱梅山),轄31個鄉鎮(街道、場)、687個行政村(工區、社區),人口152萬,總面積3636平方公裡。是國家重點生态功能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單位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
■數說
21.16萬人
2014年底貧困人口數:21.16萬人;貧困發生率:16.12%;
45990人
2018年底未脫貧人口數:45990人;貧困發生率:3.50%;
10116人
2019年底預計未脫貧人口數:10116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