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興慶宮沉香亭奉诏為楊貴妃寫的三首《清平調》為唐詩經典,讓高力士脫靴作詩:
《清平調 ·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這首詩借眼前的牡丹花來隐喻當時的第一美人,衣裳似雲霞,容顔似美麗的牡丹,春風吹拂着她,露珠滋潤着她;後來更以群玉山,瓊瑤仙境來襯托她的華貴與尊榮。浪漫主義的詩人想象奇特,極寫牡丹的臨風承露、風神搖曳,來比喻貴妃之風姿綽約、芳華絕代,說花即是說人,花與人融為一體。詩人奉旨填詞亦是超拔卓越,不同凡響。
《清平調 ·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這首詩承接第一首,一氣相生。首句寫紅牡丹受雨露沐浴更加芳香,亦是比喻楊貴妃受君王寵幸。後三句連用神、人兩個典故,“雲雨巫山”之典故說的是昔日楚王夢遊,與巫山神女相會之事,終究屬于虛妄,何如今之君王妃子相攜賞花,以此襯托出楊貴妃之沐實惠;漢成帝的皇後趙飛燕堪稱絕代佳人,猶自倚仗着新妝方能“得似”,襯托出楊貴妃的國色天香。詩人沒有直接實詠楊貴妃的容貌,而是用抑揚法,抑神女與飛燕,又用反問句式,更加襯托出楊貴妃的花容月貌及天然風姿。其語言濃豔,字字流葩,使人如覺春風滿紙,神往想象貴妃之美。
《清平調 ·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幹。
牡丹為名花,貴妃為傾國佳人,兩美交相輝映,故長得君王含笑仔細欣賞。牡丹、美人風姿動人,縱然有無限愁恨,一見之下都随春風消解了。開元二十五年,玄宗寵愛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常為此郁郁不歡,今初得楊貴妃而對名花,無限愁恨都為之消解了。末句點明地點,郡王妃子在沉香亭北雙雙倚欄賞花。花在欄外,人倚欄杆,多麼優雅風流。
這三首詩當時就深受唐玄宗的贊賞,為貴妃所喜愛,更為後世所傳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